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圖書館】錢權拉扯中搖擺前進 南海衝突背後,中國、菲律賓的愛恨交織

——本文為地球圖輯隊 X 時報出版合作——

攤開世界地圖,從台灣出發向下,有一塊與台灣、中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相鄰的海域——南中國海,通常也被大家稱作南海

由於含有豐富的漁業、原油天然氣資源,這片在多國家環伺下的海域,總是難以風平浪靜。近幾十年來,圍繞著南海諸島的主權爭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小爭端屢屢躍上國際版面。例如8月底,菲律賓中國的船隻,才又在南海發生擦撞,並互相控訴對方刻意衝撞。

持續多年的南海爭端從何而起?位處衝突的第一線,菲律賓又是如何與中國抗衡?記者菲利浦.鮑靈(Philip Bowring)派駐亞洲多年,他在《現代菲律賓的誕生》一書中,深入拆解菲律賓獨特的歷史,勾勒出這個地形破碎、認同複雜的國家,在現代世界中身處的位置。

他並詳細盤點菲律賓面對南海議題的脈絡,帶領讀者爬梳牽涉多國的南海衝突背後,複雜的政治角力與利益衝突,以及菲律賓搖盪的外交政策。

本文摘自菲利浦.鮑靈著作《現代菲律賓的誕生:一片片拼圖組成的國家》,以下為本書摘要。

文章插圖

後馬可仕時代來臨之前,很少有人認為有擁抱美國以外的選擇。反帝民族主義雖然高調,信奉者卻是少數。戰後初期基本上就是親美時期。民族主義在貿易與投資法規上有所展現,但沙巴卻讓人不時分心去觸碰領土議題。於是乎,位處巴拉望以西的南中國海小島、灘與礁——卡拉延,就成了展現民族主義的次要手段,而事實證明也是重要手段。

1970年代:南海諸島重要性受到矚目

副總統季里諾曾在1946年談到這些「新南群島」,隔年商人湯瑪斯.克洛瑪(Tomas Cloma)便宣稱發現了這些島嶼,但接下來什麼事都沒有發生。到了1956年,克洛瑪得到副總統賈西亞檯面下的支持,帶了一批人登陸島群,宣布其為「自由地」(Freedomland)之領土,由他擔任統治者,受菲律賓保護。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對此強烈反對,菲律賓於是退讓。

此後風平浪靜一段時間,直到馬可仕總統意識到這些島嶼對於石油探勘的重要性,進而安排在1970年至71年間悄悄占領其中五座島,並逮捕克洛瑪,直到他同意放棄主權主張才放他出獄。

文章插圖

菲律賓在1977年、1978年與1980年再占領另外三處地物,總統艾斯特拉達在1999年又占領一處。政府派了少量士兵駐守。1978年,卡拉延自治市(Municipality of Kalayaan)成立,劃歸巴拉望省。(「卡拉延」意為「自由」。)

50年前還是地圖上的模糊小點,如今卻成了奪海奪島大戰中的局部戰場。卡拉延群島有四座島,四處灘與三座礁。最大島希望島(Pagasa,菲律賓語,至於英語稱鐵峙島[Thitu])面積為30公頃,島上有飛機跑道。

菲律賓的領土主張根據的不只是先占原則,還有《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奉為圭臬的群島原則,也就是這些地貌皆位於菲律賓200海里專屬經濟海域範圍內。

文章插圖

1990年代:中國伸手普拉特利群島

中國與越南皆宣稱斯普拉特利群島(南沙群島,卡拉延為其一部分)為其所有。

斯普拉特利群島爭奪戰在1990年代升溫,這對菲律賓來說不是個好時機,國內民情讓外交軍事力量大減。有一代人在越戰期間長大,度過美國所容許的馬可仕獨裁時期,他們認為美軍基地不只侵犯國家主權,更是把國家拉進戰爭的威脅,而非保護國家的手段,畢竟當時顯然沒有嚴重的外患。

少數人甚至認為,越南與中國對帕拉塞群島(Paracels,西沙群島)的針鋒相對,只是兩國的雙邊議題;即便1988年有64名越南海軍被入侵的中國軍隊所殺,他們對於中國進占斯普拉特利群島若干礁岩的舉動也不怎麼在意。

