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網紅在IG張貼自殺遺書 政府擬採相關辦法
在一名網紅貼在社群媒體上的自殺遺書引起熱議後,丹麥當局隨即採取行動......

最近,一則丹麥網紅發出的Instagram貼文引起熱議。
路透社/達志影像幾天前 引起軒然大波的貼文
今年 23歲、在Instagram上擁有 33.6萬名追蹤者的勞爾森(Fie Laursen)不但是網紅,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小有名氣的名人,因此在前幾天,當勞爾森在自己的Instagram張貼自殺遺書時立刻引起軒然大波,一直到兩天後,勞爾森的家人才設法把這則貼文拿下,並發了另一則貼文表示勞爾森已經被送到醫院接受照護,但直到該貼文撤下之前,它已經吸引了超過 3萬個愛心、8,000則留言,整起事件也激起丹麥社會對於如何管理這類網路言論的討論。
就算工具不一樣 準則仍是相同的
開出第一砲的是丹麥兒童與教育部長泰爾(Pernille Rosenkrantz-Theil),她認為當網紅擁有一定的追蹤人數時,他們就應該像報章媒體負起一樣的編輯責任,她說:「丹麥媒體的編輯守則指出,除非是和提升大眾意識有關,否則媒體不應該撰寫和自殺、意圖自殺有關的訊息。我們認為這樣的守則同樣該適用在社群網路上。」
「現在的大眾傳媒已經有了諸多變化......但就算媒體工具不一樣了,道德準則仍是相同的。」

隨著社群網路的多元發展,要怎麼管理也成為一個逐漸受到重視的議題。
路透社/達志影像
對於丹麥兒童與教育部長的想法,也立刻在丹麥社會引起討論。
Photo: hamza moutya
對於這種狀況,心理諮商師也鼓勵父母主動談論這個話題。
Photo: Max Pixel模仿效應是隱憂
回過頭來說,面對勞爾森這則貼文引起關注,提供青少女諮詢服務GirlTalk.dk.的心理學家比雅(Anna Bjerre)擔心勞爾森的舉動可能會帶來連鎖效應,她說:「這種情況很容易發生在心靈脆弱的年輕人身上,特別是他們會仿效一些知名人物的舉動。他們可能會認為勞爾森的舉動沒什麼問題。」
鼓勵父母主動討論
對此,自殺防制專線Livslinien的負責人衛特英(Simon Witting)便鼓勵父母主動向孩子談起這件事,除了解釋拉爾森做了什麼,還有建議孩子們如果出現類似想法時,應該怎麼做比較好,衛特英說:「父母應該藉此讓孩子們意識到,如果他們萌生類似念頭時,他們永遠可以向自己的爸媽尋求幫助。」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