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生活,無論是獨自一人、三五好友、或者扶老攜幼,大家都樂於踏進美術館,讓看藝術展覽和出門踏青、聚餐美食等活動在假日中佔有同樣的地位。究竟當代藝術有什麼魅力?
當代藝術一般而言是指現在正被創造出來的藝術,撇開繁重的藝術理論,我們也可以簡單直率的說,相對於許多已逝的藝術名家而言,當代藝術是「還活著的人的藝術」。因此當代藝術充滿了開放性、實驗性、不確定性,從安迪沃荷(Andy Warhol)開始,藝術的邊界不斷的被往前推進,所有的媒材都是潛在的表現工具,所有的議題都有被討論的可能。時至今日,當代藝術已經跳脫了對美感的純粹追求,而成為一種以文化手法對現今世界進行的徹底反思。
當代藝術是當代社會的鏡子,鏡中影像或許奇詭瑰麗、或許迷離平淡,但無一不是真實世界的映照。
俄國文豪契科夫(Anton Chekhov)曾說,藝術家的任務不在於給予解答,而在於提出問題(The role of the artist is to ask questions, not answer them)。藝術家藉由創作發出種種詰問,因此作品也直接呈現了藝術家的價值觀與時代觀,而「想要知道藝術家怎麼看待我們身處的此一世界」這份好奇心,或許正是促進歐洲人走進美術館的最大理由。
2017年在威尼斯與雙年展平行展出、轟動一時的英國藝術家Damien Hirst個展「令人難以置信的沈船寶藏」(Treasures from the Wreck of the Unbelievable)是當代藝術能夠給世人帶來驚奇、激盪出思想火花的最好例證。
展覽中一系列作品是Damien Hirst聲稱花費十年從印度洋裡一艘「傳說中的沉船」中打撈出的無價寶物,其中包含各種珍奇貴重的神話人物雕像。站在真人大小的純金梅杜莎頭顱、長滿珊瑚貝類的青金石埃及法老雕像面前,沈船遺寶的故事看來千真萬確,我們不禁沈浸在藝術家編織出的尋寶大夢、歷史情懷中。但是下一瞬間,記錄海底潛水撈寶的影片裡竟然出現了佈滿珊瑚的米老鼠雕像,這就像一個吹得太大的泡泡糖啵的一聲爆破然後黏在參觀觀者的臉上,我們慌忙揩去眼前的遮蔽,好好看看「這是什麼東西」。
於是許多問題接踵而來:從出水的米老鼠推測,這些精美絕倫雕像有一些是Damien Hirst製作並放下水而後再打撈的?是哪一些?沉船的故事是真的嗎?米老鼠是不是現代神話?真實與虛假的界限在哪裡?我們是否該相信眼前所見?相信可以讓事情變得真實或者懷疑可以讓事情變得虛假嗎?這些問題對應到當今種種社會現象便顯得格外的值得深思。
在當代藝術面前,各種問題可以自由的被討論,觀者與藝術家是平等的。我在盧森堡現代美術館做導覽員的朋友Françoise常向參觀者說:對當代藝術而言,看懂看不懂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你看到這件藝術品時,被喚起了什麼經驗?引發你提出什麼樣的問題?
影片為Damien Hirst的展覽紀錄片的預告,該紀錄片已於Netflix上架。
另一場風格迥異但一樣有趣的展覽是2017年在倫敦Saatchi Gallery的「從自拍到自我表述」(From Selfie to Self-Expression)。這是全世界第一個以自拍為主題的展覽,展品除了藝術家們的自我攝影外,還有互動式的自拍藝術:以色列藝術家Daniel Rozin使用464個白毛球與464個黑毛球,配上攝影機和機械裝置,做出了一個點陣的「鏡子」,參觀者只要站在攝影鏡頭前面,機器便會用黑毛球拼出這個人的剪影。
他的另一件作品則是一個橢圓形的螢幕,鏡頭把所有經過並願意搔首弄姿的人的影像轉換成帶有塗鴉風格的肖像畫。大家在這些神奇鏡子前玩得不亦樂乎,於是很自然的拿出相機自拍,按下快門時才想到,哎呀這不是太切合展覽的主題了嗎!我們習以為常的自拍行為被藝術家構思為有趣的裝置,令人不禁想問:這個展覽裡誰才是被觀看的呢?我們生活在一個頻繁的自我觀看的社會裡,誰是觀者?誰是被觀者?
正因為當代藝術如此自由不拘,所以歐洲的美術學院對藝術家的養成態度也是開放的。
學校鼓勵學生伸出觸角,超越藝術史或美學理論的框架,只要感興趣,科技、社會議題、政治、自然保育等不同領域的知識都能夠豐富藝術創作。
歐洲藝術學院的學生也往往非美術科班出身,在進入學院之前都有不同的人生歷練,無論是旅行、在企業上班、做小學老師、建築工人、廣告設計,都為創作提供了寶貴的生活經驗,只要長期培養自己觀察事物的眼光,這些看似無關的經歷都能夠啟發藝術家獨特的觀點。
藝術家的開放和多元使群眾在面對藝術品時能夠容易的與自己的生命經驗連結,這無疑是讓歐洲的當代藝術非常「接地氣」的原因,下次若有機會到歐洲逛逛當代藝術展覽,試試看無牽無掛地與藝術對話吧。
延伸閱讀:《「不舒服藝術導覽團」 帶你看英國博物館裡的帝國故事》
《加拿大醫生新處方:去逛博物館》
《整個世界都是你的國:來自不存在國家的跨疆域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