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空間觀:哪有你的我的?只有「我們」的!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YaoIndia 就是要印度文/ 印度尤 

在印度,房間也被納入稀鬆平常的拜訪中,如果你不跟著主人晃一圈,把整個居家空間全看一輪,可能才真的是「不禮貌」……

文章插圖

不參觀房間竟會不禮貌?

哈囉,請問為什麼忽然衝進我家呢?

就在我打開住處大門時,一位鄰居阿姨突然跑來跟我閒聊兩句,我一邊客套地問候她,一邊轉動鑰匙孔準備回家休息,沒想到,這位跟我幾乎不算認識的阿姨,瞬間穿越了我的大門夾縫。

在我還處於疑惑與震驚的衝擊情緒時,她已經在看我的臥室和廚房,並連聲誇讚:「不錯,不錯!妳都一個人住啊?」

我還愣在門邊。

在印度生活了一段時間,我才對這種「侵門踏戶」的行為感到習以為常。在台灣,朋友的聚會大多選在咖啡廳或餐廳,只有非常要好的朋友才會邀約到家裡聊天喝酒。即便如此,客人的活動範圍也多會在客廳裡,房間不但是私人領域,外人不應打探的地方,在主人開口前,連主動請求參觀都不太禮貌。不過,在印度,房間也被納入稀鬆平常的拜訪中,如果你不跟著主人晃一圈,把整個居家空間全看一輪,可能才真的是「不禮貌」。

印度現在還是維持著大家族的生活型態,在農村裡十個人以上的大家庭並不罕見,整個村子裡的人全是親戚也是常態,每個人的生活緊密相連,縱使到了都市,離鄉的遊子也和家族維持著密切的聯繫,就連牽扯得遠到不知道還有沒有血緣關係的親戚,到同一個城市裡打拚,就肯定要扛起照顧的責任,甚至會全部住在一起。

大家族不分你我的情感相對地也縮小了彼此的私密空間,這從印度人的住家格局可以看得出來,以我住的公寓為例,我一人獨霸兩房一廳,在我的社區裡是非常罕見的,我的鄰居大多是三代同堂,通常有兩個到三個孩子,也就是他們是六到七個人住兩房一廳,此時私人空間就相對模糊,又或是對隱私比較不敏感。

文章插圖

不分你我才算相親相愛!

一位嫁到印度的台灣女生與公婆還有兄嫂同住,她非常受不了大家都把東西放在她的房間裡,門還不能上鎖,因為隨時有人要進來聊天、吃飯、拿東西或者單純地看一看,哪有什麼你的我的如此見外?「不分你我」才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房間不是一個私人領域,它只是另外一個開放空間,它屬於全家,甚至屬於客人。

也因為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型態,印度人會很自然地「進入」其他人認定的「專屬空間」,那被我們視為「侵犯」的行為,對他們來說只是普通的拜訪。

剛開始當記者時,我總是客套地問受訪者是否約在辦公室、戶外空間或其他方便的地點,結果無論是退休高官或是高級將領,初次見面就熱情地請我直接到他家採訪,有些甚至還穿著家居拖鞋、正在打領帶,卻一點也不介意地要我到他書房或是房間,看他正在撰寫的評論、一些採訪相關的資料。

最近聯繫一名熟識的教授,他剛剛搬進新的住宅,立刻邀請我到他家採訪,說是要讓我當「第一個在新房子裡採訪他的記者」。採訪後,我隨口問了樓上是否也是他的住家,他趕忙起身就要帶我上樓參觀,但我這彆扭的台灣人卻還是客氣地揮了揮手,委婉地說不方便打擾了。

我在想,當時我因為鄰居阿姨的暴衝而驚訝地愣在門口,或許阿姨轉頭看見我的表情才覺得我「很奇怪」。

下次,到印度人家,記得一定要好好地和他們走逛一番,就算他們邀請你坐在主臥室的床上喝茶聊天,也不要大驚小怪,這是他們的空間感,也是他們的待客之道。

 

更多【就是要印度】精彩內容:《不用牙刷和牙膏?你知道印度人用油和樹枝來清潔牙齒嗎?
尋找身心靈平靜還是尋找自我?老天!我在印度只想找到訊號
又因牛肉出人命!走向瘋狂的印度「聖牛潮」

延伸閱讀:《看到牛都要讓路嗎?【地球幫你問】印度日常生活篇
廁所的漫漫長路...只能用結伴、吼叫捍衛自己的印度女性
不再以街為家 芬蘭無家者政策:無論如何先給他們房子住就對了

YaoIndia 就是要印度 logo

YaoIndia 就是要印度

YaoIndia 就是要印度 立志成為華人世界連結印度的第一道橋樑,Yao取音自中文的「要」,音似印地語中的Yahan Aao,意思則是「來這裡」。在YaoIndia 就是要印度平台上,我們將以輕鬆活潑的方式,分享多元而有趣的印度相關內容,邀請大家一起近距離地玩轉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