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那一艘大帆船
如果你問當代尋寶家,他們最想找到哪一艘船,在 1708年被英軍擊沉的西班牙帆船「聖荷西號」(San José)一定榜上有名。
千億寶藏沉入海底
當年,這艘船載著金銀珠寶準備從哥倫比亞返回西班牙,獻給西班牙國王腓力五世(King Philip V),金援他的繼承人之戰,沒想到遭強大的英國海軍擊沉,讓它帶著換算下來價值高達 170億美元(折台幣約 5,102億元)的寶藏沉入海底。
替文化和科學史翻開新頁
2015年,哥倫比亞政府在加勒比海沿岸的卡塔赫納城(Cartagena)海底發現了「聖荷西號」。這個發現震撼了全球考古界,哥倫比亞總統桑多斯(Juan Manuel Santos)說,打撈行動「不只會替哥倫比亞文化和科學史翻開新的一章,對全世界來說也一樣」。
最近才公布如何發現
雖然「聖荷西號」在 2015年就被海洋考古學家團隊給發現,但該團隊最近才公布他們是如何找到「聖荷西號」的船骸。
依靠水下機器人
來自美國麻州的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WHOI)海洋考古學家表示,他們靠著名為REMUS 6000的水下機器人發現「聖荷西號」,他們也談到之所以沒有像其他海洋船骸打撈案一樣,第一時間就公布發現方法,是基於對哥倫比亞政府的尊重,畢竟,「聖荷西號」載著的金銀珠寶許多國家都想分一杯羹。
哥倫比亞沒公布真正位置
無論如何,目前哥倫比亞政府尚未對外公布「聖荷西號」真正的位置,他們只說「聖荷西號」上的一切都還好好的,代表船上的金銀珠寶有可能被全部打撈上岸。
大砲銅牌刻有海豚
根據和哥倫比亞政府合作的WHOI的說法,「聖荷西號」在水下 600公尺處,他們在「聖荷西號」上方 9公尺拍攝的照片可以清楚看到船上的大砲,以及雕刻在大砲銅牌上的海豚等細節,還有散落在海床上的茶杯、瓷器及其他文物。
情況實在太複雜
雖然因為海底打撈和探勘技術的進步,讓人們可以一窺「聖荷西號」的真面目,但現在大眾最關心的還是船骸屬於誰。
利益不同且相互衝突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考古學家兼律師麥金塔須(Robert Mackintosh)說:「這個情況非常複雜,因為許多國家和人民可能對船骸有許多不同且往往相互衝突的利益,這些利益源於不同的法律體系。」
尋寶是一門大生意
海洋考古學家坎貝爾(Peter Campbell)說:「海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博物館。」而在船骸上尋寶是一門大生意。不過,坎貝爾提到有時打撈船骸的成本比船骸上載著的寶物價格來得高。
對於外界聲稱「聖荷西號」有高達 170億美元的價值,坎貝爾說這個數字「看似憑空而出」,但他同意「聖荷西號」具有高度的文化價值。
誰才是「聖荷西號」的主人?
雖然「聖荷西號」是在哥倫比亞水域發現,意味著哥倫比亞可以主張對「聖荷西號」的所有權,但西班牙不甘示弱,表示「聖荷西號」被擊沉時是掛著西班牙的國旗,西班牙有「聖荷西號」的所有權。
財富來自掠奪殖民地
然而,考量到「聖荷西號」上的金銀財寶大多來自西班牙殖民時對美洲的掠奪,有人認為應該讓「聖荷西號」留在哥倫比亞才對。
不要商業利用它
在各界爭論不休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呼籲哥倫比亞政府「不要商業利用有 300年歷史的船骸」。
搬出「主權豁免權」
目前,根據國際法的規定,船骸落在非船主國擁有的水域時,船主國可以訴諸所謂的「主權豁免權」(sovereign immunity),讓其他國家不得主張對該船骸有所有權。考古學家兼律師麥金塔須表示,諸如戰艦或其他非基於商業利益的政府船隻,都可以訴諸「主權豁免權」。
美國對上西班牙
舉例來說,2009年,美國海洋打撈公司「奧德賽海洋探險」(Odyssey Marine Exploration)在國際海域打撈出了 18世紀的西班牙巡防艦「瑪莉亞號」(Nuestra Senora de las Mercedes),跟著這艘船一起被打撈上岸的還有重達 17噸的錢幣。當時,「奧德賽海洋探險」公司把這些錢幣全部運回美國,為此,西班牙政府訴諸「主權豁免權」,最後讓該公司把錢幣還給了西班牙。
勝負尚未定論
而現在「聖荷西號」的船骸和寶藏究竟屬於誰,還得看西班牙主張「主權豁免權」的情況,以及哥倫比亞政府要怎麼接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