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彿經歷一場心理宿醉
1990年代,在我們的英國寄宿學校中,我和我朋友會花上大把時間沉浸在角色扮演的桌遊裡。我們最愛的一款桌遊是《吸血鬼之避世》(Vampire: The Masquerade),我現在仍然記得很清楚,當我花了一整個下午扮演冷酷的亡靈反派時,彷彿經歷了一場心理宿醉一樣。我花了一點時間才擺脫這個幻想中的角色,在這段時間內,我必須有意識地努力控制自己的舉止和道德,以免讓自己捲入一些現實世界的麻煩中。
在身上體現角色的一部份
假如一點點幻想的角色扮演就能導致一個人對自我感覺的轉變,那麼對專業演員來說,尤其是那些所謂方法論的演員,也就是遵循俄國劇場理論家史坦尼斯拉夫斯基(Konstantin Stanislavski)教導、真正在自我的身上體現角色一部份的演員,他們會變得怎麼樣呢?
當真實的自我遇上扮演的角色
其實,坊間一直都有軼事可以佐證演員經歷了真實的自我和角色的混合。
舉例來說,英國演員班尼迪克康柏拜區(Benedict Cumberbatch)曾說過,他雖然很享受扮演像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這樣複雜的角色,但也是有反效果,「我真的有受到影響,我的人變得沒有耐心,我媽說我在拍攝福爾摩斯時,和她相處時口氣變得比較簡短粗魯」。
「戲劇後壓力症候群」
澳洲雪梨大學戲劇和表演研究學系的研究人員賽頓(Mark Seton)甚至為這個狀況取了一個挑釁的術語「戲劇後壓力症候群」(post-dramatic stress disorder),藉此來形容那些迷失在角色的演員經歷到的效應。
賽頓寫到:「演員們常會延長扮演角色的成癮性、依賴性和具有潛在破壞性的習慣。」
演員真的迷失在角色裡了嗎?
但是,某些評論者質疑這些。近日,美國紐約福坦莫大學的研究人員坎帕(Samuel Kampa)就表示,他認為演員抽離不了角色的概念被誇大了,演員們「並非真的忘記自己是誰,因為他們真正的信念和欲望都還是跟以前一樣」。
來看看心理學研究怎麼說
直到最近,有關演員是否真的迷失在角色裡的辯論大部分都還只是臆測。無論如何,今年發表的幾篇心理學研究提供了一些具體的實證和結論,顯示演員對自我的感覺被他們所扮演的角色深深地改變了。
羅密歐與茱麗葉實驗
在其中一篇發表在《皇家學會開放科學期刊》上的研究中,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由布朗(Steven Brown)帶領的研究團隊招募了 15名年輕的加拿大演員,他們都受訓於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戲法。
布朗讓男性扮演羅密歐,女性扮演茱麗葉,讓他們搬演羅密歐與茱麗葉最經典的陽台示愛場景後,請他們躺在掃瞄儀器上,緊接著研究人員會問他們一系列私人問題,像是「你會去沒有受邀的派對嗎?」、「你談戀愛時會跟家長說嗎?」,演員在這裡要做的是扮演羅密歐或茱麗葉,在腦海中回答這些問題。
掃描大腦活動來比較
然後,研究人員開始觀察這些沉浸在角色中的演員的大腦活動,並且拿來和當他們是自己時回答類似問題的大腦掃描紀錄做比較,或是和他們扮演親友、用第三方角度來看自己會如何回答這些問題時做比較。
研究人員發現,當演員在扮演羅密歐或茱麗葉回答問題時,他們的大腦活動模式和其他狀況很不一樣。
演戲對自我是一種壓迫?
