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小便斗的黃金時代
如果近日你人在巴黎,或許可以去參觀攝影師馬丁(Marc Martin)在蜉蝣藝術空間(Le Point Éphémère)策畫的展覽。在這場展覽中,你可以一窺巴黎露天小便斗(pissoir)的黃金時代,搭配背後一連串怪誕有趣的故事。
奇聞軼事一籮筐
不只如此,光從展覽中展出的照片就夠精彩了,裡頭包含了巴黎印象派畫家竇加(Edgar Degas)從小便斗走出的照片,還有一張美國作家福特(Charles Henri Ford)小解完拉上褲子拉鍊的照片。然而最吸引人的還是露天小便斗背後的奇聞軼事。
從陽具造型到小砲塔
在分享巴黎露天小便斗的故事前,先讓我們來一探它的出現。
19世紀早期,巴黎街道充滿垃圾和馬糞,任何人走在路上只要尿意一來,都會隨處就地解放。這樣的亂象終於讓負責掌管巴黎的官員朗比托伯爵(Claude-Philibert Barthelot, comte de Rambuteau)受不了了。於是,他在 1834年下令在巴黎設置超過 400個露天小便斗。當時,露天小便斗的設計就像根陽具。不久後,露天小便斗開始升級,結構也更加複雜,到最後外觀看起來就像一座小砲塔一樣。
參考羅馬皇帝的「小便稅」
與此同時,人稱「乾淨先生」的朗比托伯爵給了小便斗一個比較好聽的名字,他參考西元一世紀羅馬皇帝維斯帕先(Titus Flavius Vespasianus)的故事,稱小便斗為vespasienne。
在羅馬皇帝維斯帕先的時代,國家會把從公廁收集而來的小便賣給洗衣房,讓洗衣房可以利用小便中的氨來清潔以及漂白羊毛製的長袍。買下這些小便的洗衣房就必須繳交所謂的「小便稅」。
除了可以解尿急,還可以......
有了比較好聽的名字後,巴黎露天小便斗開始被民眾大量使用,除了當作一解尿急的場所,也是當時不見容於社會的男同志的聚會地點。早在 1862年,巴黎警察就有相關紀錄。
男同志在裡頭解放
而在 1876年12月6日的深夜 11點,當警察在香榭麗舍大道附近巡邏時,發現了一對男同志正在小便斗「辦事」,這起事件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其中一人是向來擁護天主教保守價值不遺餘力的政治人物熱爾米尼(Charles-Eugène Le Bègue, comte de Germiny)。
很快的,在媒體猛烈抨擊熱爾米尼的「雙重標準」下,「偽君子」熱爾米尼被判刑入獄,出獄後遭到了流放。
小便斗特展的策展人馬丁說:「這些巴黎露天小便斗變成了人們辦事的場所,一代又一代的男同志在裡頭解放。」
放蕩行為在小便斗上演
然而,對當時保守派衛道人士而言,巴黎露天小便斗就跟「色情場所」沒有兩樣,他們開始砲轟小便斗是巴黎的汙點,警方也開始加強巡邏。一家報紙寫道:「這些巴黎露天小便斗就像留在客廳裡沒有加蓋的夜壺。」其他人則抱怨「放蕩行為在首都的露天小便斗中上演」。
救國之士交換情報的場所
儘管露天小便斗遭到不少人的批判,但它也因為隱密的特性,成了救國之士的聚會場所。在納粹德國佔領巴黎的期間(1940-1944),法國外交官佩瑞菲特(Roger Peyrefitte)回憶道:「當時街道通常都空蕩蕩的,但露天小便斗卻是滿滿的。」
的確,法國、德國和美國軍人們會跑到露天小便斗小解,順便交換敵軍的最新動態,更不用提當時參與法國反納粹抵抗運動(la Résistance)的地下人士,露天小便斗成了他們不易啟人疑竇的情報交換站。
給作家帶來靈感
除了在政治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巴黎露天小便斗也給作家們帶來了靈感,法國象徵派詩人魏爾倫(Paul-Marie Verlaine)、天才詩人蘭波(Arthur Rimbaud)、作家塞利納(Louis-Ferdinand Céline)都曾以此著述,有的學者甚至相信法國意識流作家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享受待在露天小便斗中的感覺。
希區考克的小便斗訪問
而英國懸疑電影大師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更是對巴黎露天小便斗有難以言喻的情感,在他 1969年造訪巴黎時,他就要求記者們在一座巴黎露天小便斗前訪問他。
基於公共衛生原因 露天小便斗轉型
縱使露天小便斗在歷史上乘載了這麼多故事,但基於「公共衛生」的原因,巴黎當局在 1960年代開始一一移除露天小便斗,目前巴黎留下的唯一一座 19世紀露天小便斗就是桑特監獄(La Santé Prison)外的那一座,其他都被拆光,並且轉型為男女皆可用、需要按鈕才能進入的密閉公廁。
露天小便斗捲土重來?
不過,去年八月,露天小便斗疑似又捲土重來,當局在巴黎聖路易島(Ile Saint-Louis)上裝了一座鮮紅色的小便斗,這座小便斗的法文名為「Uritrottoir」,翻成中文就是「小便」和「人行道」兩個字的結合。
這座小便斗離巴黎知名景點巴黎聖母院不遠,小便斗前就是優雅的塞納河,讓人可以一邊欣賞美景一邊解放。更特別的是,這座小便斗是一座對環境友善的小便斗,誓言替「當街小便找到環保的解決之道」。
下一次到巴黎,除了注意街道兩旁富麗堂皇的建築,不妨也把目光分一點給解決人類需求不可或缺的它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