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街頭 遇血腥鎮壓
上周二(1)開始,伊拉克人以首都巴格達為開端, 陸續在各地走上街頭,對失業率、政府貪腐、糟糕的公共服務等議題表達不滿,有些人則在政府大樓或街道上點起大火抗議。
示威現場 一片混亂
然而,政府選擇派駐軍隊與警察用實彈、催淚瓦斯、橡膠子彈、水柱來驅離示威者,有記者與民眾目擊到武力部隊以實彈直接朝人群的方向開槍,而不是對空鳴槍。
一些鄰近示威現場的醫院醫生向《華盛頓郵報》記者表示,不斷送過來的傷者讓他們幾乎忙不過來。
被鎮壓、更多示威 不斷循環
將近一周的示威活動並沒有人領導,全是靠著網路號召自主走上街頭,而在警方暴力驅離示威者的消息傳出後,又進一步激起更多人上街抗議,造成警民衝突提升。 雖然政府曾一度實施宵禁、封鎖網路,但這沒有阻止示威者持續走上街頭抗議。
數百人死亡
截至目前為止,整起示威已經造成超過 100人死亡、6,000多人受傷。消息傳出後隨即引起聯合國的高度關注。
這是伊拉克在 2017年趕跑伊斯蘭國(IS)勢力後,傷亡最嚴重的示威活動;也是伊拉克總理邁赫迪(Adel Abdul Mahdi)在 2018年上任後的最大挑戰。
根據「國際標準」?
伊拉克政府對於整個示威活動起先態度強硬,總理邁赫迪便說,伊拉克現在面臨的困境沒有什麼「神奇解方」,他也說自己相信武力部隊是根據「國際標準」來對付示威者。伊拉克內政部發言人馬安(Saad Maan)則否認有武力部隊直接朝示威者開槍的狀況。
提出17點修復計畫
不過在接下來幾天,伊拉克當局的態度陸續出現轉變,先是總理邁赫迪在召開緊急會議後提出 17點修復計畫,裡頭包括住宅補助、失業救助與轉職訓練、補償遇害示威者的家屬,當時他也承諾會在沒有武裝保全的陪同下,坐下來傾聽示威者的訴求。
「言論自由應受保障」
緊接著,伊拉克內政部也同意會找出不當鎮壓示威者、需要為此負責的武力部隊。在本周一(7)的電視演講上,總理邁赫迪公開譴責維安部隊攻擊示威者和媒體的狀況,他說:「人民示威與言論自由的權利受到憲法所保障。」
然而,這麼做能否平息示威者的不滿仍是未知數。
明明是伊拉克人,卻被攻擊
《半島電台》記者可汗(Imran Khan)指出,自從示威者遭到武力鎮壓甚至死亡後,要求工作機會、政府改革的抗議聲音就逐漸轉化成對伊拉克維安部隊的憤怒,畢竟這群人在幾年前還是把槍口對準伊斯蘭國(IS)的戰士,現在,他們卻把槍口瞄準了手無寸鐵的民眾。
「人們不明白為什麼大家都是伊拉克人,自己卻會成為被攻擊的目標。」可汗說道。
以20多歲的男性示威者為主
回頭來看最開始促使人民走上街頭的經濟與政府貪腐問題,可汗指出,這次示威的人們以 20多歲的伊拉克男性為主,這是群沒有經歷過伊拉克前總統海珊(Saddam Hussein)時期、對美國入侵伊拉克事件沒什麼印象、對宗教領袖也沒連結感的人。
換言之,他們只是單純對長年以來,政府無法改善經濟現況感到不滿,也很難信任政府當局一再丟出的政治承諾。
貪腐、依賴石油、私營企業不發達
然而,關於伊拉克的現況在一時半刻恐怕很難有所改善。長期分析伊拉克狀況的分析家塔米米(Aymenn Jawad al-Tamimi)便說:「從 2013年開始,政府貪腐的情況就急速上升,伊拉克的經濟發展又太過依賴石油。」
「由於私營企業不發達,人們只能仰賴公部門來創造工作機會。」塔米米說道,他進一步指出,如果伊拉克當局想要防止狀況繼續惡化,「徹頭徹尾的改革」恐怕就是免不了的。
需要可以治本的方法
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俗稱漆咸樓)的研究者曼蘇洛(Renad Mansour)也抱持類似態度。他提到伊拉克總理邁赫迪雖然有引入各領域專家來擔任技術部長,但這麼做多半是治標不治本。
曼蘇洛解釋到:「伊拉克需要系統性的改變才有辦法強大,包括司法獨立地位、可以和眾多黨派相抗衡的政府單位。」
沒有勢力 很難推改革
曼蘇洛指出,當今伊拉克的問題在於政黨、個人的影響力比政府單位還要大,而伊拉克總理邁赫迪與其內閣因為缺乏政黨勢力支持,才會讓政府在推動改革上處處受阻。
現狀需要改善 卻不容易
因此對於伊拉克政府所出的修復計畫,許多受訪人也很難態度樂觀,一名伊拉克人在受訪時就說:「不管政府怎麼換,他們的嘴臉都一個樣。我們的政治人物需要打造一個國家,而不只是打造他們的個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