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換工作感到厭倦?專家指年輕人找工作的方式有問題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科技新報文/ 黃嬿 

一再換工作已經成為年輕人的常態,愈換只會愈迷惘,最後就勉強把自己的時間賣給一家公司,渾渾噩噩地過日子,只有極少數的人可以把熱情當飯吃。美國職涯發展專家就說,尋找自己在職場上的定位是一輩子的功課,但仍然有方法可以讓你少走冤枉路。

文章插圖

在美國麻州威廉士學院人文學院擔任職涯發展專家的 Mike O’Connor 在 QUARTZ 撰文表示,他在諮詢過程中發現人文學院學生就業後,對自己的職業發展評價通常分成兩種,一種是感到投入、有責任、有挑戰、受到很大的目的驅動,但另外一方卻覺得停滯、技能沒有發揮、找不到工作意義。

O’Connor 認為熱情很容易變成激情,但激情來得快也去得快,他以一名在電視台工作的畢業生 Julie 為例,原本她對電視與娛樂產業有高度興趣,畢業後進入大電視台擔任助理角色本應是理想職務,但是 Julie 很快就發現她每天做的都是行政庶務,沒有挑戰,也無法發揮創意,導致她想換去生產部門,甚至想離開這個產業。

另外一個學生畢業之後到一家大型科技公司擔任工程師,他對科技很有興趣,能力也在水準之上,但他喜歡與人互動,覺得這份工作讓他缺乏與人互動的機會,挑戰也不高,因此跟 Julie 一樣也失去原本對工作懷有的熱情,期待很快就落空。

文章插圖

現在年輕人普遍有這種現象,O’Connor 認為個人與專業發展過程需要的不是熱情,應該是目的與現實主義。作者以一名畢業後在知名顧問公司工作的 Nick 為例,雖然顧問公司的工作具有挑戰性,但因為公司給他的任務太多太雜,讓他沒辦法專注在他的目的上,最後選擇離職,之後他從母校得到寫作機會的收入,同時在學校成立一個人資部落格,後來發展成工作配對平台,還被另一家顧問公司注意到,請他負責人資有關的計劃。

Nick 的成果就是目標驅動的例子,擁有清楚目標的人會替企業或自己找到新的方法來增加附加價值,對於過程中遇到的阻礙也能輕易跨過。不過,若不知道自己在職涯中要的是什麼也沒關係,專注在改變他人生活的技能,找到自己有什麼能力可以幫助他人,包括幫人省預算或是計劃活動都算,這就是自己在世界上的定位,你必須找到他。

文章插圖

許多人找工作會在意什麼產業、職稱、與公司名氣大不大,但進去沒多久就發現,對這家公司的幻想立即破滅,原因就是企業文化與自己不合。O’Connor 認為,應該要採開放的心態,企業文化甚於任何外在光環。

譬如他的學生 Deanna 主修國際關係,原本希望申請到華盛頓的實習機會,但後來只申請到哈佛創新實驗室的一個婦女促進組織的實習工作,但 Deanna 最後完全愛上那份工作,理由是她喜歡那邊彈性、自由、創意、努力工作、人際關係緊密的企業文化。

人要獲得最大的滿足,無非是服務他人,以及讓自己參與更大的世界,最後 O’Connor 以自己為例,他畢業後得到兩家金融服務業的實習工作,但他最後決定從事高等教育學生事務,這個決定讓他的朋友感到不可思議,當初他以為他是在追隨熱情,但後來了解幫助他人找到有意義的工作才是他的目標,他現在每天都很樂意去工作,因為背後是有一個更大的目的驅動,不是熱情。


延伸閱讀:《日本女性夢想當家庭主婦
成功者不會做的15種動作
作家:學再多一樣找不到工作

參考資料:A career counselor at an elite college says students should follow their purpose in life—not their passion

科技新報 logo

科技新報

科技新報是一群對資訊科技、能源、半導體、行動運算、網際網路、醫療、生物科技有高度熱忱與興趣的產業與新媒體人士,共同組成的時代新媒體,以產出有觀點與特色的原創文章為主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