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種向親友道別的方式:美國新創要教你如何計劃自己的後事

希望在自己離世的時候,前來參加的人們有機會參與到一場舞會一般的告別式嗎?燈籠公司提供一系列溫馨的指南,幫助你一步步打理自己的後事。

文章插圖

如何面對死亡

艾迪(Liz Eddy)是新創公司「燈籠」(Lantern)的共同創辦人之一,奶奶去世的時候,是她首次面對死亡。

當時,她毫無頭緒。

奶奶的安排

雖然奶奶已經預備好遺囑、進一步的臨終醫療指示、一張告訴她重要物品存放地點的清單,但是當所有事情一開始,她才發現死後要處理的事情一點也不比生前少。

她仍需要關閉一些帳戶、終止部分網路及醫療服務,因此需要奶奶的帳號密碼等。手足無措的她當時第一個想法就是打開Google搜尋引擎,搜尋「如何處理後事?」。

艾迪說:「當時,我在尋找的就是像燈籠公司一樣的服務。」

燈籠公司在自己的Instagram上發布貼文,寫道:「死亡率 100%,及早準備。」

創立「燈籠」公司

辦完奶奶的後事之後,她和友人創立了燈籠公司,提供所有需要打理後事,卻毫無頭緒的人一點指引。

就像一個有同理心的好朋友一般,燈籠公司的網站上除了刊載大量文章,給予常見問題的建議之外,他們也提供清單,一步步教導人們打理自己的後事,包括如何制定喪禮開銷的財務計畫、將重要財產文件好好收藏以便家人取得,以及如何寫遺囑等。

燈籠公司透過提供客戶們建議獲得利潤,未來他們也打算進一步與需要喪葬安排顧問服務的組織、企業合作,擴大公司的規模。

永遠免費的服務

儘管燈籠公司也在考慮提供訂閱服務,但是艾迪表示不論如何,最基本的清單和後事安排指南永遠不會收費。

艾迪說:「我們不認為人們要因為沒有足夠的資源,就失去獲得這些資訊的機會。」

有趣的是,在燈籠公司的客戶中,約有 40%是年紀在 35歲以下的人,他們可能是為年長的親人準備,甚至是預備自己的後事。這也顯示千禧世代不像過去的世代一樣以恐懼、禁忌的眼光看待死亡,而是以正面、開放的態度看待它。

文章插圖

對死亡的好奇

埃本斯坦(Joanna Ebenstein)是一名居住在紐約(New York)的平面設計師。她在 2007年創辦了一個部落格「病態解剖」(Morbid Anatomy),旨在討論不同的文化用來代表死亡的象徵。

她說:「我們還如此年輕,本不應該在這個年紀就對死亡如此好奇,但這怎麼可能呢?死亡是人類最偉大的謎團,界定了我們的一生,而我們卻要假裝對它一點都不感興趣?」

而千禧世代正是體現出了這種好奇感的一代,他們毫不畏懼地面對、談論,甚至預先安排自己的死亡。

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千禧世代生活的這個世界充滿各式各樣的危機,大規模槍擊案、氣候變遷、冠狀病毒等,思考死亡對千禧世代而言,是生命的一部分。

不談論,就會陷入困局

2011年時,多迪(Mortician Caitlin Doughty)創立了「預定美好的死亡」(Order of the Good Death),這是一個倡導正向面對死亡的組織,當年她只有 27歲。

多迪表示:「我們是不會因為表現對另類話題的興趣而感到羞恥的一代」、「拒絕談論死亡,會導致一個缺乏自我覺察的人生。」

歐布萊恩(Suzanne O'Brien)是一位專門訓練臨終陪伴師的講師,她認為想要自在地談論死亡的第一步是「意識到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

「我們可以選擇走得順利妥當,或是手忙腳亂、毫無準備。人們總說『人生唯有死亡和稅賦是命中註定』,但大家會逃稅嘛,我的意思是,死亡是我們一生中唯一能確定的事。」

文章插圖

死亡咖啡館

死亡咖啡館(Death Cafe)是一個由安德伍德(Jon Underwood)於 2011年創辦的組織。死亡咖啡館透過舉辦小規模、陌生人間的活動,提供飲料和小甜點,讓人們能自在、非正式地談論死亡。

死亡咖啡館通常是免費,或是僅收取便宜的價格,沒有領導者,允許談論任何有關死亡的話題。同時,安德伍德還架設了網站及提供進行討論的指南,幫助更多人也能自行舉辦死亡咖啡館活動

死亡來臨時,你打算怎麼辦?

研究也證明,千禧世代對死亡的態度不同於先前的人們。加州州立大學長堤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ng Beach)衛生保健管理系的副教授傑拉德(Nathan Gerard)研究了 84位千禧世代談論死亡的能力,結果令人驚訝。

「長期以來,人們假設年輕人對談論死亡不感興趣或毫無了解,更不用說預備死亡。」

但最終傑拉德發現「他們大多曾和自己的家人們討論過臨終照護,許多人也認為自己很願意跟自己的父母親聊聊如何安排臨終照護」。

也許正因為人們願意談論死亡或臨終安排,各種幫助人們能更輕易地預備死亡的服務如同雨後春筍般出現。

文章插圖

各式各樣預備死亡的服務

許多千禧世代的人們慣於使用數位工具打理自己的生活,使用數位工具打理自己的後事在他們身上也顯得自然而然,許多網路服務、新創公司也看準了機會趁勢崛起。

如果想要為自己預先安排一場生前告別式,「齊聚」(GatheringUs)可以讓你在線上無痛圓夢;若想要事先擬定部分重要法律文件的草稿,網站「自由遺囑」(FreeWill)能協助你完成任務。

WeCroak的開發團隊則踏上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主打瞄準人們心底深處的需求。這款用以提醒人們正視死亡及活在當下的重要性的app,吸引了超過 10萬人下載,有 64%的用戶小於 44歲。

WeCroak提供每天 5次的提醒,每次附上一條來自哲學或是文學作品的短語,反覆提醒人們「死亡其實離我們很近」。

屬於自己的死亡方法

科技倫理學家歐爾森(Phil Olson)從中觀察到了臨終服務的演變,他指出:「千禧世代希望他們的獨特或是古怪之處,同樣能體現在他們人生的最後一幕。」

歐爾森認為這種對個人主義的強調,可能反應出了更深層的社會和個人焦慮感。

「這是一種控制死亡的方式,思考、計畫自己的死亡,並試著讓死亡也帶有個人特色。」

文章插圖

在死之前,問問這三個問題

在燈籠公司提供的清單裡,總會詢問人們三個問題,幫助人們反思自己的一生。艾迪表示:「我們精心設計這三個問題,我們發現人們不會向他們的愛人問這些問題,但這三個問題卻是當愛人們離去時,人們最常思考的問題。」

這三個問題是:

  1. 你這一生做過三個最棒的決定是什麼?
  2. 你會給年輕的自己什麼建議?
  3. 你希望你的孫子們知道哪些關於你的事?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