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古寫真上色 昭和時代的彩色老臺北長這樣

對於昭和時代的老臺北,我們的印象大多從黑白寫真而來,但你有沒有想過,要是重回那個時代,生活中會出現什麼樣的色彩呢?

用萊卡相機記錄臺灣

在日治時期,有一群臺灣籍攝影家默默用萊卡相機記錄臺灣。當時,萊卡相機是人們身分地位的象徵,也是上層社會的流行。

今天,【地球圖輯隊】特別邀請到專為黑白照片上色的【臺灣古寫真上色】,跟我們分享「臺灣總督府登錄寫真家」李火增的攝影作品,帶著我們重回昭和時代的彩色老臺北!

台灣攝影三劍客

李火增(1912-1975)出生於日治時期的建成町(現在的天水路一帶),他的父親李金恭是中醫師兼藥材行老闆。李火增是長子又具藝術天分,常跟被稱為台灣攝影三劍客的鄧南光及張才一起外拍。他在 1943年榮獲第一回「登錄寫真家制度」合格入選、同時他也是「萊卡寫真俱樂部」的成員之一。

身後留下九千多張照片

1958年,李火增與被譽「臺灣新劇之父」的張維賢合作拍攝了一部片子《一念之差》,李火增用他兒子李靖德的化名擔任攝影。李火增過世後留下了將近 9,000多張底片,目前由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整理保存中。

重回昭和彩色老臺北

現在,經由諸多專家考證後,【臺灣古寫真上色】替李火增的黑白作品添上了色彩,希望能夠還原那個時代的真實面貌,讓生活在現代的我們可以回到充滿色彩的昭和老臺北。


 

【臺北西門町】


 

【林田桶店】


 

【臺北太平町】


 

【臺灣神社祭典】


 

【臺北新公園】


 

【臺北榮町】


 

【臺北榮町】


 

【臺北西門町大世界館】


 

【臺北北門】


 

【臺北稻荷神社】

編註:對【臺灣古寫真上色】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

01 臺灣古寫真上色─聚珍臺灣Facebook
02 《彩繪李火增-找回昭和美麗臺灣的色彩》 
03 圖片在 2019/06/05取得【臺灣古寫真上色】的授權刊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

文章功能

comment 0
bookmark_border
more_v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