文章插圖

中國媒體還開始語帶不祥地提到南中國海蘊藏的豐富石油,提醒其他國家中國的主權範圍——最遠及於婆羅洲外海的曾母暗沙(James Shoal),而低潮點時的曾母暗沙距離海面竟然還有20公尺。

中國採取實際行動宣揚主權的時間很晚,僅有的真島嶼如鐵峙島、北子礁(Northeast,菲律賓稱燈塔島[Parola])與西月島(West York,菲律賓稱自然島[Likas])與南山島(Nanshan,菲律賓稱遼闊島[Lawak])已經在菲律賓手中,台灣繼續占有最大島太平島,越南則占有另外三座島嶼。礁必須擴大面積才會有實際價值。

文章插圖

1992年:各方角力逐漸升溫

1992年是個關鍵年分。馬尼拉的參議院投票否決展延美軍基地協議,因此也結束了美國對菲律賓軍方的直接支援。

同年,北京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一部《領海及毗連區法》,正式讓1958年《關於領海的聲明》入法,並做好開放探勘陸塊的準備。中國立刻把屬於越南的區塊簽給美國石油公司克雷斯東(Crestone),位置與越南石油天然氣集團/康菲石油(PetroVietnam/Conoco Phillips)聯合研究的區塊重疊。隨之而來的僵局讓探勘就此停頓至今。

文章插圖

越南也在這一年加入東協,各國於是開始在南中國海跟中國跳起群舞,或合作或對抗。中國不時往前踏步,此時樂聲就會戛然而止。過了一段時間,樂聲繼續,關於對話與行動準則的討論也重新展開。

因此,菲律賓在1995年從本國扣留的漁船處,得知中國艦隊已經帶了一批工人,占領巴拉望西南僅132海里處的美濟礁(菲律賓稱班厄尼班礁[Panganiban])時,才會那麼震驚。

這個壞消息也點出菲律賓海軍缺乏監控能力,抵抗能力更不用提。羅慕斯總統雖然嚴厲譴責中國,但他說不出「侵略」兩個字。

1999年:敢怒不敢言的菲律賓

1999年,菲律賓將船隻在黃岩島坐灘,試圖建立駐在事實,結果遭遇中國抗議。後來菲方將船隻拖走,對即將來訪的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表現唯命是從的善意。

同一時間,菲律賓的鄰國也注意到美濟礁的情況,尤其印尼此時小心翼翼,畢竟中方主張的範圍也涵蓋了納土納群島(Natuna Islands)外海天然氣田的一部分。1996年,印尼、馬來西亞與汶萊舉行聯合海軍演習,隨後印尼更在中方船隻的觀察下展示武力,27艘船隻與52架航空器在納土納群島外海演習。

中國意會過來了,但菲律賓缺乏像印尼那樣的資源或決心。隨著雅羅育(Gloria Macapagal-Arroyo,2001至2010年擔任菲律賓總統)總統執政的來臨,菲國的弱點也愈來愈明顯。

文章插圖

2002年:東協與中國試圖簽約和解

東協成員與中國在2002年同意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Declaration on the Conduct of Parti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試圖終結因海域與島嶼主權而起的爭訟,進而避免衝突。宣言內容包括採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自由航行權、和平解決爭端,並克制避免採取可能導致衝突惡化的行動,像是不要占領當時仍無人居住的島嶼與礁岩。

接下來幾年,各方斷斷續續就正式的行為準則進行討論,同時間也各自(尤其是中國)繼續擴大影響力。菲律賓則是一大例外,不只疏於開發已有立足點的地方,也未能在斯卡伯勒灘建立永久據點。

2004年:菲、中、越簽署《聯合海洋地震工作協議》

對於一個弱國,而且國內部會首長還很想談成生意的國家來說,中國的錢實在是太多了。

2004年,德貝內西亞(Jose De Venecia,眾議院院長、也曾是總統候選人,與中國關係密切)聯手能源部,規劃出與中國海洋石油公司(中海油)的聯合探勘行動。

總統雅羅育簽署了這份《聯合海洋地震工作協議》,範圍涵蓋14萬平方公里,並且在出訪北京時對此大肆宣傳。未來擔任能源部長的拉斐爾.洛蒂拉(Raphael Lotilla)表示,「這是政策制定過程的體制性弱點」,居然讓沒有戰略或地緣政治經驗的個別利益方與石油開發商綁架了政策。

