世上首座金字塔的設計者:在埃及遇見《神鬼傳奇》中的印和闐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全球中央文/ 田欣雲 (旅遊作家) 

親身造訪宏偉的左塞爾階梯金字塔,低著頭,謹慎走個兩三分鐘,即抵達金字塔中央豎井邊緣,盜墓小說的場景真實呈現眼前,有種震撼中帶些恐懼的感受。

文章插圖

因為一部好萊塢奇幻冒險片《神鬼傳奇》,讓「印和闐」(Imhotep)被冠上反派之名,埃及人深感不服!歷史上的印和闐是古埃及國王「左塞爾」(Djoser)當政時的宰相重臣,他對於醫學的貢獻不只造福埃及,甚至還遠播希臘,被尊為「醫學之神」;為左塞爾所設計建造的階梯型金字塔(TheStep Pyramid),是埃及第一座金字塔

如今造訪開羅南方20多公里外的「薩卡拉陵墓群」(SaqqaraNecropolis),還能親眼欣賞這座佇立沙漠中4,000多年的偉大建築,和以印和闐為名的博物館

用「神一般的男人」來形容印和闐,再適合不過了,他不僅是世上首座金字塔的設計者,在古埃及醫學、建築、工藝、宗教方面也貢獻卓著,所以即便是平民出身,死後仍被百姓奉若神明,非法老卻被封神,這在古埃及歷史上並不常見。

從開羅市中心叫台Uber,花45分鐘車程來到薩卡拉陵墓群,大部分遊客是為了參觀世界第一座金字塔「階梯金字塔」(又稱左塞爾金字塔)而來。園區範圍內,有座2023年底重新整修後開放的「印和闐博物館」,正是為了紀念這位古埃及全才型的一代人物。

如果你懷抱著一種朝聖印和闐、想多看看關於他文物的嚮往來訪,可能會大失所望,因為館內關於印和闐本身的雕塑、展品其實並不多,只是借用其響亮的名號,展出在薩卡拉一帶考古發現的藏品珍寶,當然,也涵蓋介紹了印和闐對古埃及文明的貢獻。

印和闐有何貢獻?舉個例子吧,比如在左塞爾法老時代之前使用的器皿,通常以較硬的石材雕刻;而身為當世工匠大師的印和闐,則監督匠人們改用硬度較低的雪花石膏(方解石)來製作,這種呈半透明狀的石材紋理細膩、質地光滑,也更容易展現加工技巧,於是器物的美感在這個時代受到人們大大地重視,進一步獲得發展。

文章插圖

印和闐博物館中有多間展廳:主展廳的左塞爾國王雕像底座上,刻有印和闐名字和他功業彪炳的職銜;第二廳展示了上世紀在薩卡拉陵墓群考古出土的文物,包括各類黏土和雪花石膏製作的器皿、神像、第26王朝國王雕像等。如果你是木乃伊控,恭喜你!博物館內還展出了一尊現存最古老的皇家木乃伊:第六王朝國王麥倫拉一世(Merenre I)木乃伊。

空間最大的展廳內,館方企圖用一些建築中的局部元素當作範例,凸顯建築師印和闐的設計理念,包含階梯金字塔中的石柱、世界最古老的石門楣、墓室中藍綠色瓷磚牆、頭部遺缺的左塞爾國王雕像、墓葬群中的蛇柱。這兒還展出了一尊小小的印和闐青銅坐像,只見他膝上放著莎草紙卷軸,不知是不是正思考著階梯金字塔的工法架構呢?

參觀完博物館吹夠冷氣,接著該到戶外接受太陽神洗禮了。印和闐之墓和木乃伊真身至今尚未被發現,流傳的知識也埋沒在歷史洪流,想見證其不凡,請移步前往陵墓群中的左塞爾階梯金字塔,親身造訪這建於西元前2,600多年的宏偉建築。

與後世金字塔不同的不只造型,左塞爾金字塔周圍還擁有高10.5公尺的圍牆。相傳,左塞爾因夢見通往天堂的天梯,便要求印和闐打造能通天的陵墓,於是有了這座階梯狀的左塞爾金字塔,也因為有圍牆的緣故,專家們認為它不只是一座墳墓,還是左塞爾國王永恆的宮殿。

遊客從金字塔群東南角的柱廊入口進入,兩側高聳的紙莎草束莖式石柱與石牆相連,顯得特別厚實莊嚴;柱廊兩端的仿石門沒有門扉,歡迎著四方賓客們來國王家作客。

因1992年埃及大地震而毀損嚴重的左塞爾金字塔,於2020年3月重新開放參觀,只要在購買薩卡拉陵墓群門票時多花220埃及鎊(約新台幣150元),即可加購塔體南入口的通行券,走進金字塔深處一探究竟。

左塞爾金字塔本身共有兩處入口,一北一南:北入口是金字塔最初的原始入口,建造於左塞爾國王在位期間,通往地下由32塊粉紅花崗岩堆砌成的墓穴;南入口則是在金字塔建成2,000年後的第26王朝時期(西元前664至前525年),為了翻新結構而增建。

修復後的金字塔南入口甬道,被漆上鵝黃色油漆的鋼架撐起,確保不會再有坍塌風險。因高度不高,成年人必須低著頭,謹慎通行,走個兩三分鐘,即可抵達金字塔中央豎井邊緣,這條豎井深達28公尺,以一層樓三公尺計算,足足有九層樓高,伸出頭往下俯瞰,井底長寬各七公尺的花崗岩墓穴豁然眼前;抬頭還能看到千年前用以加固豎井天花板的木梁,盜墓小說的場景真實呈現眼前,有種震撼中帶些恐懼的感受。

文章插圖

全球中央 logo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是高水準、具備國內強大國際訊息來源的雜誌。這本定位為以台灣角度看國際的雜誌,動員遍布全球近三十名的海外資深特派員,就國際間重要新聞事件,作深入淺出的分析報導,被各界視為客觀中立,有助於豐富國人國際視野的優質刊物,深獲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