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遇見其他同樣失去母親的女兒,我才能再次感受到自在,我不需要解釋我的狀況。」
17歲時,美國作家霍普.愛德爾曼(Hope Edelman)的母親就因乳癌過世,但在那個壓抑且保守的1980年代,沒有人教她如何面對悲傷,隨著母親離去,自己身上的某一部分,彷彿將永遠困在過去。她花了十多年,才慢慢理解這份傷痛對自己的影響。
在這段自我修復療傷的過程,霍普發現,當時社會上對於面臨喪親之痛者,幾乎沒有完善的支持系統;而且她所接觸到市面上有關「面對悲傷」的資訊,大多沒有任何幫助。
於是她決定創建「失去母親的女兒(Motherless Daughters)」社群,邀請一群有同樣喪母經驗的女性,透過定期聚會,彼此交流、相互扶持。
「當這些女性在社群中重新回顧、檢視並修復自己的故事,我能看見她們生命的轉變。」
花了五年時間,才能在說出「我的媽媽」時不哭泣
霍普回憶自己年輕時,只能獨自面對喪母之痛。起初,她以為「悲傷」就像是一個有5道問題的普通測驗,可以快速、輕鬆地完成。然而,即使5年、10年過去,思及母親仍令他備感痛苦,才發現原來自己錯看了「悲傷」。
「我花了五年時間,才能在說出『我的媽媽』時不哭泣。」霍普形容,這些童年創傷非常頑固,它可能反覆出現在生活中的每個角落,每個特殊節日、紀念日、人生里程碑,或當自己達到父母去世的年齡,它也會在日常生活中突然來襲,例如每當她聽到《Love Will Keep Us Together》這首歌,都會瞬間掉入時光隧道,回到1978年、那個與母親一起跳舞的地下室。
為了直面這份悲傷,霍普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接受治療,閱讀相關主題的書籍,並訪談了數百位與她處境相同的女性,並寫就《失去母親的女兒(Motherless Daughters)》一書。這段漫長的療傷過程,讓她逐漸放下「為了向前進,必須克服悲傷」的想法,學習與悲傷共存,並希望能將此觀念傳遞出去。
「母親過世會對女兒影響深遠,但是隨後如何處理、面對傷痛,可能對她產生相同、甚至更大的影響。」她強調,「處理悲傷」對兒童、青少年尤其重要,如果情緒沒有受到妥善照顧,可能成為憂鬱、疾病的根源,讓一個人的生命偏離軌道。
藉分享建立與母親的連結
所幸,在霍普的努力下,許多支持喪親者的組織相繼出現。社會風氣也逐漸轉變,從否認、迴避死亡,變得能夠正視悲傷。
霍普在「失去母親的女兒」的網站頁面寫下:「失去是我們的遺產,內省是我們的禮物,回憶是我們的指南。」參與互助會的過程,女兒們可以藉由彼此的分享,與逝去的母親的建立連結,並獲得向前走的力量。
除了霍普創建的社群,美國另一個非營利組織「empowerHER」,每年母親節都會在美國各大城市舉辦活動,設計各種精彩的活動,例如舞會、繪畫課程、美髮課程等,邀請24歲以下,失去母親的女孩一同加入。在這個節日中,給予悲傷的孩子們一個空間,並提供她們「歡笑、哭泣和建立連結的機會」。
在網路上創造思念母親的空間
除了組織活動外,網路與社群媒體的發達,也成為悲傷的另一個出口。
加拿大的珍妮特(Janet Gwilliam-Wright),為了紀念在自己高中時就離世的母親,於母親逝世25週年時,在網路上開啟「母愛計畫」(The Motherlove Project)。她表示,因為自己的母親沒有墳墓,她希望在網路上創造一個能夠思念母親的空間。
珍妮特在網站、社群上,寫下自己與母親之間的回憶,以及喪失母親的悲傷,並鼓勵網友分享自己的心情。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將近300人投稿,成為世界各地的女性,思念、分享母親故事的樹洞。珍妮特說:「非常感謝每一位聯絡我的女性,這不但讓我的悲傷得到支持,也為我建立一個很有共鳴的社群。」
The Motherlove Project(@motherloveproject)分享的貼文
美國的茱莉亞(Julia Morin)也在Instagram上創立帳號「Girl_meets_grief」。對年幼喪母的她而言,母親節是格外孤獨的節日,於是,她在2021年的母親節當天創立了這個帳號,抒發自己對母親的思念,並得到許多擁有相同經驗女性的回響。在貼文中,她提到:
對於母親的感恩、喜悅與悲傷是可以並存的,面對母親,所有的情緒都沒有對錯之分。
「而我們現在的任務,就是找到新的方式來保存它與表達它。」茱莉亞說。
Julia | Grief Support & Education(@girl_meets_grief)分享的貼文
失去家人的痛苦,或許沒有完全消失的那天,霍普表示,喪失父母的痛苦沒有特效藥,修復的路也沒有捷徑,影響甚至可能貫穿終生。但她也表示,持續與喪親者對話,不僅是一種練習,更是一種社會責任。
「對於這段悲傷、漫長的過程,我們必須讓更多人能夠理解,並向沿途的每個人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