文章插圖

越南對此怒不可遏,也明確把觀點告訴馬尼拉。《聯合海洋地震工作協議》範圍涵蓋到該國主張的專屬經濟海域,而且違反了2002年的東協協議中「不要讓衝突惡化」的內容。越南無法阻止雙邊協議,於是乾脆選擇加入,成為第三方。

實際進行時,中國的角色非常吃重,負責執行震測工作,越南處理所得資料,菲律賓詮釋結果。工作在2007年完成,但菲方對中國領銜的信任相當薄弱,洛蒂拉表示有關重要的禮樂灘(雷克托攤)的資料「無效而模糊」。

三方協議本應在2008年續約,但民族主義左派把這個議題提交給最高法院,認為協議違憲。目前結果尚未出爐(譯按:最高法院已於2023年一月宣布違憲)。

2012年:習近平主政,中國在南海更進一步

艾奎諾(Benigo “Noynoy” Aquino III,也稱艾奎諾三世,2010至2016年擔任菲律賓總統)政府雖然沒有繼續進行《聯合海洋地震工作協議》,卻仍對中國的「和平崛起」抱有幻想;但等到習近平於2012年主政後,中國完全沒有表現出對鄰國關係的重視,而是近一步在南中國海創造新的事實。

2012年,菲律賓海軍試圖阻止中國漁民在斯卡伯勒灘作業,結果引來中國海監總隊船艦的對峙。斯卡伯勒灘的角力,凸顯出美國及《美菲共同防禦條約》角色的問題。馬尼拉向來都很清楚,《共同防禦條約》範圍並不包括卡拉延群島。

文章插圖

面對中國主張擁有整個南中國海海域、島嶼及資源的情況,美國卻沒有政策可言,只有大力呼籲協商的外交官。美國太平洋司令在2016年表示:「美軍戰略主要弱點在於對主權衝突沒有採取立場……美國必須決定承認哪些主張……才能運用其優勢軍力,對中方的侵略設下界限。」

許多態度謹慎的美國人認為,美國對島嶼主權的模糊態度也算是一種威懾。實際上,中國把這種模糊看成虛張聲勢。

中國指控菲律賓在斯卡伯勒灘挑釁,菲方便聽話把海軍艦艇換成海巡艦艇。中國跟著派出更多漁業漁政管理局的船隻,封鎖不讓唯一的菲律賓船艦離開淺灘。斯卡伯勒灘對峙處於最高點時,美國東亞助理國務卿庫爾特.坎貝爾急著想找到解決方法,同時間馬尼拉則天真以為只要權力完全轉移到習近平身上,中國就會比較好說話。

坎貝爾與中國駐美大使會面後,認為自己已經促成雙方撤艦的協議。菲律賓船艦離開了,中國船艦也短暫駛離,但馬上開回淺灘,此後再也沒有離開。

文章插圖

2016年:南海仲裁案菲律賓大勝

斯卡伯勒灘之辱,加上無法透過東協的外交手段達成先前講好要制定的行為準則,菲律賓需要新的做法。所謂的新做法,主要是大法官安東尼奧.卡爾皮奧的努力——1990年代起,他就在菲律賓大學海洋法專家協助下,研究相關議題。

他們主張菲律賓必須仰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並訴請國際仲裁。外交部長德羅薩里奧態度積極,因情勢惱怒的艾奎諾三世也同意了。菲方在2013年提請仲裁,而2016年的判決結果對菲律賓來說是一場大勝。

相關判決不只是菲律賓的勝利,實際上也是越南、馬來西亞、汶萊與印尼的勝利,畢竟這些國家都有海域落在九段線範圍內。

文章插圖

杜特蒂時代:什麼都不能阻止中國錢

誰知道當選的杜特蒂總統,非但沒有聯合整個區域與國際各國發動外交攻勢,趁著大勝追擊,選前說好要騎水上摩托車去寧靜礁的他,如今反而撒手不管。

因為貪腐與差勁的管理,杜特蒂和追隨者沒有辦法推升經濟成長,於是眼巴巴地望向中國,由此就能清楚看出菲律賓政治有多悲劇。這就是金錢政治老詛咒的新型態。杜特蒂實際上等於出售國家的權利,六年下來,中國金援的基礎建設也就那麼一些。

