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多「聖」? 明明是萬聖節 怎麼都是鬼?

萬聖節自西方傳入之後,很自然地成為台灣學校、社區和店家共襄盛舉的活動,在周遭開始出現許多萬聖節裝飾之際,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滿滿都是鬼的節日要叫萬「聖」節呢?

文章插圖

一切要從古老的薩溫節說起

提到萬聖節,就不得不提及它的悠久歷史及各種轉變,最遠可以追溯到到現今歐洲人的祖先「凱爾特人」(Celtic)及他們的傳統節日「薩溫節」(Samhain)。

2,000多年前,凱爾特人居住在歐洲大陸及不列顛群島,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而在 11月1日的薩溫節是他們新年的第一天,這個日子同時也是豐收季的結束及冬季的開始。凱爾特人相信在前一晚,隔開生死兩界之間的界線會變得模糊,這時仙女、邪靈及祖靈可以自由遊走。

凱爾特人認為邪靈會在這天跨界進到人世,破壞一切景觀、帶來冬天。因此,凱爾特人會點燃篝火並準備食物、酒水,希望能獲得祂們的保佑,讓人畜平安活過冬天。但同時他們也會偽裝自己,避免被邪靈們認出來。

被基督教改名 但換湯不換藥

西元一世紀後,基督教在歐洲逐漸廣傳,進入六世紀後,更開始有標準化的神職制度。據傳,為了強化自己的節日,同時又希望避免歸信基督教的信徒再去參加異教的節慶,教皇格雷戈里三世(Pope Gregory III)於西元 731年將 11月1日定為諸聖節(All Saints' Day或All Hallows' Day),以紀念基督教殉道者和聖徒;而 11月2日則成為萬靈節,是紀念死者靈魂的日子。

但薩溫節的活動,包括點篝火、裝扮和遊行等,仍會在諸聖節前一天以新名稱「諸聖節前夜」(All Hallows' Eve)進行。「All Hallows' Eve」之後成為現在萬聖節的英文「Halloween」,不過考量到由來以及諸聖節仍是現行的宗教節日之一,其實萬聖「夜」可能會是個更合適的翻譯。但為符合台灣習慣,本文皆使用萬聖節。

文章插圖

南瓜燈與不得不提的吝嗇傑克

至於萬聖節標誌性的南瓜燈,又是怎麼來的呢?南瓜燈籠其實起源於愛爾蘭神話,是關於一位綽號名叫「吝嗇傑克」的人。

相傳吝嗇傑克欺騙了魔鬼兩次,第一次,他邀請對方一起喝酒,但人如其名的傑克並不想付酒錢,於是便說服魔鬼將自己變成一枚硬幣,好用來付帳。但魔鬼照做之後,傑克卻將他放在一個銀色十字架旁,讓他無法變回原來的樣子。

雖然後來傑克還是放出了魔鬼,但附帶的條件是他一年不能去打擾傑克,並且在死後,魔鬼不能取走他的靈魂。第二年,傑克又騙魔鬼爬上樹去摘水果,隨後卻在樹皮上刻下十字架,直到魔鬼答應傑克接下來十年也不會打擾他後,才將他放下來。

到了傑克去世時,魔鬼遵守諾言不奪取他的靈魂、不讓他下地獄;然而傳說中,上帝也並不歡迎他進入天堂。最後,傑克只能待在漆黑的夜裡,並以裝著煤炭的燈籠照路,永遠徘徊在世間,被稱為「燈籠傑克」(Jack O'Lantern)。

逐漸演變成為南瓜燈

為了嚇唬吝嗇傑克和其他惡靈,愛爾蘭人會將點燃的蠟燭放在燈籠中,並放置於家門口或在移動時提著。由於金屬燈籠相當昂貴,所以人們會把根莖類蔬菜挖空作為代替。

隨著時間推移,愛爾蘭當地漸漸出現在上面雕刻臉孔的習俗,就像今日的南瓜燈一樣。這個習俗則跟扮裝、篝火等一起成為了薩溫節的傳統。

從愛爾蘭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Ireland)館藏的蘿蔔燈籠石膏模型可以一窺從前燈籠的樣貌。

文章插圖

那不給糖就搗蛋呢?

早在 16世紀,英國就有窮人在萬靈節乞討的習俗,這個習慣漸漸由孩子們接手,他們會給予孩子們上頭有十字架樣式的「靈魂蛋糕」(soul cakes),以換取對方禱告祝福。這項傳統的日期與行為都與現代萬聖節的「不給糖就搗蛋」十分接近。

不過也另有一說表示,「不給糖就搗蛋」(trick or treat)也可能來自美東的聖誕節習俗「Belsnickling」。

要糖果、惡作劇、扮裝集於一身的Belsnickling

Belsnickling於 18、19世紀在美東開始流行,成群結隊的參與者會在聖誕節期間到各家門口表演小把戲,並換取食物和飲料,其中偶爾也會加入嚇唬小孩或扮裝的元素。到了 19、20世紀,Belsnickling中的惡作劇逐漸變得過分,有人甚至會為了偽裝超自然現象而敲打窗戶或破壞房屋,引起了大眾關注。

1927年,加拿大艾伯塔省(Alberta)的《每日先驅報》(Daily Herald)便出現了一篇報導,當中讚許年輕人在進行「不給糖就搗蛋」時並沒有搗蛋,而是得到點心後就安分地回家了。

這篇報導很可能就是「不給糖就搗蛋」短語的首次登場。Belsnickling也被推測很可能啟發了萬聖節,最後卻反而成為了萬聖節的活動,Belsnickling一詞漸漸不為人所知。

文章插圖

萬聖節的點心逐漸改變

在美國,「不給糖就搗蛋」的做法在二次大戰後變得普遍,因為那時配給制結束,糖果變得更容易取得。而現成糖果也慢慢取代過去的自製蛋糕或點心,一來是人們發現這樣會省事許多,二來是一些流行的都市傳說引發人們恐慌。

民眾開始意識:拿陌生人的糖,安全嗎?

這源於1964年的萬聖節,一名紐約的家庭主婦因為覺得上門要糖果的人太老,而給了他們一包狗餅乾、螞蟻藥和鋼絲絨,這件事情鬧上了新聞,也引發一連串的謠言,像是埋有刀片的蘋果,或是糖果有毒等等,這也引發人們對於孩子向陌生人領取糖果的危機意識。在這之後,孩子們通常會被告誡丟掉沒有密封的糖果,只留下包裝完整的零食。

文章插圖

現代化的萬聖節

隨著萬聖節中的糖果點心越來越強調完整包裝、來自品牌,加上裝扮開始受到電影等流行文化的影響,現在的萬聖節逐漸商業化及脫離傳統。

塑膠燈取代真正的南瓜雕刻燈籠;「不給糖就搗蛋」也不再有「搗蛋」,單純是要糖果的好日子;而曾經在農村是充滿恐怖氣氛的節日,如今在都市中也變得更熱鬧歡騰了。雖然隨著幾千年的歷史,萬聖節漸漸地遠離最早的形式和意涵,不過畢竟這個節日就是從古至今,不斷地融入各種文化而呈現出今天的樣貌。

再說,些微的名不符實也許才恰好契合這個節日吧,畢竟除了教皇貼心為它取的名字之外,萬聖節與諸聖節、萬靈節不同,它可是從來就沒有聖徒,並以惡作劇、討糖果為主軸的萬「聖」節呢。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