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The U.S. Army
細菌指紋
美國科學家表示,智慧型手機上的細菌可以反映手機主人身上的微生物世界。
人的身上都有無數的細菌,這些細菌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跟人體形成了共生關係,對生物體並沒有傷害。其中,大約80%的常見細菌組成了人體身上的「細菌指紋」,而且每個人的細菌指紋都不太一樣,就跟手指的指紋一樣有特殊性。
一項發表在PeerJ上的研究中,美國俄勒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的生物學家就從17個人的食指、拇指、手機取得樣本,總計一取得51個樣本來研究人身上的細菌跟手機的細菌是不是類似的。
女生相似性比較高
結果,在這51個樣本中研究團隊發現了總計7千種細菌,這些常見細菌是在人的皮膚還有嘴巴都很常看到的鏈球菌(Streptococcus)、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比對手機和手指的樣,研究團隊發現有高達82%的常見細菌是一樣的;比對食指和大拇指的話,會發現食指和拇指有96%的常見細菌是一樣的。
這個情況在男性和女性身上都可以看到,他們的手指和自己手機上的細菌相似性都相當高,不過女人的相似性又比男人還要再高一些。
細菌指紋
美國科學家表示,智慧型手機上的細菌可以反映手機主人身上的微生物世界。
人的身上都有無數的細菌,這些細菌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跟人體形成了共生關係,對生物體並沒有傷害。其中,大約80%的常見細菌組成了人體身上的「細菌指紋」,而且每個人的細菌指紋都不太一樣,就跟手指的指紋一樣有特殊性。
一項發表在PeerJ上的研究中,美國俄勒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的生物學家就從17個人的食指、拇指、手機取得樣本,總計一取得51個樣本來研究人身上的細菌跟手機的細菌是不是類似的。
女生相似性比較高
結果,在這51個樣本中研究團隊發現了總計7千種細菌,這些常見細菌是在人的皮膚還有嘴巴都很常看到的鏈球菌(Streptococcus)、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比對手機和手指的樣,研究團隊發現有高達82%的常見細菌是一樣的;比對食指和大拇指的話,會發現食指和拇指有96%的常見細菌是一樣的。
這個情況在男性和女性身上都可以看到,他們的手指和自己手機上的細菌相似性都相當高,不過女人的相似性又比男人還要再高一些。
Photo credit: UK Ministry of Defence
進行這項研究的研究者梅鐸博士(James Meadow)認為,儘管這次研究的樣本數量並不多,這個發現還是相當的有啟發性。梅鐸:「這個計畫是一種概念驗證(proof-of-concept),是用來了解我們最心愛也最親近的東西在微生物方面和我們相似。」
編註:《維基百科》提到,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簡稱POC)是對某些想法的一個較短而不完整的實現,以證明其可行性,示範其原理,其目的是為了驗證一些概念或理論。概念驗證通常被認為是一個有里程碑意義的實作的原型 。
監督健康
研究團隊表示,如果手機和人體身上的細菌相似性證實是真的很高,那麼手機就可以在未來成為一個追蹤環境裡的細菌的管道,用來了解我們怎麼和周遭環境的接觸,研究人類是不是曾經暴露在某種特定的細菌之下,特別是用來研究醫療保健人員是不是有碰過某種特定的細菌上。
梅鐸博士:「我們很感興趣的地方是我們能不能把私人物品作為一種非侵入的管道,來進一步監督我們的健康以及和周圍環境的接觸。」
編註:對原文報導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
01 Mobile phones carry the personal microbiome of their owners
02 Mobile phones carry owners' bacterial 'fingerprint'
手機系列報導:《調查:手機比冰箱還耗電》
《智慧手機育兒? 英國研究提醒家庭關係無法取代》
《英國推出拇指啞鈴》
進行這項研究的研究者梅鐸博士(James Meadow)認為,儘管這次研究的樣本數量並不多,這個發現還是相當的有啟發性。梅鐸:「這個計畫是一種概念驗證(proof-of-concept),是用來了解我們最心愛也最親近的東西在微生物方面和我們相似。」
編註:《維基百科》提到,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簡稱POC)是對某些想法的一個較短而不完整的實現,以證明其可行性,示範其原理,其目的是為了驗證一些概念或理論。概念驗證通常被認為是一個有里程碑意義的實作的原型 。
監督健康
研究團隊表示,如果手機和人體身上的細菌相似性證實是真的很高,那麼手機就可以在未來成為一個追蹤環境裡的細菌的管道,用來了解我們怎麼和周遭環境的接觸,研究人類是不是曾經暴露在某種特定的細菌之下,特別是用來研究醫療保健人員是不是有碰過某種特定的細菌上。
梅鐸博士:「我們很感興趣的地方是我們能不能把私人物品作為一種非侵入的管道,來進一步監督我們的健康以及和周圍環境的接觸。」
編註:對原文報導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
01 Mobile phones carry the personal microbiome of their owners
02 Mobile phones carry owners' bacterial 'fingerprint'
手機系列報導:《調查:手機比冰箱還耗電》
《智慧手機育兒? 英國研究提醒家庭關係無法取代》
《英國推出拇指啞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