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上億占地寬廣 你不知道的台灣秘境

---本文為地球圖輯隊 x 海市蜃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攜手合作---

為了拚地方經濟,台灣不少縣市紛紛砸重金設立豪華景點或主題園區來吸引遊客,每逢旅遊旺季一到,各大旅遊景點都是黑壓壓的人潮,如果說你正仰天長歎大問:「除了自家還有哪裡可以躲開人潮?!」答案是:有的,而且還不少,這些地方說不定離你家後院也只是幾里之遙。

事實上,台灣各地都隱藏耗資千億卻沒人知道的大建設,如果你正計畫四處走走看看,那麼就先跟著地球圖輯隊特邀的調查團隊一起訪查看看吧。

文章插圖

最奢華的蚊子館

2010年開始,北藝大兼師大美術系教師姚瑞中帶領上百位LSD(失落社會檔案室)成員以「海市蜃樓」為名,針對全台「閒置公共設施」──亦即現在耳熟能詳的「蚊子館」──進行大調查,這項活動到去年為止已經是第四年,地球圖輯隊很榮幸得到姚老師的同意,將他們截至目前的部分調查記錄分享出來,本文僅先摘錄每座閒置館的介紹,以及各界專家對這項活動的見解。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透過每張照片下方的延伸連結,更進一步深度了解這些「蚊子館」的背景。

文章插圖

花蓮市未來城鄉願景館

告示板、樓梯、扶手皆已生鏽,作為美化室內空間的牆上植物,也都只是沒人照顧的落葉及碎片。第一期願景館完工距今大約只有不到六年時間,但是給人的第一印象跟荒廢了十幾、二十年的廢墟沒什麼差別,而第二期陽光電城旁的停車場及室內,到處都是野草叢生,設備毀損,原本是主要地標的陽光電城,是否提升了社區品質?還是阻礙了社區發展呢?

延伸閱讀:《只剩刺眼陽光 花蓮城鄉願景館》 
 

文章插圖

花蓮縣環保科技園區

我們開著車沿著一條筆直的道路向前探尋,五分鐘後,我們意識到原本的認知錯的有多離譜,我們要找的原來不只是一棟建築,而是一座城。...一切彷彿在營造一種正常的假象,以一種規律、一種常態歡迎我們這些難得的訪客。但當你置身在這裡好一會兒,是不可能不去注意空氣中瀰漫著的一股死寂。

延伸閱讀:《八億打造願景 花蓮科技園區

 

文章插圖

台中后里衛生掩埋場

空氣裡沒有一絲怪味,就像訪查當天(2011年二月十二日)的陽光一樣澄澈。並不是這片掩埋場厲害到把所有垃圾與可能傳出的異味一併埋起來了,而是這個地方根本沒有垃圾。一萬八千公頃的大坑內鋪著大片光滑的塑膠布,要不是茂盛的芒草,這景象讓人會想到地景藝術家克里斯托(Christo)的作品。

延伸閱讀:《一點垃圾都沒有 台中后里掩埋場

文章插圖

台北建成圓環

跨越後到三樓,則是無人營業的輕食餐廳。外圍一圈為喝咖啡、吃涮涮鍋的玻璃屋,當日氣溫約三十度左右,一進去玻璃屋內因無空調,加上陽光直射進來十分悶熱,無法久待。...三樓一角則有一沖泡咖啡的工作台,放置了不同款式的咖啡杯、啤酒杯,CD播放器、餐具、茶壺及果汁機。並未按照順序及規則擺放,器具上均罩滿灰塵。

延伸閱讀:《日治小吃重地 台北建城圓環

文章插圖

澎湖縣望將大橋

原本預計耗資六億餘元興建, 2001年開工後,因包商技術有限,進度到百分之卅八即停工,公路總局將剩下的四億餘元工程款重新招標,流標六次,調高到六億仍乏人問津。...工程人員私下表示,他們很「慶幸」望將大橋沒蓋成,因為跨海懸臂橋施工難度高,澎湖曾有十七級強陣風紀錄,但該橋耐風設計只到十六級。

延伸閱讀:《工人慶幸沒蓋成 澎湖望將大橋

文章插圖

先有蟑螂  才有蚊子

姚瑞中以及LSD團隊的調查,從 2010年出版後即得到相當大的迴響,調查團隊至今已經揭露了超過四百處案例,不少專家學者除了對這份行動表示支持外,也對蚊子館現象感到沉痛,例如評論家張鐵志就曾談到:「『海市蜃樓』確實是對民主政治的缺陷一個準確而詩意之譬喻:政治人物給予了我們許多空洞美麗的藍圖,而當這些藍圖被實現、被建造起來後,人民卻發現那些美夢本質上就是虛幻而沒有意義的。 於是,有了一座座荒誕的蚊子館。」

藝評家王聖閎則直接形容這大型的建造計畫不過就是場為了「浪費」而生的豪奢宴會,他說:「著重經濟成長數據與資本主義功利原則的計畫性生產,最後卻在亂開空頭支票與變相圖利綁樁的情況下,成為一種過度的揮霍、浪擲,一種缺乏通盤考量、為耗費而耗費的荒誕行徑…姚瑞中與LSD所揭露的,與其說是公共設施的不當規劃, 不如說是一場專事生產「現時廢墟」的超大型當代誇富宴(potlatch)。」;評論人南方朔更一語道破用「必先有(政治)蟑螂,才有蚊子館」點出了這些建築想掩蓋掉的結構問題。

費用為民所花...

