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橋行動」出任務
為了要了解地球南、北極近年來冰層的變化,美國太空總署(NASA)推出了代號「冰橋行動」(Operation IceBridge)的任務,這個任務會定期空拍冰層照片,記錄下冰層的厚度、位置和積冰量(accumulation)。
上周,NASA出「冰橋行動」任務時,從南極洲的威德爾海(Weddell Sea)上空拍下了一座長方形的冰山──它的邊角看起來就像人工切割出來的平整 。
From yesterday's #IceBridge flight: A tabular iceberg can be seen on the right, floating among sea ice just off of the Larsen C ice shelf. The iceberg's sharp angles and flat surface indicate that it probably recently calved from the ice shelf. pic.twitter.com/XhgTrf642Z
— NASA ICE (@NASA_ICE) 2018年10月17日
畫面中這張就是NASA近期拍到的桌狀冰山,它的邊角幾乎呈現 90度直角引來不少網友的好奇。
「冰山」有兩種
這座長方形冰山並不是某個人或某個外星生物的傑作,而是「冰山」在自然界中有 2種。
除了大家最常看過、在海平面上只露出一個尖頂或圓頂的巨大冰山外,另一種「冰山」就像這次NASA拍到的照片一樣,看起來像一張桌面和桌緣都非常平滑的超大桌子,而獲得「桌狀冰山」(tabular iceberg)的稱號。
一整塊淺盤蛋糕
NASA地球科學家布倫特(Kelly Brunt)解釋道,每個人聽到冰山都能想到鐵達尼號撞上的那種冰山,它們從外觀上看起來就像一面稜鏡或三角形,在海平面下體積非常大。
但「桌狀冰山」看起來很長、很寬又很扁平,就像一整塊淺盤蛋糕(sheet cake)。
就像指甲太長會斷
以這次NASA拍到的桌狀冰山為例,它原本是拉森C冰棚(Larsen C)的一部分,布倫特形容這就像指甲長得太長會自動斷裂一般,桌狀冰山和陸地相連的冰棚分開時,就會形成筆直又平整的線條。
布倫特補充道,桌狀冰山通常是長方形或其他的幾何形狀,「讓這個(桌狀冰山)看起來很獨特的地方在於,它看起來幾乎就像個正方形。」
海面下也很平整
布倫特也說到,從這張照片中很難判斷出這座桌狀冰山的大小,但它的邊長很有可能超過 1英里(相當於 1.6公里),而且桌狀冰山就和所有的冰山一樣,露出海面的部分只佔了 10%,海面下的部分就和表面一樣平整。
不會翻面 但不要踩上去
布倫特認為,這座桌狀冰山的邊角沒有受到海風或海浪的侵蝕,應該才剛形成不久。她也提醒到,雖然桌狀冰山看起來很穩也不太可能翻面,但她不建議站在冰山上走路。
沿著裂縫裂兩半
冰棚(ice shelf,又稱冰架)指的是從陸地一路延伸到海上的冰,有些冰棚在水面下可能有著海底板塊支撐,冰棚也有可能漂浮在海面上。
當溫度比冰塊還高的融水進到冰棚冰塊內的裂縫中,會讓裂縫越來越寬與深,最後就會沿著這些裂縫裂成一座座桌狀冰山,所以桌狀冰山的邊緣才會很整齊。
最大的冰山比島國還大
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桌狀冰山是 2000年從羅斯冰棚(Ross Ice Shelf)分離出來的B-15桌狀冰山,這座冰山有295公里長、37公里寬,表面積約 1萬1,100平方公里,比加勒比海上的牙買加還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