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育種群體就有擴張可能
Panthera指出,發現育種群體,就意味著印度支那虎族群也許能進一步擴張,甚至分布到寮國、柬埔寨這些很久沒有出現印度支那虎的地方。
保育起效果 會繼續努力
泰國國家公園負責人沙克沙哇(Songtam Suksawang)則相信,反盜獵行動和執法上的努力對印度支那虎的保育起了重要效果,不過也強調他們會「保持警覺地繼續執法,因為武裝盜獵者仍是很大的威脅」。
早二十年開始復育 比較早出現正面效果
BBC駐泰國記者賀德(Jonathan Head)指出,泰國是該區域第一個耗盡山林資源的國家,所以他們在 1980年代就開始禁止伐木、打獵,設立國家公園。
當時柬埔寨、寮國、緬甸、越南都還有茂密的森林供老虎棲息,但這樣的情況也在 2000年代早期,因為濫墾濫伐而出現轉變。因此泰國能夠早其他東南亞國家一步復育印度支那虎或許不令人意外。
再次復育不是夢
不論如何,在動保團體發表的聯合聲明上提到,老虎在過去曾廣闊地分布在東南亞一帶,在上個世紀本來多達 10萬隻,卻因為盜木、盜獵者猖獗,導致棲地減少,直到現在只剩下約 3,900隻老虎。而泰國東部的案例顯示了「老虎在非法盜獵者、盜木者消失後顯著的復原能力」。
泰國的實例也讓Panthera的執行長拉賓諾維茨(Alan Rabinowitz)相信,要讓老虎再次復育絕非不可能。
延伸閱讀:《緩不濟急! 美研究要12年才能保護瀕危物種》
《錢還是保育?記者看「動物觀光」帶來的影響》
《到哪都要在一起 俄老虎山羊意外成好友》
參考資料:
01 Nearly extinct tigers found breeding in Thai jungle
02 New population of rare tigers found in eastern Thailand
03 Breeding Indochinese tigers found in Thailand
04 Tiger Cubs: A Sign of Hope in Thailand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