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霍爾的移動城堡》:上海老大樓長腳移動62公尺

最近在中國,一棟老教學大樓長出 198隻「腳」,花費 18天的時間,「走」到上海政府為它規劃的新地址。

在央視所製作的影片中,特別詳細介紹了工程團隊替這座教學大樓新安裝上的 198隻「腳」,以及它們的移動方式。

上海教學大樓讓出空間給新商辦

最近,中國上海的黃浦區出現了一棟「移動大樓」,它花了大約 3周的時間,往旁邊「走」了 62公尺,讓出空間來給即將開工的新商辦大樓。

這座「移動大樓」不僅僅是上海為了保護古蹟所做的最新嘗試,也是一項出色的工程創新,讓工人們往後在移動建築時,除了利用鋼軌滑動、工程車拉動之外,又多了一種新方法。

移動大樓的真面目

這座移動大樓的真面目,其實是一座已經擁有 85年歷史的教學大樓。1935年時,法國在自己的租界內建立喇格納小學(La Lagena Elementary School),並用當時最先進的建築技術,在校園中蓋了一棟 5層樓高的T字型教學大樓。

盡職的老教學大樓

85年來,這座老教學大樓服務過無數學子。從 1995年到 2018年搬遷為止,比樂中學成為這座教學大樓最後一任的使用者。此後,上海市政府推出新計畫,打算利用部分喇格納小學的校地興建一棟全新的商辦大樓,使得老教學大樓的去留成為上海政府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文章插圖

拆除曾是唯一解答

以往,中國政府在面對保留古蹟與否的問題時,「拆除古蹟」常是唯一解答,北京的胡同就是著名的例子。根據中國官媒《中國日報》提供的數據,從 1990年到 2010年,北京至少有 4平方公里的胡同被拆除。

近年來,中國政府逐漸改變看待古蹟的眼光,「古蹟搬遷」逐漸成為兼顧發展與保留古蹟的新解答。老教學大樓搬遷計畫的首席技術主管藍戊己表示:「搬遷不是最好的選擇,但至少好過拆除。」

文章插圖
文章插圖

上海移動古蹟經驗很豐富

「移動古蹟」這類工程計畫雖然罕見,但並非沒有在上海出現過。早在 2003年時,工程團隊就曾完成架高、平移上海音樂廳的壯舉;2017年時,工程團隊利用大量千斤頂,將知名木造古蹟玉佛寺的大雄寶殿抬起、放在預先架設的鋼軌上,順利完成平移大雄寶殿 30公尺的任務。

「T型大樓」移動不容易

然而,移動這座老教學大樓卻是難上加難。老教學大樓的總重高達 7,600噸,大樓外觀呈現T字型,意味著工程師們常用的沿著鋼軌滑動、利用工程車拉動等手法都不能使用,否則大樓本體可能會因施加在其上的力量太大而損毀;加上搬移計畫不僅要改變位置,還要旋轉方向,使得施工過程又更加複雜。

藍戊己說道:「老教學大樓不規則的外型,讓工程團隊無法使用拉動或是滑動的方式來移動它,因為老教學大樓本身可能無法承受移動過程施加在建築物上的力量。」

這支從不同角度拍攝的縮時影片,呈現老教學大樓在 18天裡移動、旋轉的過程。

不能隨便拉扯,乾脆讓大樓自己長腳

百般思考後,工程團隊決定放棄常用的建築物移動方式,改為使用 2018年新研發出的技術,在老教學大樓底部裝上 198個可移動的支撐裝置,讓老教學大樓就像長出「腳」一樣,一邊移動到新位置,一邊改變角度,同時解決移動和轉向兩大難題。

談到這回工程團隊使用的技術,藍戊己說道:「工程團隊想出的方法,就像給這座大樓一對拐杖讓它可以自行站起身行走一樣。」

自己走路、轉向的大樓

經過整整 18天後,這座老教學大樓緩慢地利用新長出的 198隻「腳」,成功移動 62公尺並旋轉 21度,順利落腳於上海政府替它規劃的新地點。未來,上海市政府預計將它作為文化教育、文創企業發展的基地,讓老教學大樓繼續延續它的「教學生涯」。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