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印度記者的封城日記:見不到頭的長征,迷了路的摩西出紅海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YaoIndia 就是要印度文/ 印度尤 

封城,最重要的在於維持社交距離防止病毒傳播,然而封城在印度,卻演變成了另一種群聚感染——數百萬甚至千萬名農民工的返鄉潮。

文章插圖

我閱讀著印度媒體的報導,看見他們用長征(Long March)和摩西出紅海的出埃及記(Exodus)這些略顯浪漫而壯美的字詞時,忍不住嘆道,這一趟見不到頭的長征,這一段迷了路的摩西出紅海,是暈染著印度底層人民的鮮血,踩過。

「這些人到底為什麼要回家呢?」不少朋友問我,我原以為自己前三篇所寫的已經足以說明,可是來自臺灣這樣一個發展相對完善的國家,我們或許真的有點難以想像,在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最底層的貧窮是什麼樣貌,所以我們不懂為何他們在印度宣布封城21天之後,開始近乎瘋狂地返鄉,走路、拉拖板車、塞在貨櫃裡面,甚至在完全停駛的巴士站和火車站外擠成一團。

派駐印度的這八年,因為採訪工作我很幸運地能夠接觸到印度不同的階層與族群,並親身探訪他們的居住環境、了解他們的生活條件。在我的辦公室附近,有一個 T 字路口,那個轉角每天從上午六點開始,就會有數十人站在那裡,他們頭上綁著棉布,手裡拿著木條、鐵條或一些鏟挖的工具,等待騎著摩托車或開著貨車的工頭來招工。

文章插圖

如果當天幸運能夠被挑上,一天工資大概是500盧比(約台幣208元),那裡的工人告訴我,他們一個月如果能工作15天,就算是非常多了,「要超級幸運的人才能去工廠,才會一直有工作和月薪。」有時候他們就這樣站到了下午,就摸摸鼻子回家。這樣換算下來,他們平均一個月賺7,500盧比(約台幣3000元),若是單身漢,每個月扣除租屋和飲食的花費,再加上攢錢拿回老家,根本所剩無幾了,更遑論是那些攜家帶眷,在都市裡就有三到五口人嗷嗷待哺,還得照顧老家的工人。

他們就是那些印度一宣佈封城,就別無選擇只能抓起行囊試著回家的人。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房東不會因此就不收房租,他們失去了落腳處。都市裡的菜價立刻飆漲,他們眼睜睜看著菜攤上的菜卻買不下手,他們沒有辦法吃飽。只能踏上漫漫回家路。

他們到了巴士站和火車站,封城之下交通全斷,有人牙一咬開始在公路上徒步,有人就地坐了下來,反正睡在路邊、火車站、巴士站是不用錢的,至少不用繳房租,走一步算一步,就這樣,印度各地出現了黑壓壓的人群,哪裡來的維持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印度正在上演的,是跨省邦的大量人口移動,我形容這是印度政府自己創造的一場春運,而這場春運將會引爆印度的下一波疫情爆發,從都市一路燒到農村,疫情被一把推進了原本相對無事的農村,接下來印度要面對的,恐怕是從最脆弱的初級醫療保健系統開始崩潰。

3月29號,印度全國封城的第五天,印度總理在每月一次向人民放送的廣播節目「肺腑之言」(Man Ki Baat)裡,希望人民就封城所造成的苦難原諒他,特別是窮人,但再次強調全國封城是一個必要的決定。

文章插圖

印度封城是為了控制疫情,然而現在看見的卻是最失控的感染危機。西孟加拉邦(West Bengal)傳出有回到故鄉的工人,為了隔離自己所以睡在樹上。北方邦和比哈爾邦緊急宣布所有返鄉的人都必須接受14天的集中隔離,北方邦的副行政首長莫瑞亞(Keshav Prasad Maurya)更透露,他一晚接到各地村長的65,000通電話,要求確保能夠隔離這些返鄉的移工。

農村開始陷入恐慌,這些回到家鄉的工人,接下來要面對的是村民的排擠,還有還不得而知的集中隔離設施。印度的這些省邦要如何一次集中隔離數萬甚至數十萬人呢?如果沒有妥善的安排,那些好不容易撐過返鄉路上的感染風險的人們,是否又要面臨另一個大規模集體感染的可能性?

之前在新德里就已經傳出,由於集中隔離的設施太差,沒有水、沒有乾淨的廁所,也沒有足夠的空間可以防止人們相互接觸,外國人和印度人都紛紛逃離,像北方邦和比哈爾邦這樣以貧窮著稱的印度省邦,能夠做得比城市來得更好嗎?更遑論印度總理莫迪宣布封城,是以近乎突襲的方式,人民沒有時間準備,政府也沒有時間準備,這些安置、配套與執行變得難上加難。

在影片中,可以看到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公車站被人潮擠得水洩不通,成千上萬名民眾急著想搭公車回家。

我所擔憂的,是這一場印度封城之下創造的春運返鄉浪潮,很可能會吞噬掉其他印度政府的防疫努力,最終再從底層向上反撲,不分城鄉、無關貴賤。在極為複雜的印度宣布了一體適用的封城令,或許是個極度大膽的決定,但也可能是個欠缺思量的政策,最終一體適用的還有成本與代價。

全國封城第五日,印度新型冠狀病毒的確診人數已經突破1,000人,死亡人數上升至27人,過去兩天以每日新增約150例,相較於之前已有明顯的上升,而這還是在印度嚴格管控化驗資格之下的數字,死亡人數的增加也正在加快。

封城之初,為了照顧窮人並避免恐慌性逃離,政府應該優先設立食物供應站與集中庇護所,讓底層人民有地方去、有東西吃。南印度的喀拉拉邦(Kerala)在這方面做得特別好,印度知名的新聞主播薩德賽(Rajdeep Sardesai)甚至一度在節目上說:「喀拉拉今天想到的,印度明天才想到。」

文章插圖

可是疫情變化之快速,人民恐慌之混亂,政府準備之匆忙,明天的情況早已和今日大相徑庭,延伸出來的挑戰與困難也就更多,這也是我們如今所看見的印度。印度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正在彌補決策的不足,一步一步地試著控制疫情,然而這一步一步,理應優先的步驟一旦跳過,之後就算回頭止血,也很難挽回已經造成的災難。

這一趟見不到頭的長征,這一段迷了路的摩西出紅海,仍在進行式,其所造成的影響,我們將在不久的將來看見並經歷,這是印度封城21天的第五天,菜價飆漲,肉品恐怕很快會短缺,謠言盛傳封城時間將會延長,人民怎能不恐慌?


更多【就是要印度】精彩內容:《駐印度記者的封城日記:恐慌與饑荒,醞釀中的社會騷亂與安全危機
駐印度記者的封城日記:我正在看羅摩衍那,你也是嗎?
駐印度記者的封城日記:他們在自己的國家裡成為難民

YaoIndia 就是要印度 logo

YaoIndia 就是要印度

YaoIndia 就是要印度 立志成為華人世界連結印度的第一道橋樑,Yao取音自中文的「要」,音似印地語中的Yahan Aao,意思則是「來這裡」。在YaoIndia 就是要印度平台上,我們將以輕鬆活潑的方式,分享多元而有趣的印度相關內容,邀請大家一起近距離地玩轉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