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在中國遭強力抵制 中國外交部:不許一邊吃中國的飯,一邊砸中國的碗

周三,中國掀起新一波抵制H&M的浪潮,試圖杯葛這個先前曾對新疆強迫勞動議題提出疑慮的品牌。在抵制風暴、以及中國和西方勢力在人權議題上交鋒越來越頻繁的現在,各大品牌也漸漸發現中間的灰色地帶正在飛速萎縮。

文章插圖

快時尚品牌H&M遭抵制

從周三(24)開始,瑞典快時尚品牌H&M因為一則停止使用新疆棉花的聲明,在中國境內遭遇政府、民間、企業三方的全力圍剿,多位官方代言人紛紛單方面宣布與H&M解約、劃清界線。

緊急聲明也沒用

儘管在周三當天,H&M中國分公司便緊急發表聲明澄清它們「一如既往地尊重中國消費者」,目前也和超過 350間中國供應商維持著緊密合作的關係,依舊難以撲滅中國民眾的怒火。同一時間,多間過往曾經發表類似聲明的國際品牌像是Nike、Adidas等也被捲入,受到程度不一的衝擊。

文章插圖

「H&M疑似自新疆強迫勞動案件中受益」

去年 3月,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ASPI)發布報告指出,部分被關入新疆再教育營的民眾有被強迫進入工廠工作的跡象,同時也點名許多疑似直接、間接從中受惠的品牌,而H&M就名列其中。

展開供應商健檢

當時,許多國際品牌紛紛對合作供應商展開新一輪的檢視,身為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etter Cotton Initiative,BCI,註)一員的H&M也在去年 9月發表聲明,宣布停止與一間中國供應商合作,因為對方被指控受益於新疆再教育營遭強迫勞動民眾的成果。

註:良好棉花發展協會是一個國際非營利組織,致力於推動棉花產業朝兼顧品質、永續發展和勞工權益的方向發展。對於那些符合協會制定標準的供應商,BCI會發放執照予以認證。在國際上,許多知名品牌像是H&M、Nike、Adidas等都是其合作夥伴,仰仗持有BCI執照的供應商提供商品所需的棉花。

一年前聲明被翻舊帳

但不知為何,這則聲明卻在發布半年後被中國共青團截圖、轉發布到官方微博上,怒斥H&M「一邊造謠抵制新疆棉花,一邊又想在中國賺錢」,拉開這波抵制H&M風潮的序幕。

文章插圖

華春瑩:不允許外國人一邊吃中國的飯,一邊砸中國的碗

周四(25),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便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國老百姓不允許外國人一邊吃著中國的飯,一邊砸著中國的碗」,宣稱H&M在聲明中提到的「強迫勞動」說法皆是謊言,並拿出照片證明如今新疆改使用機器採收棉花,表示拒絕使用品質良好的新疆棉花只會造成H&M自己的損失。同時,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也在記者會上進一步呼籲「有關企業糾正錯誤作法,避免商業問題政治化」。

主流電商平台關閉H&M帳號

而在網路上,中國官媒、網友紛紛對H&M的聲明展開大力批評,表達他們對H&M的失望和憤怒。中國知名電商平台天貓、京東、拼多多,都在第一時間關閉H&M的官方帳號;中國的電子地圖廠商也移除了H&M實體店面的數據,消費者想透過叫車服務滴滴出行等前往H&M的實體店面,也只會獲得搜尋失敗的結果。

其他國際品牌也被捲入

隨著抵制風暴越演越烈,同樣是BCI合作夥伴、也曾對新疆強迫勞動現象提出疑慮的品牌,像是Nike、Adidas、New Balance,甚至是奢侈品牌Burberry也都遭人抵制,許多代言上述品牌的藝人像是王一博、宋茜、黃軒、譚松韻等都接連宣布終止代言關係,部分台灣和香港的藝人也發表了類似的聲明。

文章插圖

影響疫情後復甦

《華爾街日報》在報導中指出,考慮到H&M在中國擁有超過 500間分店,去年在中國的營業額也高達 11億美元(折台幣約 317億6,250萬元),而且中國又是少數已經迎來經濟復甦的主要經濟體,在歐美經濟表現相對疲軟的現在,這起抵制風暴肯定會影響H&M擺脫疫情衝擊的速度。

不只如此,美國管理諮詢公司科爾尼(Kearney)的合夥人埃里格(Brian Ehrig)分析,H&M大約有 60%-70%的原物料仰賴中國供應,因此如果這波抵制風暴進一步擴大,H&M日後取得原物料的難度、成本都會增加,進一步影響生產進度。

抵制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安可顧問管理公司(APCO Worldwide)的董事長麥格雷戈(James McGregor)則表示,如今北京當局和中國民眾時常感覺「全世界聯手起來對抗他們」,自然會想要「更用力地反擊」。再者,隨著近年來人權議題逐漸成為中國、歐美角力的主戰場,他推測未來這類抵制風波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如今我們目睹的一切遠比過去的類似事件(抵制品牌)來得更激烈,」麥格雷戈表示:「我認為隨著中國越來越常利用商業壓力迫使外國政府屈服、退縮,未來這類事情只會越來越多。」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