文章插圖

艾奎諾三世執政時的外交部,曾提前安排好東協成員國,尤其是沿岸國家,在菲律賓贏得訴訟的情況下發表聲明支持國際法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結果各國後來沒有接獲要求。外交部長佩爾費克多.雅賽(Perfecto Yasay,杜特蒂的同學)說,此事為雙邊問題,而非東協事務。雖然但凡有任何決議,柬埔寨都會幫中國否決,但雅賽的立場卻讓其他東協成員國大為震驚。

從就職那一天起,杜特蒂就準備好以低調的態度對待兩週後可能會來到的勝利。什麼都不能阻止用中國的錢來建設菲律賓。

中國錢>國家權

菲律賓政壇上,重中國的錢與友誼,甚於專屬經濟海域內國家利益的人,不是只有杜特蒂。

雅羅育與德貝內西亞等人偏好探勘協議;馬可仕政府時期曾任檢察總長的埃斯特利托.門多薩(Estelito Mendoza),則主張不要惹惱北京,而是要與北京協商——明明中國從未有過任何願意在九段線與相關主張上妥協的跡象。

比起運用判決結果捍衛國家權利,堅守面積約37萬5000平方公里的海域,金錢與國內政局更為重要。但杜特蒂的反美情節加上他對於判決的反應,卻讓包括日本在內的鄰國與盟國感到不可思議。執政不到三個月,杜特蒂就在北京宣布要跟美國「分道揚鑣」。他在人民大會堂宣布,「我已經順著你們的意識形態調整好我」。

文章插圖

杜特蒂過去譴責艾奎諾三世丟掉斯卡伯勒灘,主張盟國都不可靠,擋不住中國。因此,對菲律賓來說,比較聰明的做法是討好北京,對斯卡伯勒灘輕輕放下,然後收割經濟回報。

但杜特蒂未能發展出另一條外交政策路線,運用區域內中等強國的影響力來制衡中國。日本注意到眼下發生的事,低調嘗試與菲律賓發展航運關係,並進一步為基礎建設提供資金。

杜特蒂政府:主動放棄手中的南海權利

杜特蒂政府的歷任外長對國際事務的表述方式不僅刺耳,他們也未能把策略高度提高到本國政治之上。

杜特蒂起先任命的(外交部長)佩爾費克多.雅賽沒有得到追認,因為他持有美國公民身分。接下來是傳統政客艾倫.彼得.卡耶塔諾(Alan Peter Cayetano),他有許多親戚擔任公職,而他本人則是杜特蒂的競選搭檔,只是沒有選上副總統。

杜特蒂與雅賽為了追求對中關係,把2016年的判決擱置一旁,卡耶塔諾不只蕭規曹隨,甚至放棄了先前菲律賓得到的海權勝利。

2008年,針對呂宋以東的巨大海底火山——貝能隆起/菲律賓隆起(Benham Rise/Philippine Rise),菲律賓提交主權主張,因為該隆起位於菲律賓的大陸棚,也在群島基線之內。即便中國反對,但聯合國大陸棚界限委員會(UN Commission on the Limits to the Continental Shelf)仍然在2012年接受菲方主張。

文章插圖

誰知到了2018年,卡耶塔諾無視法國的提議,同意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測繪該區域。外界後來得知,中國早就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進行測繪,後來甚至將隆起的水下地貌冠上中文名字,提交給國際水文組織(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卡耶塔諾還說西菲律賓海「有爭議」,明明2016年的判決已經把其資源判給菲律賓。

2018年:中美貿易戰下的菲律賓

2018年,「阿飛」(Teddy Boy)提奧多羅.羅克信接任卡耶塔諾擔任外相。律師與記者出身的羅克信跟杜特蒂一樣舌燦蓮花。杜特蒂主張,菲律賓迫切需要在外交政策上根本的獨立,與美國保持距離。菲律賓往往跟隨美國領導,而這樣的情況已經太久了。

然而,美中競爭愈演愈烈,疏遠美國只會有利於中國對南中國海的野心,除非有強大的區域合作來制衡,尤其是與日本、越南、馬來西亞與印尼的合作。

由於川普當選總統,取消了本能讓美國加入東亞(排除中國)與澳洲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因此杜特蒂的做法多少可以理解。關於是否維持美國在亞洲的軍力水準,川普態度也模稜兩可,而他改變心意之快,對盟友來說毫無激勵效果。