這些巨型建築和公共建設,並非憑空而生,許多都是承接了想提升地方經濟的夢想而誕生,策展人呂佩怡就解釋道:「90年代隨著解嚴後的台灣本土化熱潮,加上社區總體營造文化政策的推動,製造博物館蔚為風潮,在一鄉一特色的口號之下,成立各鄉鎮地方博物館、地方文物館、或特色館做為台灣本土化概念的實踐。或是政府各部門在某些特定大計劃之下,以嘉惠於民的說法大興土木,…當這些花費巨額公帑的公共工程與設施,在硬體建設完工後,沒有按照原計劃運作成為『閒置公共設施』。一些建設從未使用直接荒廢,另一些則面臨政府無預算支持的窘境,或者是經營不善入不敷出,參觀人次稀少,成為低度使用的公共建物。」

藝術學者張美陵對《海市蜃樓》調查的評論,則點出了我們社會大眾該思索的方向,她表示:「隱身在檔案結構次序之後的,即是一張張駭然而沈重的陳述,…這些荒謬廢墟的攝影影像,也開放了尋找新的視覺與歷史經驗,《海市蜃樓》提醒了我們思索如何重新想像與記憶對於地方之愛。」

文章插圖

我們攜手打造了什麼

耗資千億、重金打造…我們對奢華建物總是充斥美好的想像,因為建築乘載了我們對美好生活的願景,所以每一座新的建築誕生也代表大家的願望即將成真,但並非每一幢建物都有「實現夢想」的機會,不少天價蓋出的大廈屋舍往往在缺乏後續軟體、人力、維運的支援下只能走向廢棄的命運,最後大家才發現,磚牆蓋出的高樓在遠處看來萬分美好,走近卻只是空殼。

集體記憶、慾望和金錢堆砌下,我們的土地出現了綿延不盡的海市蜃樓。

上線時間:2015/6/25
增修時間:2015/6/26 增加澎湖縣望將大橋介紹

 

編註:希望更了解姚瑞中和LSD團隊成果的朋友,推薦閱覽「失落檔案社會室」。

地球圖輯隊精選評論文章,希望能幫助網友從多面向思考。本文意見為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本文在2015/06/24取得姚瑞中老師同意刊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本文為地球圖輯隊 x 海市蜃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攜手合作---

團隊介紹

姚瑞中(YAO Jui-chung)

1969年生於台灣台北,1994年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曾受邀參加義大利威尼斯雙年展、日本橫濱三年展、澳洲亞太三年展、台北雙年展聯動計劃、上海雙年展、北京攝影雙年展、深圳國際雕塑雙年展、首爾國際媒體藝術雙年展、英國曼徹斯特亞洲藝術三年展、首屆「集群藝術獎」得主,北藝大傑出校友,目前兼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講師。著有《台灣裝置藝術》、《台灣當代攝影新潮流》、《台灣廢墟迷走》、《台灣行為藝術檔案》、《流浪在前衛的國度》、《廢島》、《姚瑞中》、《人外人》、《幽暗微光》、《逛前衛》(合著)、《恨纏綿》、《海市蜃樓》(編著)、《海市蜃樓Ⅱ》(編著)、《萬歲山水》、《萬萬歲》、《海市蜃樓Ⅲ》(編著)、《小幻影》等書。姚瑞中網站www.yaojuichung.com

LSD(Lost Society Document,失落社會檔案室)

全名為「失落社會檔案室」,為一臨時性組織,是由選修姚瑞中老師一堂課的學生組成,以一學期時間返回故鄉進行攝影踏查與書寫。參與第四集的成員有五十位,以師大美術系同學為主,也有馬來西亞、大陸、澳門等學生加入,另有台大、政大、台藝大、世新、台南等大學同學自願參與,許多學生都非本科生,他們以有限裝備與無限熱忱走訪全國各地,自2014年三月至七月的五個月內,過濾出一百件閒置或低度使用的案例及幾處活化例子,透過生動文字敘述與現場照片,呈現出全球化社會發展的特殊在地現象,以公民參與方式提醒社會大眾,並提供政府相關單位參考改善。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