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的人 賽博人鬥超級機器人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全球中央文/ 黃齡儀 

過去,人們可以關掉手機或交通卡中的電子設備以防止被追蹤。但若晶片植入皮膚內就沒辦法輕鬆躲過了。賽博人真能對抗超級機器人嗎?會不會在那一天來臨之前,人類已經先輸給了自己? 

文章插圖

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市中心,一家名為「震央」(Epicenter)的科技新創公司, 員工可選擇在虎口植入一塊米粒大小的晶片。植入之後,只要「揮手之勞」就可無障礙付款、列印、開門等。Epicenter有2,000多名雇員,從2015年1月開始提供晶片植入服務。目前,已約有150名員工選擇在體內植入晶片。

人機合體早有先例  應用僅限醫療領域

已植入晶片的Epicenter聯合創始人暨執行長邁斯特頓(Patrick Mesterton)表示:「一開始身體好像有點發燒,有一點不舒服,但過幾天後幾乎沒有感覺。整個過程只要幾秒,透過注射方式植入晶片,這並不是什麼新技術,只不過在此之前, 主要應用在寵物身上。在對人體無害的狀態下,拿來應用是無妨的。」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職業與環境醫學醫師湯德(Martin Tondel)受訪時說: 「雖然晶片可能裂開釋放有害物質;也有可能移位造成血凝塊,但量太小了,不至於對人體造成危害」。除了動物之外,過去也曾有在人腦內植入電子裝置的應用,但僅限於醫療領域, 透過在病人腦中植入微電極陣列或其他裝置來改善帕金森氏症、癲癇以及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

文章插圖

神經織網「升級」人腦  對抗人工智慧新武器

今年2月在杜拜舉行的「世界政府高峰會」(WGS)上,Space X執行長兼首席設計師、同時也是特斯拉汽車執行長兼產品架構師、SolarCity主席的馬斯克(Elon Musk)曾語出驚人,他認為未來人工智慧將會被廣泛運用,人類免不了被淘汰,而「人機合體的賽博人」是唯一的出路。

這位被暱稱為「鋼鐵人」的夢想家過去曾創辦PayPal網上付費機制、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的獵鷹九號火箭、提供大眾負擔得起的電動汽車、成為美國太陽能發電系統供應商龍頭,目前還正在推動紐約到北京僅需兩小時的超迴路列車(Hyperloop)。

然而,身為科技先驅者的他一直對人工智慧感到擔憂,害怕即使是指派給機器人看似無害的任務,也會產生災難性的後果。他尤其害怕友人─Google聯合創始人佩吉(Larry Page)會因出於好心而創造出邪惡之物,其中包括能夠摧毀人類的人工智慧增強型機器人。

這樣的擔憂促成他創立一家名為Neuralink的公司,Neuralink已於去年7月在美國加州註冊為醫學研究公司。Neuralink專注於能植入人腦的裝置、神經織網(neural lace)的開發,旨在幫助人類與各種軟體「融合」,也希望讓人腦能夠趕上電腦處理資料的速度。這些技術能提升人腦記憶力,以及與機器協作的工作效率。

文章插圖

科技成為人體一部分  爆隱私安全及倫理爭議

馬斯克夢想的藍圖是作為對抗人工智慧的高階賽博人。不可否認,當今日常生活中愈來愈多裝置也利用了賽博人的概念,除了Epicenter之外,Cyberise.Me和Dangerous Things等生物合成技術公司興起,將晶片等植入物轉化為商品。

然而,在這些賽博人背後,我們也許要思考隱私、安全和倫理問題。包括Epicenter員工的個人資料是否被濫用、公司如何蒐集這些資料。此外,晶片植入物在安全性上有幾個問題。不僅是雇主,任何使用掃描器的人都可讀取未加密晶片裡的資料,而這些晶片能夠與許多潛在的掃描點連接。使用專業掃描器,甚至可從幾公尺遠處讀取或檢測晶片。

過去,人們可以關掉手機或交通卡中的電子設備以防止被追蹤。但若晶片植入皮膚內就沒辦法輕鬆躲過了。在成熟技術尚未出現前,植入晶片會對人身安全造成威脅。賽博人真能對抗超級機器人嗎?會不會在那一天來臨之前,人類已經先輸給了自己?

文章插圖
全球中央 logo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是高水準、具備國內強大國際訊息來源的雜誌。這本定位為以台灣角度看國際的雜誌,動員遍布全球近三十名的海外資深特派員,就國際間重要新聞事件,作深入淺出的分析報導,被各界視為客觀中立,有助於豐富國人國際視野的優質刊物,深獲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