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當「寶包」 醫生警告毛巾包裹有礙嬰兒發育

一個個躺在保溫箱、用小毯子裹住的「寶包」們讓人看了就心暖,但這樣把小貝比密密實實「裹起來」的動作卻不太妙,因為現在就有多名醫生警告,長時間的包覆動作,不只會妨礙小朋友髖骨發展、還可能會讓他們因為過熱面臨致死危機。
文章插圖
BBC 29號報導,許多爸爸媽媽們習慣用「襁褓」──用毛毯把嬰兒手腳裹起──來讓寶寶冷靜和防止號哭的方式,一直被當成理所當然的常識,但現在整形外科醫生就警告,這種照顧嬰兒的方法不只妨礙小朋友發育,還有可能因為裹得太密實,讓小朋友「過熱」而提高致死率。
文章插圖
像在媽媽肚子好安心?
一直以來,許多爸媽認為用毛巾、或是毛毯把小嬰兒包裹住的方式是正確的,因為襁褓可以讓孩子有「窩在子宮」中的安心感,便認為這樣的包裹方式是正確的照顧法
文章插圖
​妨礙發育
然而,南安普敦大學的克拉克(Prof Nicholas Clarke)教授就認為,近期這股再度受到歡迎的「襁褓」方式,實際上卻會危害孩童髖骨的發展
 
「最近『襁褓』的照顧方式又回來了,因為人們聽說這種方法可以減緩嬰孩嚎哭、預防疝氣、還能促進嬰孩睡眠,但為了讓孩子們的髖部發展健全,腿部必須要有可以彎曲伸直的空間,只有在這樣的姿勢下,孩子的髖部才能自然發展。小貝比的腿不該被緊緊包住、也不該被壓迫在一起。」克拉克說
文章插圖
在傳統和健康中取平衡 
​同樣不贊同讓小嬰兒成一團「寶包」的孟若(Jane Munro),也表示這看似無害的動作,卻會造成「嚴重的問題」,他就認為父母要避免包裹住嬰兒,但他也同時表示要尊重不同國情文化,建議各國父母可以在不過度包裹嬰兒,讓孩子們在有伸展空間、不會太熱的情況下,仍繼續保有自己國內的「寶包」文化。
文章插圖
小補充:有趣的襁褓文化 (Swaddling)
每個人可能都忘記自己在出生後被布巾包裹住的經驗,其實這種「襁褓」動作流傳已久,而且在世界各地都相當普遍,在《維基百科》中就談到,不少學者認為襁褓的行為最遠可以回溯到舊石器時代,因為從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發現類似的現象,例如考古學者就發現,古代女性為了感謝上天讓孩子健康,獻上的器物就有類似襁褓形狀的石塊。

另外,在英國都鐸王朝時期(Tudor times),這種襁褓手法也被視為幫助嬰兒發育的方式,當時的人們會在新生兒出生後,用紗布把小貝比從頭到腳地包裹住,防止他們「長歪」,而且這種包裹方式會一直持續到嬰兒8.9個月大時。
 
就算來到現代,襁褓在許多國家仍是受歡迎的照顧方式,例如在土耳其當地,高達93.1%的貝比都是用這種方式照顧。
 
 
編註:對原文報導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 “Swaddling resurgence 'damaging hips', surgeon warns
 
延伸閱讀:《寶寶難哄睡怪自己的基因不好?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