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也能愛地球 拾荒慢跑清塑浮潛正流行
環保意識抬頭,就連健身也能愛地球。最近風靡全球的兩大運動plogging和strawkling就結合這兩大概念,體內、體外環保同時進行。

近日,國外吹起一股「健身救地球」的活動,邀請人們在運動維持健康之餘,也可以順手撿起垃圾,為環保貢獻一份心力。
合作廠商
民眾在慢跑運動的過程中,也順便撿垃圾,既保持身體健康,又能改善地球環境。
Photo: Sherise隨你怎麼撿 只要撿起來就好
在社群媒體推波助瀾下,全球各地也慢慢吹起拾荒慢跑風,美國、德國、法國、厄瓜多、泰國等40多國,都看得到民眾邊跑邊撿垃圾的身影。
艾爾史托姆說:「創下官方世界紀錄的是墨西哥市,一天之內有4,000人慢跑拾荒,但我聽說印度有約1萬人規律性地在做這件事。」
根據健身應用程式Lifesum計算,拾荒慢跑的運動效率比一般慢跑來得高,一般來說,一小時拾荒慢跑平均燃燒288卡路里,高於一般傳統慢跑的235卡路里。
艾爾史托姆表示,這項運動「要彎腰、要深蹲,對腿部很好,對身材也很好」。他認為,拾荒慢跑最大優點在於它的簡易性。不同於其他運動潮流,拾荒慢跑不需要課程或昂貴器材,跑者只需要一個裝垃圾的袋子和一份想替環境做出改變的心。
「民眾可自行發揮撿垃圾的方法,重點是把垃圾撿起來,過程並不重要。」
自2016年就響應艾爾史托姆號召的拉吉朱恩(Lena Lagerljung)笑說,她可以透過邊跑邊撿垃圾來替環保盡一分心力,但「我無法像童貝里(Greta Thunberg,瑞典環保小尖兵)一樣週週到國會外抗議」。

海洋中的塑膠垃圾問題嚴重,過往更曾發生數起海龜被塑膠垃圾的氣味或外表給誘導,而一口吞下了塑膠袋。
Photo: Brian Yurasits
在浮潛客的努力下,已經有 40家企業承諾不再使用吸管,可以說是環保運動的諸多成果之一。
合作廠商究竟有多少吸管?三個奧運規模游泳池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數據,全球每年有約800萬噸的塑膠垃圾進入海洋,影響海洋生物、堵塞水道。
史巴克表示,澳洲人一天使用約1,000萬支吸管,卻未警覺有多少吸管、垃圾袋、塑膠瓶和塑膠咖啡杯進入大海,志工清塑時甚至看過墨西哥傳統帽。
2018年夏天,志工光在曼利灣就撈起2,500多根吸管,有些吸管來自當地,有些來自大雪梨港地區。2,500多根吸管到底有多驚人?史巴克撿到1,200根時,一根接一根排起來,已經約略可排出三個奧運規格大小的游泳池。
不只清塑 更要從源頭做起
這群浮潛客不僅清塑,也直搗問題源頭:在他們疾呼勸說之下,當地已有超過40個企業允諾不再使用塑膠吸管。Hugos Manly Restaurant就是其中一個承諾不再使用一次性塑膠的店家,經理卡莫(Ryan Carmo)說:「我們深信,人類應該與環境和諧共處。」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