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是澳洲特有演化的古老動物,種類50餘種,身高最高的可達到兩米多,最小的只有30公分而已。儘管澳洲很多地區已高度開發,但袋鼠卻能適應環境變化,隨遇而安,在農牧場、高爾夫球場甚至都會區公園,都可見到袋鼠吃草覓食,前後院都有草皮的社區住戶,夜間也常有袋鼠造訪,荒草野地也不難看到袋鼠,道路旁也常看到被汽車撞死的袋鼠屍體。
得天獨厚的環境讓袋鼠繁衍迅速,懷胎35天便可生育幼子,母袋鼠特殊的育雛袋,讓幼兒順利長大的機率大幅提高,幼鼠兩歲大即可繁衍下一代。
因此在澳洲,袋鼠無所不在,其中又以紅袋鼠、東部灰袋鼠、西部灰袋鼠和普通大袋鼠最多,被視為爭食牛羊牧草及破壞環境的「壞蛋」,因此澳洲政府批准屠殺令,2015年就核准5萬多隻,在澳洲許多餐廳都供應袋鼠肉,毛皮加工品也取得極佳的銷售成績。
過去袋鼠內臟大都丟棄,不知何時開始有人突發奇想,將袋鼠的陰囊充分利用,取睪丸提煉製成保健食品「袋鼠精」,陰囊皮則加工成為「幸運袋」,以袋鼠的繁衍能力為意象,強調幸運袋擺放在家或隨身攜帶,可以「添丁進財」,充分掌握華人求子求財的心態。
袋鼠有不同品種體型,幸運袋就有不同的尺寸,想要追求個人幸福買小袋,想要闔家平安大發財就買大袋,很多人是要買回去送給女兒、媳婦,希望能早生貴子。有人以幸運袋裝印章、錢幣,認為可以帶來幸運。一位曾在澳洲打工的台灣廚師說,如果用袋鼠LP皮製成棒球手套讓投手使用,不知能否百戰百勝?
更多台灣動物新聞網精彩內容:
《澳洲袋鼠爆量 爬蟲類無家可歸》
《打高爾夫 觀眾、桿弟都是袋鼠》
《阻止農損 日本鼓勵打獵吃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