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老是拍恐怖片續作?好萊塢:賺爛了賺爛了

為什麼人們總愛花錢進去電影院嚇死自己?好萊塢知道,所以他們靠著持續拍攝恐怖片續集,年年都賺得盆滿缽滿。

文章插圖

恐怖片刺激又紓壓

人們會喜歡看恐怖片,追根究柢是因為尋求刺激的本性,不管是高空跳傘、坐雲霄飛車或攀登高峰都是如此。

美國康科迪亞大學聖保羅分校(Concordia University, St. Paul)的研究顯示,人們把看恐怖片當作娛樂,主要是為了在恐懼的情緒下讓身心靈達到放鬆的效果。

學者也引用心理學家沃爾特斯(Glenn D Walters)的報告,寫到有三個主要因素助長恐怖娛樂對人們的吸引力:一是透過神秘、懸疑和震驚等要素在電影中營造緊張感,二是為觀眾營造帶入感,三是用非現實主義提醒觀眾無論電影看起來多麼真實,終究是假的。

令人興奮的恐怖片

2020年,芬蘭土庫大學(University of Turku)的研究小組也針對人類為何將恐怖片作為一種娛樂形式去做研究。結果表明,72%的人每六個月至少會看一部恐怖片,因為他們除了想感受到恐懼及焦慮的情緒外,更想體驗興奮的感覺。報告中提到:「觀賞恐怖電影也是社交藉口之一,因為比起獨自一人,多數人更想和別人一起看恐怖片。」

另外,研究結果還指出人們認為跟心理有關的恐怖片,和基於真實事件改編的恐怖片最可怕。而且比起肉眼可見的怪物,看不見和暗示性的事物反而更驚悚。

文章插圖

史上最賺恐怖片:大白鯊

雖然早在1896年,法國就出現了一部無聲恐怖電影《惡魔莊園》(Le Manoir du diable),但可惜《惡魔莊園》並沒有續作,而恐怖片續集的風潮直到1970年代才開始興起。其中,1973年《大法師》(The Exorcist)的上映就開啟了好萊塢(Hollywood)恐怖電影續集的開端。1975年《大白鯊》(Jaws)的成功,也在幾年後孕育出續作《大白鯊2》(Jaws 2),即使把通膨因素計入,《大白鯊》系列仍能坐穩史上最賺錢恐怖片寶座。

自此之後,好萊塢就嘗到了恐怖片續作的甜頭,這些續集也成為好萊塢製片公司們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文章插圖

拍恐怖片一時爽,一直拍恐怖片一直爽

舉例來說,《十三號星期五》(Friday the 13th)和《月光光心慌慌》(Halloween)系列就分別橫跨了40年和50年,兩系列都各有12部電影,而每部就收穫了約8億美元(折台幣約228億5,000萬元)。

未知的最恐怖

而每個年代的人們對恐怖電影續集的偏好也不同,像是1970到1980年代最受歡迎的恐怖系列電影圍繞著自然界的未知主題,1990年代至2000年代最成功的恐怖系列電影則非殺人魔莫屬。過去十年,人們最喜歡的恐怖電影是以邪靈為中心,層出不窮的殭屍恐怖片則綜合了上述所有主題,成為經典不敗的題材。

不論是哪像題材,自古以來,這些恐怖片的內容往往隨著當時的經濟、政治局勢改變,但「對未知的恐懼」仍是亙古不變的核心。在不斷尋找票房立足點的電影業中,恐怖片續集絕對是最可靠、低風險的選擇。

文章插圖

好萊塢的財富密碼

現在,電影續集成了好萊塢的經濟命脈,而恐怖電影續集就像這個行業的外掛,成本更低,卻又能帶來巨大的票房成績。

但有趣的是,其實影史最成功的續集並非恐怖片,而是席捲全球、締造28億美元(折台幣約799億7,584萬元)票房成績的《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Avengers: Endgame),可惜它的製片預算也高達3億5,600萬美元(折台幣約101億6,433萬4,000元),多少為它的成就打了折扣。

對比起來,恐怖片《鬼入鏡》(Paranormal Activity)系列一部電影製片預算只需約1萬5,000美元(折台幣約42萬8,206元),就能創造出1億9,300萬美元(折台幣約55億1,165萬5,400元)的票房成績。在它驚人成果的面前,《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的成功好像也不夠看了。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