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條人命的教訓 南亞海嘯10周年
電影《浩劫奇蹟》中,主角們真摯動人的演出感動許多人,而啟發這部片的天災「南亞海嘯」在本周五邁入10周年。

2004年的海嘯讓許多家庭破碎,照片中的父親抓著已經沒了氣息的8歲小兒子的手痛哭。
20多萬人葬身海底
BBC 25號報導,印尼在聖誕節這天舉行了南亞海嘯10周年紀念活動,要悼念2004年不幸在海嘯中喪生的數十萬人。這場活動不只在印尼舉辦,泰國以及斯里蘭卡也在25號時舉行了紀念儀式。
2004年12月26日那天,印尼海底一場芮氏規模達到9的巨震帶起了大浪,超過20萬人就這樣不幸葬身海底。由於印尼的亞齊省最靠近震央,是這場天災中受創最嚴重的地區,周四(25)的紀念儀式也是選在此地舉行。
小補充:震驚全球的天災
南亞海嘯(印度洋大地震)發生於2004年12月26日UTC時間0時58分55秒(雅加達、曼谷當地時間為上午7時58分55秒UTC+7)(香港時間上午8時58分55秒UTC+8)。震央位於印尼蘇門答臘以北的海底。當地地震局測量為芮氏地震規模6.8,最後印度洋大地震確定為矩震級達到9.3,而美國地震學家金森博雄認為印度洋大地震規模應為矩震級9.2。
南亞海嘯(印度洋大地震)是自1960年智利大地震以及1964年阿拉斯加耶穌受難日地震來最強的地震,也是1900年以來規模第二大的地震,引發最高達三十餘公尺的海嘯,波及範圍遠至波斯灣的阿曼、非洲東岸索馬里及模里西斯、留尼旺等國,地震及震後海嘯對東南亞及南亞地區造成巨大傷亡,死亡和失蹤人數至少29萬餘人。

2014年聖誕節時,印尼亞齊省舉行了悼念儀式,許多民眾回想10年前的慘劇難過掉淚。
印尼受創深
班達亞齊是亞齊省的首都,25號時可以見到數千民眾聚集到該省的拜圖拉赫曼大清真寺(Baiturrahman mosque)中,這座建於19世紀的清真寺是少數幾個從海嘯中留存下的建物。
註1:班達亞齊是印尼亞齊特別行政區的首府以及該特區的最大城市,又被譯為「大亞齊」。其位於蘇門答臘最西北端,人口203,553人,面積61,065平方公里。班達亞齊由當時三佛齊屬國南浡里的蘇丹Alaidin Johansyah建於1205年,是東南亞歷史悠久的伊斯蘭城市之一。伊斯蘭教自班達亞齊傳入東南亞,以「通往麥加的門戶」而聞名。


照片中是今年舉辦10周年紀念儀式的拜圖拉赫曼大清真寺,2004年時這座清真寺沒有被海嘯摧毀被視為奇蹟。
註:拜圖拉赫曼大清真寺(印尼語:Masjid Raya Baiturrahman),是印尼亞齊首府班達亞齊的一所清真寺,被視為是城市以及亞齊文化的象徵。
目前的清真寺是荷蘭殖民者為補償一座被燒燬的清真寺而興建。1879年動工,1883年落成,並揉合了殖民地和蒙兀兒風格。原來只有一個圓頂,1936年增建兩個,1968年又增加兩個。2004年南亞海嘯,班達亞齊受嚴重破壞,但大清真寺仍保持完好,被譽為是一個奇蹟。

聖誕節晚上,正在禱告的印尼孩童。
南亞海嘯捲走了生命,但也帶給印尼亞齊省和平的開端,2005年的8月,當地政府達成了和平協議。
本周五時,亞齊省也會舉辦主要的紀念儀式來悼念海嘯罹難者。
編註:對原文報導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 “Indian Ocean tsunami anniversary: Memorials held across region”
延伸閱讀:《海燕風災重創菲律賓》
《日本311大地震》
《全球10大危城半數都在亞洲》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