特別的是,演戲和讓大腦前額與中線區域涉及自我思考的部分嚴重鈍化有關聯。研究人員表示:「這個現象可能代表演戲作為一種神經認知現象,對自我處理來說是一種壓迫。」
「雙意識」的出現
另一個研究結果則顯示出,演戲和大腦楔前葉(precuneus)比較沒那麼鈍化有關聯。通常,這個區域的活動會因為從事諸如冥想等需要專注力的活動而減少,研究人員推測,演戲讓這個區域的活動力升高或許與演員在扮演角色時得分配資源有關──「也就是戲劇理論學家所稱的雙意識」。
人們很容易失去自我
事實上,這些新的大腦掃描研究發現,人們失去自我的這個過程很容易就會發生。在研究中,研究人員還設下了第四個觀察情境,也就是讓演員用英國腔回答問題,不過不是在扮演英國人,而是扮演自己。研究人員發現,演員在這樣的要求下,他們大腦的活動模式和演戲時差不多。
研究人員表示:「即使角色沒有被鮮明地描繪,透過個人模仿姿勢的改變,都能成為體現角色、收回自我資源的第一步。」
自我很容易就被弱化
這最後一項發現顯示了自我有多麼容易就被弱化或掩蓋,和最近一篇刊載在《實驗心理學期刊》、由梅爾(Meghan Meyer)領軍的達特茅斯學院和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一致。
先扮演自己,再扮演親友
在好幾份研究中,研究人員都要求受試者先為自己的個性、記憶或身體素質打分數,然後再扮演別人打分數。舉例來說,他們可能會先評估個人記憶,然後再去想要是今天親友碰到一樣的事情,他們可能會有什麼樣的感受。或是,他們會評估有多少描繪性格的詞彙可以用來形容自己,然後再評估這些詞彙有多適合拿來形容自己的朋友。
在站在他人的角度做完評估後,受試者會被要求再次站在自己的角度打分數。研究人員一致發現,受試者對自我的認知改變了,他們給自己的分數會變得更接近他們給別人的分數。
給自己的分數變高了
舉例來說,假使一開始他們認為自己的自信程度只有三分,但他們替朋友的自信程度打了五分,當他們再回來給自己打分數時,他們會給自己的自信程度再打高分一點。驚人的地方在,即使在為他人打分數和再次為自己打分數間隔 24小時,這種因為他人而產生的自我改變依然很明顯。
只要用一下想像力
有趣的地方在,這些研究的受試者並非專業演員,他們也沒有被下明確的指令要演戲,但是,只要花上一點點時間站在他人的角度想像一下,看起來就能改變受試者對自我的感覺。梅爾和她的同事說:「單單透過想著某個人,我們就能把自我調整成那個人的形狀。」
根據這些發現,演員常常要花上好幾個星期、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去沉浸在某個角色裡,他們的自我會經歷劇烈的改變就不足為奇了。
改善自我沒那麼難
雖然我們對自我的感覺這麼稍縱即逝令人有點不安,尤其對那些掙扎著想要建立穩固自我認同感的人來說尤是,但是,這裡同樣蘊含了樂觀的訊息,那就是改善自我或至少用比較正向的角度來看待自我,或許比我們想的還要簡單。透過扮演成我們想要變成的那種人,或僅僅是想到或和那種人花時間相處,我們就能發現我們對自我的感覺以令人滿意的方式改變。
選擇朋友很重要
「當我們選擇要和誰當朋友、要以誰做榜樣,還有忽視誰時,」梅爾和同事寫到:「我們在做這些決定時得清楚知道,這些決定不僅形塑了我們的社交網絡,甚至還形塑了我們對自己是誰的感受。」
編註01:地球圖輯隊精選評論文章,希望能幫助網友從多面向思考。作者賈萊特(Christian Jarrett)是一名認知神經科學家,文章散見BBC Future、WIRED和New York Magazine。他著有《心理學概論》(暫譯,The Rough Guide to Psychology)和《大腦的偉大迷思》(暫譯,Great Myths of the Brain),他的下一本著作在討論人類個性的轉變,預計將在 2021年出版。
編註02:本文出自知識研究網站aeon,原文為"Acting changes the brain: it's how actors get lost in a role",該篇文章使用創用CC授權 4.0版。對完整原文有興趣的朋友,可造訪原文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