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它會就開不成、法案過不了 那枝擺在英國議會裡的權杖

「噢,拜託!」、「令人作噁!」、「真丟人!」、「把他趕走」,本月中在英國下議院一場會議上,人們突然對某個議員同聲發起譴責:因為他把具有重要意義的權杖拿起來了。

文章插圖

再怎樣的騷動  都比不上這一刻

本月 11號,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本來要將已經和歐盟談好的脫歐協議交付英國下議院表決,然而,不論哪個政黨都對脫歐協議感到不滿,眼見這份協議通過的機率微乎其微,梅伊突然在 10號宣布表決延期,表示會再和歐盟重新研議。

梅伊要延後表決的消息傳出後,立刻在下議院引起騷亂,不過整個騷亂的最高潮莫過於當工黨議員羅素莫耀(Lloyd Russell-Moyle)昂首走到議場中間,把具有重要象徵的權杖(Mace)拿走的那一刻。

文章插圖

為什麼這支權杖很重要?

整體來看,這是一支銀鍍金、有 150公分高的權杖,並刻以玫瑰和薊等紋飾,權杖最頂端則有著皇冠與寶球。

在下議院開會的每天,議會警衛官(Serjeant-at-Arms)就會扛著權杖進入議場,並擺在議長前面的桌子上,等到一整天的會議結束後,警衛會再把它帶回聖詹姆士宮(St James’ Palace)。

它們有幾百年歷史了

對英國議會來說,權杖本身就代表王室權威,它第一次出現是在 1559年,現在擺在英國下議院的權杖則是從 17世紀的查理二世流傳至今。

上議院則分別有查理二世和威廉三世流傳下來的兩枝權杖,平常在開會時也都會擺出來,只有在君王前往上議院主持國會開幕大典時會被收起。

文章插圖

一個很重要的實體象徵

所以這枝權杖如果被拿走,就代表這個政府不再具有執政權;在沒有權杖的情況下,國會就不能進行正式會議、辯論、甚至是通過法案。倫敦政經學院的政府政治系教授特拉弗斯(Tony Travers)便形容英國之於權杖,就像美國之於憲法一樣:一個具有歷史意義、將政府合法化的實體象徵。

「不行,不行。」

因此回到 10號那一刻,不難想見當工黨議員羅素莫耀一把拿起議會裡的權杖時,在許多人眼中等同是擾亂了深根在他們心中的傳統價值觀。在一片紛亂中,議長貝爾考(John Bercow)也立刻說道:「這是命令。把它放回去。不行,不行。」

整個狀況最後由其他人從羅素莫耀手上接走權杖、把它擺回原來的位置,議長貝爾考以羅素莫耀「擾亂秩序」為由將他請出場畫下句點。

在影片中,羅素莫耀大步走入開會時不能跨過的白線,並一把拿起了權杖。

一個象徵性的舉動

事後談起為什麼要這麼做,羅素莫耀解釋這只是一個「象徵性的抗議舉動」,藉此對保守黨擅自中止表決一事表達不滿,他說:「我總覺得國會已經放棄要管好這個國家了。」

沒想要多做什麼

羅素莫耀指出,他本來打算把權杖帶出議場,不過當自己被擋下的時候,他也沒有多做表示就把權杖交出了,對此,他打趣地說道:「畢竟我可不想和身上掛著大刀的人扭打起來。」這裡指的是從 1415年就在議場負責維持議會秩序、也是唯一被允許配劍的議會警衛官。

整件事自然很快地成為網路上的玩笑話題,一名網友便寫到:「致我的美國朋友:如果你有機會抓住這個權杖兩分鐘並喊出『Supercalifragilisticexpialidocious』(難以置信的美好),你就會成為英國的下一個統治者。這就是維多利亞女王如何取得王位的,但是充滿謬誤的歷史學家才不會告訴你。」

一枝明確的抗議象徵

其實羅素莫耀不是下議院第一個把權杖拿走以示抗議的人。1930年,在工黨被禁止「針對印度發表同情性的言論」後,一名工黨議員就打算把權杖扛出議場外,因此遭到停職。

1976年,在關於造船業和航太工業國有化的激烈辯論中,一名保守黨議員跑去把權杖高舉過自己的頭。

1988年,一名工黨議員因為把權杖扔到地上造成損壞,而被要求賠償 1,500英鎊(折台幣約 5.8萬元)。

2009年,一名工黨議員因為反對倫敦希斯洛機場新建新跑道,而跑去把權杖舉起來,因此被停職五天。

文章插圖

英國不是唯一

其實在不少與英國有歷史淵源的國家,也能在他們的議會裡看到權杖的身影,像菲律賓、斯里蘭卡、奈及利亞、牙買加、加拿大、澳洲都是其中之一。

今年 4月,當奈及利亞上議院開會到一半時,一群暴徒闖入議會、一把搶走權杖逃跑時也引起騷亂和討論,所幸大家最後在議會外的天橋找到它。

在 2018年4月的影片中,可以看到有人(00:32)把權杖抓了就跑的畫面。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