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後不再「被迫」喝一杯 日本酒局文化式微
下了班後,和同事與上司到居酒屋或餐廳喝一杯,是許多日本上班族的生活寫照。然而,年輕一代逐漸開始捨棄這樣的酒局文化,想要保有自己的下班生活。

對某些日本上班族來說,下班後喝一杯啤酒是再棒不過的享受,然而,要是被迫和上司與同事一起應酬,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Photo: .日本職場的酒局文化
當伊澤一生(音譯,Issei Izawa)從大學剛畢業時,他對進入職場憂心忡忡,除了擔心日本職場普遍嚇人的長工時外,強調上下階級的企業文化、薪資等也在他的考量之內,除此之外,還有所謂的酒局文化(飲みニケーション,nominication)。
飲酒+溝通=酒局文化
這個字從日文的飲酒nomu(飲む)和溝通communication(ニケーション)結合而成,代表下班後和同事與上司去喝一杯的文化。
今晚暢所欲言 明天就要不記得
這個文化的出發點原本是為了拿酒當做職場的潤滑劑,讓平日在公司不敢吐露心聲的同事們,可以利用酒精帶來的放鬆氛圍,和職場的夥伴們好好聊聊、加深彼此的連結。此外,在這裡還有一個潛規則:無論昨天晚上喝酒時說了什麼,第二天都要裝作不記得。

在東京日本橋新光三越百貨公司的頂樓,上班族們在下班後來到這裡的啤酒花園應酬。
路透社/達志影像
越來越多日本年輕一代的上班族懂得向酒局文化說不,下班後就是自己的時間。
Photo: Zach Stern
在日本居酒屋,常常可以看到穿著西裝的上班族來這裡喝酒吃飯。
路透社/達志影像
在深夜的日本電車上,常常可以看到醉得一塌糊塗的上班族。
Photo: tokyoform
透過終結強迫應酬的酒局文化,日本職場可以往更多元開放的方向邁進。
美聯社/達志影像白天做出商業決策 大家都可以參與
東京工作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顧問公司的顧問田川琢磨(音譯,Takuma Tagawa)說:「當人們開始減少下班後喝酒,公司就必須在白天做出重要的商業決策,讓所有的員工都能參與決策過程。對員工來說,這會增加他們的工作動力。」
把決定權交給員工
當人們對酒局文化造成的損害越來越有意識,或許能讓公司更體察員工的需求,至少讓員工決定要不要下班後去喝一杯,就算不去也不用擔心會遭到報復。
田川琢磨說:「這正是我們希望創造的環境,每個人都可以獨立做決定,並且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做生意。」
往開放溝通的職場邁進
日本京都大學外國研究教授根本久美子(音譯,Kumiko Nemoto)和田川琢磨看法相似,她說:「過時的酒局文化把職業婦女、想待在家幫忙的父親,以及習慣工作和生活平衡的外國人排拒在外。透過終結酒局文化,日本可以開始往『增加多元性、以表現決定升遷、開放溝通』的職場邁進。」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