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新研究:「獨居女貓奴」是錯誤的刻板印象
全世界的貓奴可以抬頭挺胸了!美國最新研究顯示,養很多貓不代表你是一個孤僻、憂鬱或焦慮的人。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最新研究顯示,「獨居女貓奴」的社會刻板印象並無科學根據。
Photo: StockSnap「獨居女貓奴」沒有科學根據
本周三(21),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研究團隊在科學期刊《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上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社會大眾長期對「獨居女貓奴」(Crazy Cat Lady)的負面刻板印象只是無中生有的偏見,科學上並無證據證明「獨居女貓奴」是確實存在的現象。
500名受試者參與研究
該研究報告由丹麥奧胡斯大學(Aarhus University)臨床藥學系互動心理中心(Interacting Minds Centre)的助理教授帕爾森(Christine Parsons)主導,研究團隊研究了 264名貓狗飼主和 297名沒有養寵物的參與者對貓狗求助聲音的情緒反應,以及他們對自己個人身心狀況的自我評估,判斷養寵物與個人精神健康及社交行為的相關性。

該研究報告指出,比起其他受試者,貓飼主對貓咪求助聲的情緒反應較大。
Photo: Kessa
研究者表示,相對於貓而言,人們需要花更多時間和心力照顧狗,這可能是為什麼狗與人之間的溝通效果比較高。
Photo: FOTOKALDE養寵物讓人對動物聲更敏感
帕爾森教授表示:「飼養寵物會讓人對動物的求助聲音更加敏感,這可能是為什麼我們願意在寵物身上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資源,這也可能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發現人們普遍認為與寵物互動很有成就感,以及為什麼人們的情緒反應會受寵物的正向和負面回饋影響。」
狗與人之間的溝通效果較高
「這份研究報告的結論指出,比起貓咪,狗能更有效地與人類溝通。」帕爾森教授說。同樣參與了該研究的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講師楊恩(Katherine Young)指出,比起養貓的人,狗飼主普遍花更多時間照顧他們的狗,像是帶牠們去散步、洗澡等等,而相對獨立自主的貓則不需要這種全面的注意力。
狗的表達方式可能較為多元
「這項差異或許能解釋為什麼包含貓飼主在內的受試者普遍認為狗的求助聲音比較負面。狗能表達出來的求助信號可能本來就比貓來得多。」楊恩表示。

社會大眾長期認為養貓的獨居女性一定是個性古怪、神經兮兮、孤僻的人,因此衍生出「獨居女貓奴」(Crazy Cat Lady)的負面形容詞。
Photo: Daga_Roszkowska
該研究報告顯示,貓飼主的自我憂鬱程度評估結果,和其他受試者並無差異。
Photo: KatinkavomWolfenmond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