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藥學的最大威脅
聯合國 193個會員國在 21日召開高級峰會,商討抗生素抗藥性的問題,認為這已經成為「現代醫藥學的最大威脅」。
希望大家重視抗生素議題
自從愛滋病、非傳染性疾病和伊波拉之後,這是聯合國第四次開會討論關於健康衛生的議題。他們也簽署宣言,希望可以藉由這個舉動,鼓勵社會多進行抗生素相關研究,也希望大家能意識到持續使用抗生素,會對人體和動物產生威脅。
對抗過程與氣候變遷類似
這份宣言的推動過程會和對抗氣候變遷的過程類似,接下來各國會相互協助,一同面對超級細菌帶來的問題。兩年後,各會員國的大使也會向聯合國秘書長回報處理狀況。
每年有 70萬人受害
根據英國政府調查,每年約有 70萬人因為結核症、腹瀉、敗血症等各種具抗藥性的疾病而死亡,他們也預估 2050年,死亡人數會飆升到 1,000萬人。不過《衛報》指出,有些超級細菌並沒有被列入在清單中,進而讓實際死亡人數被低估,像美國,就有數萬人的死亡並沒有歸因到超級細菌上面。
沒落的抗生素黃金時代
1940年代,在盤尼西林被發現之後,全世界邁入了抗生素的黃金時期,起碼有 20種不同類別的抗生素被研發出來,並拯救了數百萬人的性命。但是細菌很快就展開反擊,以突變的方式來對付想殺死牠們的抗生素。
哈佛醫學院拍攝了一支影片,顯示細菌如何突變應付抗生素。
藥商研發新藥 細菌跟著突變
儘管藥商與科學家不斷在尋找新的抗生素來抗衡,但細菌不僅擅長適應各種環境,進化的速度也非常迅速。
對抗細菌的策略逐漸瓦解
「如果我們能從這樣的情況學到什麼的話,大概就是一有抗生素被發現,抗藥性很快就會跑出來。」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的副院長蓓特爾博士(Dr. Jean Patel)表示:「我們用抗生素對抗任何事情,把抗生素的存在跟功能視為理所當然,當這些抗生素不再管用的時候,我們總覺得再去找新的就好,但是這種策略逐漸行不通。」
抗生素開發面臨瓶頸
的確,抗生素的開發正逐漸面臨瓶頸,比較容易發現抗生素的地方似乎都已經被翻遍,數十年來也不再出現新型的抗生素。《赫芬頓郵報》便指出,若是想要找到新的抗生素,可能要到深海、偏遠的沙漠、甚至是人的鼻子這種想像不到的地方才找得到。
藥商不願開發新藥
一切在藥商停止開發新藥後更行惡化,科學進度的緩慢、法規上的限制、投資收益的遞減,都讓藥商越來越不想開發新藥。事實上,從新一類的抗生素發表到現在已經超過 30年,現在的藥品界幾乎沒有什麼大動靜。
「我們在醫藥學上已經數十年沒有進展了。」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傳染病學教授卡爾斯(Otto Cars)提到:「在五到十年之間,當人們真的需要抗生素的時候,我們將會無力提供他們需要的東西。」
畜牧業者也會用到抗生素
除了醫藥發展碰到瓶頸,另一個很大的問題是人們過於濫用抗生素。舉例來說,為了讓牲畜可以對抗疾病,長得更大更快,美國有 70%的畜牧業者都會在動物飼料跟飲用水內放入抗生素。
疾病跟抗生素無關 病人照樣吃
過度依賴抗生素的情況在醫病關係中也很常看到。有些病人希望可以讓病趕快好起來,就會向醫生要求抗生素,甚至私自到藥局尋找「特效藥」。在有些地方,感染寄生蟲傳染病或是病毒疾病的病人也會尋求抗生素作為解藥——雖然這些疾病跟抗生素一點關係都沒有。
人們必須理解抗生素並不是無害的藥品,醫生跟病人必須共同討論抗生素到底是不是真正需要的東西。
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副院長 蓓特爾博士
在事情惡化前就先注意到
因此,當聯合國願意重視這樣的問題,許多人便覺得能在事情完全惡化前就意識到這件事,並試著防患未然,未嘗不是件好事。
漫長且辛苦的預防過程
接下來各國會花上很長一段時間,才能讓一切回到常軌。他們必須要投入大量的金錢、研究心力來開發新藥品,制訂相關法規,同時針對畜牧業者、醫生、病人的情況增加管控。
宣言沒有設立明確目標
不過,還是有人質疑宣言,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的院長拉斯梅納博士(Ramanan Laxminarayan)認為,雖然這個宣言是個好的開始,卻也指出宣言內容沒有設立明確的目標,淡化了國家在整個情況中應該扮演的角色。
會成為政治層面的問題
也有人覺得比起科學,接下來的難題反而是政治層面的問題,全球發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 CGD)的成員格拉斯曼(Amanda Glassman)便指出:「這跟伊波拉的情況完全不一樣,你不是在拯救眼前的生命,而是在拯救一些潛在的生命。這是一個沒有即刻報酬的潛在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