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哈戰爭破壞程度不輸二戰,專家:要等下世紀,加薩人才能恢復正常生活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科技新報文/ 黃 嬿 

地球一瞬,世界各地正發生這些大小事。

註:本文為單一事件快訊報導,非深度文章

文章插圖

加薩戰爭停火現曙光,但這次戰火後當地幾乎夷為平地,連公共設施都完全毀損,破壞程度堪比二戰,專家估計,重建加薩的援助資源將達 1948 年以來從未有過規模,且可能需要至少 80 年,加薩人得等到下世紀才能看到家園重建。

戰爭每增加一天,重建成本就增加好幾倍

去年10月7日戰爭開始後,前四個月衝突就對加薩基礎設施造成185億美元損失,六成建築物和一半樹木被毀,並3.6萬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以色列攻勢損壞摧毀加薩基礎設施,如道路、水和廢水處理廠、全國唯一發電廠、下水道網路和水井,以及約20萬座建築物,包括醫院、公寓和學校。專家評估,加薩走廊巴勒斯坦人恢復「某種正常狀態」前,必須清除 3,700 萬噸廢墟,以便建造臨時住所,最終重建家園。

聯合國預測,如果這些受損房屋重建速度與前兩次戰爭後相同,需 80 年時間。即使以色列允許進入加薩的建築材料數量是 2021 年戰後五倍,最樂觀情況,重建所有房屋仍需到 2040 年。若不停火,戰鬥每過去一天,重建成本都為「指數級」增加。

文章插圖

戰爭三個月=26國年炭排量

加薩走廊處於衝突和氣候交會處,加薩人口稠密,且氣溫上升速度比全世界快20%,加薩已極易受氣候危機影響。

新研究強調戰爭對氣候危機的額外影響。社會科學研究網路研究顯示,戰爭前120天排放量超過26國年排放量,以色列貢獻了90%,其餘10%來自哈馬斯燃料和火箭、加薩電力生產及人道主義援助的卡車運輸。

戰爭本身已產生420,265~652,552噸二氧化碳當量,相當於燃燒超過150萬桶石油,戰爭後重建又會產生超過6,100萬噸碳排放,超過135國年排放量。

生態滅絕已造成

以色列攻擊加劇加薩空氣、水和土壤污染,對自然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並釋放危險廢物。研究指責,以色列轟炸碳排放可歸類為生態滅絕。根據《羅馬規約》,故意或疏忽對環境造成的損害是種戰爭罪,也違反《日內瓦公約》,後者禁止使用對自然環境造成廣泛、長期且嚴重破壞的戰術。

85%加薩人流離失所,苦難也不會因戰爭停止。專家估計,戰爭對巴勒斯坦人造成長久影響,最壞情況,恐怕要到下世紀才能看到家園重建,恢復正常生活。

科技新報 logo

科技新報

科技新報是一群對資訊科技、能源、半導體、行動運算、網際網路、醫療、生物科技有高度熱忱與興趣的產業與新媒體人士,共同組成的時代新媒體,以產出有觀點與特色的原創文章為主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