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北 「末日種子庫」小鎮永凍土融化
全球最北方的挪威小鎮約有 2,000名住戶,近年,這些住戶與坐落在鎮外的「末日種子庫」,都面臨了全球暖化下的環境變遷威脅。

建立在全球最北小鎮外圍的「末日種子庫」近年深受融水侵襲困擾,當科學家都在想辦法加強種子庫的安全時,當地的小鎮居民也因氣候變遷而苦不堪言。
美聯社/達志影像北極圈受暖化影響劇烈
2008年落成的「末日種子庫」位在北極圈內挪威斯瓦爾巴群島(Svalbard)上,島上號稱全球最北的小鎮──朗伊爾鎮(Longyearbyen)住著為數不多的挪威居民。近幾年,隨著全球暖化加劇,不但種子庫在去年面臨融水滲入的問題,居住在這座諾亞方舟附近小鎮的居民也面臨了環境異變。
種子庫收藏珍貴資源
「末日種子庫」原名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是 2008年由挪威政府資助建造的資料館藏庫。種子庫蒐羅了數以萬計的種子包與珍貴的文獻資料,利用永凍土特性保護它們,直到需要的那天就能完整無缺地取出。
永凍土融水滲入種子庫
沒想到,逐年加劇的全球暖化不但融化了冰山,也大幅提高北極圈的溫度,導致永凍土融化,融水滲入種子庫隧道後才結凍,在隧道內形成小型冰河。挪威政府於 2018年投入 1千3百萬美元(折台幣約 4億元)資金,重新打造防水設施與升級庫內設備。

末日種子庫由挪威政府出資建造管理,從 2008年起存放各類植物的種子和珍貴資源,種子庫落成的十周年紀念日當天,全球 23個團體將 7萬多種新的種子存入庫內。
Photo: Global Crop Diversity Trust
末日種子庫內收藏數以萬計的種子。2015年敘利亞內戰波及阿勒坡城的種子庫時,專家便從末日種子庫取出數種種子,在當地栽種結果之後再將新的種子送回庫內。
Photo: Global Crop Diversity Trust
星號處就是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朗伊爾鎮所在地。這個群島左邊是格陵蘭島,下方是北歐地區,島上的朗伊爾鎮是全球最北方的小鎮。
地球圖輯隊
原本依賴積雪反射陽光的北極圈,在深色地表逐漸露出後,反而開始吸收陽光熱能,加速暖化的進程。
美聯社/達志影像
世界最北教堂也座落在朗伊爾鎮內,被白雪靄靄的北極圈山脈環繞。
美聯社/達志影像永凍土不再是可靠的天然地基
對當地居民來說,這簡直是噩耗。當地房屋大部分都蓋在永凍土上,以插入土層的木樁作為地基,然而永凍土融化後,木樁逐漸腐爛失固,讓房子變得非常不穩。有些居民像薩巴提尼一樣束手無策,有些居民則卯起來試著舉家遷移。
直接把整個家搬到安全處
「舉家遷移」不是形容詞,而是確確實實的動詞。2017年春天,住在海岸線的休布娜(Christiane Hübner)把自己的家抬到了大型運輸雪橇車上,往內陸拖行了 80公尺,完成攸關性命的「搬家」行動。
海岸線差點退到房屋門前
她的房子原本的所在地因為永凍土融化,地基變得又軟又不穩,輕易就被海浪侵蝕。2016年冬天,海浪侵蝕掉深達 13公尺的海岸線,讓她蓋在海岸線的房子距離掉進海中的危險只剩 4公尺。

全球暖化導致積雪層鬆動,大雨沖刷容易形成大規模雪崩。圖為 2015年12月,朗伊爾鎮受雪崩侵襲後,救難隊前往當地進行救援和撤離任務。
路透社/達志影像雪崩次數和規模都增加
永凍土融化威脅的不只有房屋穩定度,受雨水沖刷影響而成的雪崩是當地居民最害怕的天災。2015年,一場因暴風雨而成的雪崩混著冰雪、冰塊和石塊衝擊了朗伊爾鎮,導致一位居民和一位孩童不幸身亡。
政府協助新建房屋
2016年,土石流侵襲了休布娜居住的區域,她的狗差點因此沒命。2017年,第二場大型雪崩摧毀了朗伊爾鎮更多房屋。挪威公共建設局的官員表示,他們無法再依賴永凍土作為天然地基,政府正在距離山脈較遠的安全區域建造一片新的公寓房屋。
被迫撤離的居民無家可歸
這次,他們將把鋼柱穿過永凍土,打進地表基岩,並在屋內設置環境探測器,隨時偵測氣溫、雨量及環境動態的變化。然而,政府建造新屋的動作比不上舊屋不堪居住的毀壞。
被迫撤離的居民薩巴提尼現在只能借住在朋友家,而其他同樣因房屋受損而無家可歸的居民,有些暫時居住在船屋中,有些卻只能離開這個從小生長的小鎮。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