一開始,杜特蒂的反美立場得到左派的好感,但進了眾議院,批評中國最力、並批評捍衛國家主權是杜特蒂軟肋的,卻是中間偏左的並肩黨與更激進的人民優先黨政黨名單參議員。至於右派,軍事領導人經過與美國多年來的密切合作,也是不情不願跟隨總統。

文章插圖

2020年後:菲律賓必須選邊站了

努力與中國為友四年多之後,杜特蒂在2020年聯合國大會演說時似乎打算翻轉路線,提醒聽眾注意2016年仲裁法院的裁決,並呼籲國際支持其落實。但這是否只是為了反映輿論才調轉炮口,還很難說。

中國得到四年時間,在占領的礁岩周邊造陸,把它們變成軍事島嶼,同時多騷擾菲律賓漁民四年時間。菲律賓不願意在法庭勝利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也降低了鄰國仿效該國提訴中國的意願。中國艦艇、漁船等一再大批出現在菲律賓的專屬經濟海域,騷擾菲律賓漁民生計,外交部因此向北京表示抗議,但總統對此的反應卻微乎其微。

文章插圖

民意調查顯示,民眾普遍對中國抱持懷疑,但大海不是他們最關心的事情。由於中國在菲律賓專屬經濟海域大秀肌肉,這股壓力確實影響杜特蒂,讓他至少在口頭上有所回應。杜特蒂也撤回退出《軍事訪問協議》的做法,顯然是為了換取美國的疫苗。

2021年九月,羅克信與國防部長德爾芬.洛倫扎納(Delfin Lorenzana)更在華盛頓呼籲美國給予更多協助,並且「升級」與「更新」聯防協定;羅克信對於澳英美在太平洋的核子潛艇協議表示歡迎,而北京對於是項協議相當惱火。

菲律賓鮮少強化與越南、馬來西亞之間的合作,加上國會推動擴大西菲律賓海的主權主張,進一步提升東協鄰國跟菲律賓的對立。然而,隨著美國、日本、印度與澳洲之間形成非正式的抗中四方安全對話(Quad)、2021年的澳英美潛艇協議(AUKUS),以及美國與越南、印尼間關係的發展,菲律賓幾乎沒有保持中立的空間。

文章插圖

民間對於中國乃至於華裔移民的懷疑已深,同時與西方國家的關係反而因為當地菲律賓社群而強化。馬尼拉也體認到日韓在貿易與援助上的重要性,感受到西方與日韓希望保持南中國海為開放水域的期待。

整體而言,菲律賓缺乏明確的外交政策與國防戰略,兩者皆禁不起政府的改朝換代。然而在拜登總統執政下,美國政策更有方向性,結合日本、澳洲與印度對抗中國壓力,並與越南、印尼深化互動。

後杜特蒂時代的菲律賓當局可能會採取更一致的立場以保護國家利益,專注於本國的海空防衛實力,並與鄰國密切合作。但是,中國金錢與商業對於政治階級的影響力,恐怕仍將是影響外交政策的因素之一。

文章插圖

本文摘自《現代菲律賓的誕生:一片片拼圖組成的國家》,繁體中文版由時報出版,馮奕達翻譯。欲購買的小隊員歡迎透過以下連結前往購買:

博客來(透過這則連結購書,DQ也將獲得一小部分的收益。有了你的支持,我們將能產出更多好文章!)

誠品書店

金石堂

我也想看《現代菲律賓的誕生》!

  • 活動期間:2024/9/23(一)~2024/9/26(四)中午12點截止

  • 得獎公告:2024/9/27(五)16:00

  • 送出名額:2名(限寄送台澎金馬)

  • 活動方式:

  1. 贊助DQ滿額成為DQ VIP(月定期贊助100元或年度贊助1200元)⁣:贊助網址由此去

  2. 滿足贊助條件後,加入DQ全新LINE官方帳號 DQ PLUS,就有機會獲得《現代菲律賓的誕生》:詳見說明貼文

🌎什麼是地球圖書館?

地球圖書館」是由DQ地球圖輯隊與出版社的合作活動,每月配合站上文章推廣相關閱讀與獨有優惠,獨掉坑不如眾掉坑,博覽世界大小事之餘,希冀讓小隊員對文章所述事件脈絡發展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