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度量衡的緣起與時區
也許我們可以先回頭看,現在我們所熟悉的時間度量衡究竟是如何出現的。當時間與地理沒有產生關係時,我們可以說時間是一個生生不息的、獨立而流動不止的整體,但人類社會裡的時間,必須以客觀而普遍的單位去指稱,從古文明中我們就看見人類如何以不同方式劃分出「一天」,例如即使沒有天文觀測儀,但埃及人透過天狼星經過子午線(也就是天空最高點)的時間來劃分每天,就像更早以前人們以太陽為依準一般,這些恆星的運行以具體的方式為人類指出了時間的流逝,並使人類依此建構生活的規律、律法與節奏。
地球與這些恆星的位置不斷轉換,於是地球上各地的人們以自己的方式塑造時間,他們都活在同一個時間整體裡,卻過著不同步的生活。但當世界在地理上的平行與交流越來越密切,溝通網路和交流到更實際的法律、行動執行都要求一個統一的時間度量衡,於是出現「世界標準時間」(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簡稱 UTC)和24個時區。依據子午線將世界分成24個時區,克服了時間中的地理差異。
但新的問題出現了——當一個國家橫跨數個時區時,到底應該要讓各個城市以地理事實各地為政,還是妥協出一個統一時區?而這些決定的利與弊在哪裡?面對這項問題的國家可不少,中國即使橫跨了5個時區,卻選擇規定單一時區,俄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則依各地區需要折衷出多個時區。這些決定除了為方便以外,都有其政治、經濟的其他考量,例如中國的標準時間「北京時間」根本就不是以地理上的北京為主,但在1949年中共成立之時,卻透過大眾傳播媒體廣為人所接受,本來被切分的一大堆時區也跟著統一。
然而,無論是採取單一時間,亦或是折衷切分,這些國家依然是以整數時差來制定時間,怎麼印度偏偏就來個小數點呢?
印度獨樹一格的時區選擇:GMT+5.5
印度目前也使用單一標準時間 IST(Indian Standard Time),但在英屬印度時期曾經分成「孟買時間」與「加爾各答時間」,因應兩地當時在政治與經濟上的不同作用,這是較有利的安排。印度的國土大約包含了3個時區,當時鐵路公司為了不要造成時間表的理解錯誤,便折衷使用介於孟買與加爾各答之間的清奈時間(當時清奈還被稱作馬德拉斯,Madras)。
1947年印度獨立時,也統一了時區,這樣的決策或許對當時的印度而言較為方便,因為政權交接之下已有諸多混亂,時間不應是另一個不統合的因素。而為了節省能源耗費與其他實際考量,印度政府所決議出來的時區,最後落在格林威治標準時間(GMT)快5個與6個小時之間(表示為 GMT+5/GMT+6),選哪一邊都不是,於是他們乾脆就「卡在中間」(表示為 GMT+5.5)。當時印度的中央天文台被從清奈移到北方邦(Uttar Pradesh)的安拉阿巴得縣(Allahabad District),為的也是更接近這條「不存在的」子午線。
雖然獨立前分開的時區對於橫跨地理區域的事件來說極不方便,例如法律手續、金融管理和上班時間等,但 IST 卻也帶來很多問題。對印度的東北邊來說,夏季的日出時間大約為早上四點鐘,冬季的日落卻是下午四點鐘。於是可以說日光在那裡時常被浪費,而日照短的季節則浪費大量電力在照明上。
印度依然存在的辯論:統一時區還是各分東西?
以經濟和資源利用的考量,照理說中央政府應該可以為此地區的時區設定做一些調整,但時間不總只是與地理發生關聯,還必須考量歷史的因素。印度東北部長期以來一直有各種獨立運動發生,尤其阿薩姆邦(Assam)與印度中央衝突不斷,於是對官方來說,該地區在任何意義上的獨立,包括時間上的獨立,都對此情況不利。
當然,腦筋靈活的印度人也自有妙計,在生活的那端,阿薩姆邦的種茶區已經發展出不同於 IST 的規律,以比 IST 快一小時的「茶園時間」來操作茶產業,這為當地茶農省了不少麻煩、對產量有正面效益,似乎也無傷大雅。有趣的是,即使在人類社會裡需要時間度量衡、客觀化的時間來保持規律,但有時也可看見自然法則對此的超越,同時,生活在規定裡面的人也可以非官方的方式對規定進行調整,正所謂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不過回到整個東北部在遵守 IST 之下所感受到的影響,似乎依然需要透過公訴與法律途徑來持續進行地方與中央的溝通,對於究竟如何處理較好,或許沒有明確答案,而將來勢必會有更多學者與政客對此問題持續提出新的見解。在最貼近生活的這一端,大多數人的共識是——不管 IST 怎麼規定,每個印度人心中都有自己的 IST!那就是總是比官方時間慢好幾個小時!自己的時間自己決定,印度人在這方面體現了極高的自主意識,哥不是遲到,哥只是有自己的印度時間!
更多【就是要印度】精彩內容:《何時來印度玩?重要印度節慶一覽表》
《圖解新德里火車站的常見騙局》
《印度旅遊六大問題:讀完這篇就成高高手》
延伸閱讀:《西班牙人為什麼那麼晚才吃晚餐?》
《新型飛機減輕你的「時差」問題》
《不想上班 社會性時差惹的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