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藝術犯罪小組告訴你:別相信從自家倉庫挖出稀世珍寶這種事

除了影視作品,近年也有不少串流平台紀錄片、podcast節目熱衷討論藝術犯罪故事;當然,現實世界裡,更不乏各種匪夷所思、出人意料的真實案例。

「藝術犯罪跟我們一般會聽到的犯罪故事不太一樣:無關乎謀殺或恐怖的暴力行為。甚至會有奇妙的人物登場。」FBI藝術犯罪小組(Art Crime Team)退休探員李薇斯(Elizabeth Rivas)與學弟葛羅夫(Allen Grove)近期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揭露了這個特別組織的設立緣起和任務內容。

文章插圖

瞞天過海、神鬼交鋒,現實世界的FBI與藝術犯罪

一邊是跨國追蹤遭竊古物、臥底查緝偽造名畫的FBI探員;另一邊是有著迷人特質、獨特眼光,手法精妙、佈局嚴謹的罪犯。在他們的身邊,還有技術高超的偽造者、黑白通吃的線人、裡應外合的內鬼,以及受騙上當的政商名流。藝術犯罪電影裡的人物,穿梭在華麗耀眼的美術館與昏暗隱蔽的工作室之間,以不可思議的巧計設下陷阱——在現實世界裡,他們大概也真的是這樣。

去年,FBI藝術犯罪小組大動作突襲奧蘭多美術館(Orlando Museum of Art),帶走多件二十世紀潮流藝術家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的畫作、展開調查,一時間成了媒體焦點。

巴斯奇亞活躍於1970-80年代,集流行與時尚話題於一身、卻在27歲因服藥過量而逝的視覺藝術家,他的相關作品本就是藝術拍賣會上的熱門,成交價格以百萬美金計算;然而,這批由奧蘭多美術館收藏的25幅作品,卻因FBI的調查行動,浮現了冒名偽造的可能。

不只是偽造,還是獨一無二的「假畫」

難道,知名美術館或畫廊就不會收藏、展示、轉賣偽造的藝術作品嗎?機率可能很低,但也不是完全沒有;甚至因為有他們的名號加持,賣得更好、價格更高。

在Netflix製作的《瞞天過海:紐約史上最大贗品案》(Made You Look: A True Story About Fake Art)紀錄片中,揭露了位於曼哈頓的諾德勒畫廊(Knoedler Gallery)偽畫案。這家成立於1864年的老字號畫廊,最終因販售多名現代藝術大師,如:羅斯科(Mark Rothko)、波洛克(Jackson Pollock)、馬哲威爾(Robert Motherwell)無中生有的偽畫而名譽掃地、關門大吉。

這批來路不明、真假難辨的高品質偽畫,由中國籍畫家錢培琛(Pei-Shen Qian)模仿大師手法繪製,再交給主謀羅莎雷斯(Glafira Rosales)及其男友加工做舊,並透過諾德勒畫廊總監芙里德曼(Ann Freedman)賣給收藏家們。

這批畫作的高明之處在於,他們並非完全抄襲現有作品,而是以類似的構圖、筆法仿製一幅「不為人知的畫作」。如此,因為是大家都不知道的遺珠,一方面可以解決無收藏紀錄、作品出處的問題,一方面也能讓收藏家有種「挖到寶」的興奮感,甘願出高價搶購。

FBI特別小組,旨在歸還伊拉克戰爭中的藝術贓物

FBI藝術犯罪小組退休探員李薇斯在訪談中表示,近年來這些備受矚目的案件——例如上述的諾德勒畫廊案,或是另一件也被拍成紀錄片《酸葡萄》(Sour Grapes)的魯迪假酒案(Rudy Kurniawan wine-fraud case),都說明了一個狀態:藝術市場其實不受任何監督規範,藝術作品也不存在供需關係,因此更容易產生問題與拋售偽作。曾有藝文媒體自嘲地說,藝術品價格不透明、出處來歷不透明的程度——大概跟槍枝或毒品交易雷同。

伊拉克戰爭至今屆滿20週年,而這也是FBI藝術犯罪小組的起源故事:「當時,包括巴格達博物館,有多個首都藝術展區的文物展品遭到各方掠奪,」李薇斯說,戰爭贓物四處流通,FBI總部希望個特別小組可以「辨識並歸還」這些真假難辨、來路不明的藝術品。

憑恃著聯邦調查局在國內的活躍,以及美國政府的跨國聯繫,讓他們能夠深入各地執行偵查;李薇斯的學弟、目前仍是FBI犯罪藝術小組的探員葛羅夫(Allen Grove)則言:「我們的任務或許稱不上是『生死交關』的行動,但這類全球性的古物交易,確實也可能觸及許多不同類型的國家組織,以及各種奇形怪狀的可疑團體。」

做功課、提防陷阱,太扯的故事大多是假的

要從FBI探員變成藝術犯罪調查員,可不是去逛逛博物館、翻翻畫冊,或是把手中的「格洛克19手槍」換成「波洛克畫作全集」就好。他們每年必須定期接受特殊訓練,學習藝術知識,也要透過案件分析,與同儕共享各種藝術犯罪的調查手法。

為了調查一個特定的藝術家、鑑別作品真偽,「當然必須先讀書,先看完所有拿得到的相關文件,」李薇斯說,她也長期與專辦藝品竊盜的洛杉磯警探合作,從對方那裡獲得各種專家的聯繫方式,「我做好我的功課。我越了解這個藝術家的背景與風格,也越能幫助我掌控這起案件的調查走向。」

雖然以「藝術」為主體,但其所涉及的犯罪行動卻是方方面面:偽造或盜竊作品可能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會衍生出走私、盜運,或是逃漏稅、匯款詐欺、偽造文書、洗錢等一般所謂的「白領犯罪」(white-collar crime)。這些反而又回到FBI調查員的老本行了。

李薇斯也告誡大家,在進行藝術品投資前,最好跟她一樣「做好功課」,例如,可以先去查查FBI的「藝術贓物資料庫」(Stolen Art File),裡面列出了所有遭到不法盜竊的藝術作品;並且,最好不要過於相信那些「在跳蚤市場、自家倉庫挖出僅此一件稀世珍寶」的傳說故事,FBI探員可以老實告訴你:「這種機率實在是微乎其微」。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