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工 Adi 的夢想藍圖:一座擁有 600 隻羊的「打領帶的羊牧場」

「每個故事都值得被聆聽,每個夢想都值得被實現。」

選擇出國工作的移工們,心中不乏堅定的目標,不論是賺錢養家、經營小店鋪、為家人蓋房子、為了讓弟弟妹妹升學……離鄉背井的背後,承載著讓家人、讓自己過上更好生活的夢想。也因為這份夢想,他們也才願意接受心理和物理位置上的思念,有些甚至需要忍受不合理的勞動條件。

為此,One-Forty 這一次訪談了兩位上創業課的學生,除了想聽聽他們在台灣的故事,也很好奇支撐他們在台灣努力工作的那份夢想究竟是什麼樣子?

文章插圖

Adi Wahono 在台灣工作已邁入第六年,他來自印尼西爪哇的鄉村 Indramayu。到台灣之前,他也曾在阿拉伯工作長達八年的時間。出國工作的目的對 Adi 而言非常明確,那就是「繼續」賺取創業的資本,在未來達到經濟獨立和自由彈性的工作時間。會說「繼續」,其實也是因為 Adi 在家鄉早已經有一座 150 隻羊的牧場了,而且規模還在持續擴大中。

文章插圖

「一開始在兩年前,我只有買 10 隻羊,三個月後賣了一些羊,也買進一些羊,久而久之就從 10 隻羊變成 20 隻羊,一直到現在。」Adi 分享。他目前在桃園的一家工廠工作,在家鄉的牧場現在交由哥哥打理。每個月,他都會將自己的薪水分配好:50% 裡包括投資以及支付哥哥的薪水,30% 用來上課或做有意義的事,剩下的 10-20% 則是自己的零用錢。

而他在台灣的生活也很簡單,平日休假的活動離不開上課、和朋友聚會吃飯,偶爾也會看一些具啟發性的書籍或影片。他說,這是讓自己「保持動力」(Keep motivated)的方式之一。

「打領帶的羊牧場」:翻轉刻板印象

Adi 當初決定開設牧場並非偶然,而是受到家鄉一位朋友的鼓勵。

「他畢業自印尼的農業大學,是他激勵我開牧場的。我家鄉的人一直認為收入好的人都是在辦公室裡上班,也一直認為成功的人一定會戴領帶。我認為開牧場也可以很成功,所以我的牧場就決定叫『打領帶的羊牧場』,我所有的羊都打領帶!」Adi 笑說。

文章插圖

開設牧場的決定裡也包括 Adi 的想法與遠見。他認為在印尼發展牧業是有潛力的,因為到處都是草地,而利用免費的草地來養羊,就是一個潛在的商機。況且,進入這一行的人也相對要少。

此外,Adi 也有考慮到印尼傳統節日裡對「羊」的需求,例如「宰牲節」和「Aqiqah 儀式」。宰牲節是穆斯林除了開齋節之外,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了。在為期四天的宰牲節假期裡,經濟能力許可的穆斯林會宰殺牛或羊,以紀念先知易卜拉欣將兒子獻祭給真主的故事。而 「Aqiqah 儀式」是伊斯蘭教的傳統,在寶寶出生七天後,經濟能力許可的家庭會為嬰兒獻祭羊,有些家庭則會為男嬰獻祭兩隻羊。

儘管如此,Adi 的父母一開始並不完全支持 Adi。「他們覺得開牧場很髒,收入也沒有那麼多。但是開牧場不一定要自己管理,最重要是管理錢。」幸運的是,在牧場的生意漸漸上軌道後,父母也改變想法,開始認同 Adi 的理念。

文章插圖

開設牧場的動機之一:「因為我想要帶爸媽……」

性格靦腆的 Adi 私下其實並不多話,但每每提到在家鄉的牧場時,他都侃侃而談,眼神裡盡是滿滿的堅定與驕傲。

對於牧場的未來經營,他並不滿足於現狀,而是要繼續再擴大規模。Adi 提到,在 One-Forty 課堂上的最大收穫是一定要有經營策略以及管理財務。所以,如果將之套用在十年後的「打領帶的羊牧場」,他是這麼想像的:

「牧場現在已經在營運了,未來我還想要開餐廳,賣羊肉類的食物像是羊肉湯、沙爹等。而牧場越來越大,擴大到 600 隻羊時,我也會請更多人幫忙。我也要開始用電腦管理牧場,因為我們目前還是用人工手寫記帳。」據 Adi 的說法,他打算在台灣再待兩年,希望在返鄉之際,能為牧場存下一筆救急基金以備不時之需。

文章插圖

當提到開牧場賺錢後,最想要做什麼時,Adi 說道「我在台灣工作的前三年已經蓋房子了。現在,我很希望用創業賺到的錢,帶爸爸媽媽去麥加朝聖。」他接著緩緩提到 「其實這也是激勵我創業的動機。」對於每一位出國工作的移工來說,家人總是心中最溫柔有力的那一塊,未來的藍圖裡總少不了他們。

「有什麼話想要勉勵自己嗎?」
「一直保持動力,並且要胸懷大志,因為創業不可缺少這兩個態度!」

不論是對於牧場的藍圖,或是帶著爸媽去麥加,祝福也相信 Adi 的夢想正在實現的路上。未來,就等 One-Forty 去拜訪這一座「打領帶的羊牧場」,或許到時也可以趁機也數一數, Adi 一共有多隻羊了!


延伸閱讀:《回不了家的移工 賽普勒斯連環殺人案
數千移工面臨遣返命運 北韓人破滅的俄國夢
北京驅逐「低端人口」 城市裡的移工悲歌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