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日全蝕,全美逐日 台灣再等46年

地球一瞬,世界各地正發生這些大小事。

註:本文為單一事件快訊報導,非深度文章

文章插圖

難得一見的日蝕北美洲掀起民眾觀看熱潮,美東時間4月8日下午兩點,日蝕現象將出現在北美,從墨西哥太平洋海岸的馬薩蘭(Mazatlan)開始,一路向東北方移動,橫渡美國15個州後進入加拿大,最終於下午3時46分在紐芬蘭(Newfoundland)結束。可惜台灣看不見,無法共襄盛舉。

根據台北天文館資訊,今年全球共發生2次日食、2次月食,但台灣皆無法看見。台灣下次能看到日全食是在46年後的2070年4月11日(週五)。

經現代科學探索,日蝕可能不再是一種神秘的現象,但它依舊是一場令人振奮且罕見的自然奇觀。

月球比太陽小約400倍,但月球距離地球也比太陽近約400倍,三個天體對齊連成一線,這樣的排列又稱為syzygy (朔望)。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副所長、卡內基天文台的主任約翰.穆爾查伊博士(John Mulchaey)表示,平均來說大約間隔375年才能在同一地點能夠看到日蝕。因為距離上次日蝕——2017年的俄勒岡州到南卡羅來納州的「美國全日蝕」(Great American Eclipse)不過7年,他表示:「美國人可能有點被寵壞了。」大約6000萬年後,月球與地球的距離會更加遙遠,將無法再遮住太陽

NASA副署長(NASA Deputy Administrator)帕姆.梅爾羅伊(Pam Melroy)表示,科學家們已充分蒐集了本次日蝕現象的數據,這些資料將並提供研究者更多了解地球、月亮和太陽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太陽日冕(corona),也就是太陽外圍的大氣層活動。

「這是一個非常難以捉摸的區域,只有在日蝕期間才能以非常特殊的方式觀測它,」帕姆表示,了解日冕是「理解熱量和能量如何傳輸到太陽風中」的關鍵,因為太陽風會影響地球受到的太陽風和耀斑的影響。

今年是觀測日冕的好時機,因為太陽即將進入活動高峰期,「我們有機會看到許多令人驚奇的現象」帕姆說。

文章插圖

文章插圖

日蝕不僅僅是一個科學事件,它也在文化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古代,日蝕現象常引起人們恐懼,產生敬畏,因此產生了許多神話和傳說。

根據記載,公元前772年,中國人就用動物骨頭記錄下日蝕的現象;而公元前750年,巴比倫人則在粘土板上用楔形文字記錄了日蝕的出現。兩個古老的文明都有觀測到日蝕有一定的循環規律,並進一步預測日蝕的發生。

文章插圖

儘管人們能夠預測日蝕的出現,但對日蝕的原因卻知之甚少,因此神話和傳說填補了這方面的知識空白。許多神話故事都涉及到一種試圖吞噬太陽的巨獸。例如,中國的傳說中,這個巨獸可能是一條龍或一隻狗;而在北歐,則是一隻狼。南美洲北部的人們認為太陽和月亮相互爭斗,試圖關閉彼此的光芒。

東歐的傳說認為太陽俯瞰地球,看到人類的墮落,因此厭惡地轉身離開。而西非的豐族人(FON)則認為,陽光是男性,而月亮是女性,他們相愛卻鮮少相會,每當兩者相會時,便會羞澀地熄滅光芒。

這些神話和傳說不僅反映了古代人們對自然現象的理解和詮釋,還豐富了各個文化的傳統和信仰。雖然我們對日蝕的科學知識更加深入,但這些古老的神話和傳說仍十分迷人。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