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處26天就能賺高額獎金?」中國版魷魚遊戲「自律挑戰」遭批

本月,萬眾期待的《魷魚遊戲2》於Netflix上線。本劇不僅創下多項紀錄,更在全球掀起旋風,許多粉絲爭相體驗戳韓式椪糖、打彈珠與一二三木頭人等韓國傳統遊戲。

當網路上陸續出現許多模仿《魷魚遊戲》的真人實境挑戰節目時,中國則興起一場名為「自律挑戰」的活動,其斗大的宣傳標寫著:

「你覺得你夠自律嗎?敢不敢接受獨處20天拿走50萬元人民幣的挑戰?」

《路透社》形容這類挑戰宛如中國版的《魷魚遊戲》,但參賽者賠掉的不是性命,而是參加後就絕對拿不回來的報名費。

文章插圖

自律挑戰,等你來挑戰

自去年開始,中國社群平台開始出現與「自律挑戰」相關的活動,聲稱參賽者只要獨自待在飯店房間,不與外界接觸,遵循一些看似簡單的規則,就能將數千元的報名費,換成數萬元的獎勵。挑戰規則包括:

  • 每天正常的作息:晚上10點關燈,早上6點後必須保持照明。每天只限開燈一次、關燈一次

  • 挑戰期間全程監控,且不可遮擋房內的攝影機超過3秒鐘,包括臉部

  • 可以攜帶3C產品,但只能在限定時間內使用,時長不超過3分鐘

  • 不可主動與外界交流

  • 不可遮擋或飲用房間內的啤酒

  • 不可在房內赤裸或進行任何不雅行為

許多參賽者抱持著,只要待在房間,就能輕鬆拿到高額獎金的想法報名,卻在繳交報名後才發現,「自律挑戰」只是假挑戰之名,行詐騙之行的遊戲手法。

文章插圖
文章插圖
01

規則很簡單,被淘汰更簡單

根據《央視網》報導,今年9月,陝西省的張先生在中國社群平台上,看到「自律挑戰室」的直播間,當時因為沒有工作,身上還背負著債務,他馬上被只要堅持26天,挑戰成功就能獲得人民幣85.9萬(約新台幣385萬)的條件吸引。

9月24日,張先生繳交報名費人民幣6900元(約新台幣3.09萬),簽署《自律挑戰26天》協議書。但不到24小時便挑戰失敗,原因是主辦方判定他的臉部被遮擋超過3秒鐘。有了失敗的經驗後,隔日張先生再次繳交報名費重新挑戰。然而,這次雖然堅持到第二天,卻因為整理被子時不小心背對鏡頭,臉部被遮擋超過3秒而失敗。

9月26日,張先生向朋友借錢,第三次繳交報名費,卻又因起身運動時擋到房間內的攝影機,遭工作人員宣判挑戰失敗。事後,張先生一狀告上舉辦自律挑戰賽的公司,認為「該挑戰是摧殘心理的極限考驗,會導致心理不健康,不只有詐欺嫌疑,且協議中關於不能遮擋臉部等要求明顯不合理。」

但因已簽訂協議書,且雙方對退還金額無法達成共識,最後仍調解失敗,案件進入司法程序。

文章插圖

「不是自律挑戰,而是文字遊戲」

因『自律挑戰』而血本無歸的人,不只有張先生一個。在南昌經營自律挑戰的公司宣稱,這是正規且合法的挑戰,全程以攝影機監控,確保挑戰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不存在隱形規則或不公平條款。然而,即使挑戰規則已白紙黑字寫明,判定標準仍由主辦單位掌控。

根據中國《極目新聞》報導,化名張林的參賽者也曾參加自律挑戰,繳交報名費7000元,卻在挑戰第二天就因褲子和衣服間的空隙,以違反「不可在房內赤裸」,判定挑戰失敗。對此,張林生氣地表示:「這哪是自律挑戰,根本就是文字遊戲。錢沒那麼好拿,他們基本上會在你快要成功的時候,找出各種理由判你違規,反正解釋權都在他們那裡。」

也有網友提及,挖鼻孔也可能被判定為不雅行為。但該活動的工作人員則解釋,「因為導播會切換房間的攝影機,如果剛好在直播時被拍到,此一行為就會被判定不妥當。」

沒有不合法,但也沒有自律效果

根據中國市場監督管理局調查,由於參賽者皆是在簽訂協議書的情況下才進行挑戰,且過程中全程錄影,「從合約上來看,參賽者都是在知曉挑戰內容的情況下簽署,並未誘導消費者。公司也都是依照合約內容執行。」

朱雪律師表示,合約和挑戰規則明顯存在漏洞。由於規則是由業者制定、活動由業者主導,缺乏第三方監督,要指望業者能「良善」地履行合約並不切實際,她建議大眾「不要為了獎金盲目參加這類挑戰。」

諮商師甘偉則認為,標榜「自律挑戰」讓參賽者達到自律,並不會達到正面效果;長時間被關在密閉空間內,還可能產生焦慮、憂慮等負面情緒,

「參賽者可能認為只要獎金夠高,什麼都能堅持下去,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極限的,一旦超過這個極限,就可能會造成不良影響。」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