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十年前那一天
十年前,美國矽谷工程師摩西納(Chris Messina)發現,在使用Twitter時常常找不到想要的主題,雜七雜八的推文無法有效收攏成一個主題,於是他開始思考,怎麼做才能讓使用者一下就找到有興趣的推文主題。
用#來標籤怎麼樣?
2007年8月23日這天,摩西納發了一則推文問網友:「你們覺得用#這個符號來分組怎麼樣?就像這樣#barcamp(註)?」
今年 36歲,現居舊金山的摩西納說,他建議的這個方法「是最簡單可行的方式」,賦予人們力量參與社群媒體。
註:BarCamp是由國際網路使用者主導的研討會,採工作坊形式,討論主題遍及網路應用程式、開放資源、社交協定等。此處摩西納用#示範如果使用者的推文主題和BarCamp有關,可以這樣標註主題。
how do you feel about using # (pound) for groups. As in #barcamp [msg]?
— ⌗ChrisMessina (@chrismessina) 23 August 2007
美國工程師摩西納的這則貼文,開啟了往後十年的#標籤世代。
一路擴散到FB、Instagram、Tumblr
摩西納的作法很快就被世界各地的網友接受,此後用#來標註主題的作法從Twitter一路擴散到其他社群媒體,在Facebook、Instagram和Tumblr上都看得到,而這種表現方式在昨天(23)滿十年,Twitter也推出#Hashtag10這個標籤,邀請全球用戶共襄盛舉,用這個標籤一起慶祝十周年紀念。目前,Twitter每月用戶 3億2,800萬人,平均每天使用 1億2,500萬個標籤。
其實,不用#也可以
其實,Twitter的用戶不需要用#也可以過濾搜尋,但這已經成了一種習慣和傳統。美國南加大數位新聞學教授赫南德茲(Robert Hernandez)便表示,看到大家只因為一個#標籤聚在一起是一件很棒的事。
讓大家聚在一起
赫南德茲教授舉出了#yesallwomen這個例子,指出成千上萬的網友利用這個標籤討論受暴女性還有性別歧視。而近年來引發熱議的種族議題更因#blacklivesmatter這個標籤讓黑人權益運動被更多人看見。
但是,赫南德茲教授也點出了用#標籤主題的壞處:「就像所有受到歡迎的事物,尤其是那些使用者自發和來自草根的事物,大企業會把它拿來用,並且納入行銷的一環。」
只有一個人用 製造「標籤汙染」
另外,赫南德茲教授表示:「我相信有數不清的#標籤只有一個人使用。」而這些只有一個人用的標籤製造了所謂的「標籤汙染」。
為了慶祝Twitter的#標籤滿十周年,Twitter也推出了相關的紀念活動和專屬標籤#Hashtag10。
Which hashtags have mattered most to you? #Hashtag10 pic.twitter.com/WyJvGpZXuR
— Twitter (@Twitter) 23 August 2017
無論如何,從Twitter上發跡的#標籤早已是人們在社群媒體上活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俄國RT電視台也列出了這十年來#標籤值得被紀念的七件大事:
一、正式認證
2014年,美國韋伯(Merriam Webster)字典收錄了hashtag這個字,並解釋到:「一個字或一段由#帶出的話,用來對文本進行分類。」
二、最受歡迎的標籤
目前最受歡迎的標籤是使用超過 10億次的「#現正播放」(#NowPlaying、#np),讓使用者分享他們現在正在聽的音樂。此外,還有介紹自己的追蹤者去追蹤其他人的#FollowFriday、#FF也很受歡迎,有 5億3,900萬則推文中有提到這個標籤。
三、最長的標籤
2013年,住在美國的霍納(Paul Horner)創設的#標籤總共有 345個字母,描述他自己的人生,破了世界最長標籤的紀錄。
四、推廣慈善
標籤的使用也幫助慈善組織在推廣活動上更容易被民眾看見,舉例來說,「#冰桶挑戰」(#IceBucketChallenge)為漸凍人症研究募得 1億美元,也讓人看見如果標籤下得對,引發的效應有多麼驚人。
Well done to EGM's Mark Johnson on your #icebucketchallenge 2017 for Motor Neurone Disease pic.twitter.com/93B5TVSqQ2
— EGM Search (@EGMpartners) 24 March 2017
五、作為政治行動主義的工具
標籤有助於團結世界各地的民眾,跨越國界為政治議題發聲。舉例來說,當奈及利亞恐怖組織博科聖地(Boko Haram)綁架了 276名奇博克鎮的女孩時,「#帶回我們的女孩」(#BringBackOurGirls)這個標籤受到全球政治人物的推廣,也讓各界注意到這起震驚世界的綁架事件,呼籲西方領導人介入幫忙救回遭綁女孩。
Our prayers are with the missing Nigerian girls and their families. It's time to #BringBackOurGirls. -mo pic.twitter.com/glDKDotJRt
— First Lady- Archived (@FLOTUS44) 7 May 2014
六、讓人團結一心
2015年,法國以諷刺漫畫聞名的《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辦公室遭恐怖分子血洗,造成 12人死亡。當時,「#我是查理」(#JeSuisCharlie)這個標籤在短短兩天內被使用了 500萬次,世界各地的民眾在推文加上這個標籤,展現和受害者站在一起支持言論自由的決心。
— joachim (@joachimroncin) 7 January 2015
七、讓人噗哧一笑
標籤的出現也為網友的日常生活帶來不少歡樂。舉例來說,前陣子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意味不明的「covfefe」就被大家做成了「#covfefe」瘋狂使用,當作玩笑來消遣美國領導人。
另外,在Twitter歷史上被轉推最多次的「#給卡特雞塊」(#NuggsForCarter)推文,有超過 370萬則轉推,讓住在美國的卡特(Carter Wilkinson)成功獲得溫蒂漢堡一年份的雞塊。卡特的這則貼文轉推數比 2014年奧斯卡主持人艾倫狄珍妮(Ellen Degeneres)著名的典禮自拍照貼文還多,艾倫狄珍妮貼文的轉推數超過 344萬。
— Carter Wilkerson (@carterjwm) 22 August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