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克蘭群島 跟地雷一起生活的企鵝們

「企鵝把地雷區當成棲地」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卻是這三十多年來,福克蘭群島的日常風景。

文章插圖

人類進不去的企鵝棲地

在靠近福克蘭群島首都史坦利(Stanley)的約克海灣是巴布亞企鵝(Gentoo penguins)和麥哲倫企鵝(Magellanic Penguin)的棲息地,不過在看著牠們搖搖擺擺地漫步在沙灘上時,卻很難忽視一大片把人隔絕於海岸邊的鐵柵欄,上頭的「地雷」標語也彰顯了這片海灘所隱藏的潛在風險。

戰爭後留下的遺毒

讓這片休閒海灘變調的原因與 1982年的福克蘭群島戰爭息息相關。

1982年 4月,阿根廷軍隊登陸福克蘭群島,試圖要從英國手中奪取該島的控制權,而他們登陸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英軍可能登陸的地方部署數以萬計的地雷,希望能藉此防堵英國。

雖然戰爭在兩個月後就結束了,但是帶不走的地雷也就成為人們無法踏上沙灘的理由。

企鵝表示沒有問題

只是對巴布亞企鵝和麥哲倫企鵝來說,這些地雷似乎一點也不成問題。

文章插圖
文章插圖

生態發展到達顛峰

由於少了人類的侵擾,企鵝們就這樣在鐵圍籬後方安心度過三十個年頭,植被也因此逐漸長了回來。 南大西洋環境研究所所長布萊克(Paul Brickle)便形容當地的自然系統「不僅回到了原始狀態」,有些地區的生態發展「更是到達了顛峰」。

因為不夠重才會這樣

對於能在沙灘上悠然自得的企鵝們,福克蘭保護中心的執行長伯特倫(Esther Bertram)說:「牠們應該是太輕了,才沒辦法觸動地雷。」

「移除地雷有利大於弊嗎?」

既然沒有人受傷,又創造出了自然保留區,這也讓當地人覺得相較於阿富汗、安哥拉、柬埔寨等比較迫切的地方,清除福克蘭群島的地雷其實不是那麼急迫的事情,就像所長布萊克所說:「地雷是很糟糕的東西,但也非常難被移除......在逐步移除沙土好找到地雷時,你也會干擾到當地的生態。這就會讓你開始衡量:把它們通通移除會帶來什麼好處嗎?」

不論如何還是得銷毀

不過英國政府在 1997年簽署了《地雷禁止條約》(The 1997 Ottawa Mine Ban Treaty,也稱渥太華條約),該條約要求簽署國必須銷毀領地內的所有地雷,因此不論福克蘭人怎麼想,這些地雷都必須被找出來銷毀。

文章插圖

近十年的排雷任務效果顯著

來自辛巴威的莫瑞特(Guy Marot)是執掌福克蘭群島排雷任務的負責人,他與他的成員從 2009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清除了佔地 700萬平方公尺的地雷,將本來預估有 146處地雷區降至 82處。

成果顯著的拆彈任務現在也將進入第 5階段,往那些環境相較脆弱的地方邁進,包括了企鵝所棲息的約克海灣。

現在的地雷位置可能不一樣

約克海灣的拆彈任務並不容易,因為這裡是沙丘地形,在長年風吹後早已看不出當年的地形樣貌,就算英國已經跟阿根廷政府拿到了當年的地雷配置圖,這些地雷也可能被深埋在沙堆中,或是跑到其他地方去了。

文章插圖

擔心生態被摧毀

想要找到地雷,莫瑞特一行人只能靠著人力,帶著地雷探測器翻遍整座沙灘,雖然他們計畫在冬天、企鵝沒有待在沙灘的時節執行排雷任務,但是更廣泛的生態系統也有可能因此被摧毀。

影響觀光也是問題

以生態保育的觀點來說,這自然是大家不樂見的,另一方面,每年都有約 5萬人來到福克蘭群島看企鵝,如果約克海灣的棲地被破壞,也難保不會對觀光收益帶來影響。

也有人擔心,過去就是因為地雷區才阻擋人們踏入約克海灣,進而創造出天然保護區,如果排雷後讓人們再次踏上這片沙灘,恐怕這幾十年來的天然狀態就會遭到破壞。

文章插圖

不是第一次在沙灘上排雷

對此,莫瑞特表示他們在 2010年也於首都附近的沙夫海灣(Surf Bay)搗毀了 1,800枚地雷,而現在的沙夫海灣看起來跟他們執行任務前幾乎沒兩樣。

「重建作業是非常顯著的,」莫瑞特說:「當時的作業方式是讓反坦克地雷在原地爆炸——炸出來的洞坑坑巴巴,有些坑洞甚至有 10公尺深。但是我們把沙填補進去,並試著讓它能回覆自然狀態,最後的結果你也見到了。」

為了安全  清除地雷區有其必要

莫瑞特也持續跟居民溝通,讓他們能意識到清除地雷區的必要性與保險,過去成功解除幾處地雷區,讓居民可以重新在沙灘散步的經驗也確實為他們帶來更多支持。

清除地雷與環境保育的兩難

總而言之,福克蘭政府可說是夾在了清除地雷和保育環境的兩難,而隨著拆地雷任務越深入,這樣的矛盾關係也將會越來越明顯。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