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1000年也不會壞!GitHub成功打造「程式碼諾亞方舟」,21TB原始碼存在北極熊家鄉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數位時代文/ 陳建鈞 

GitHub日前宣佈,他們已將21TB的原始碼以QR Code的形式記錄在186卷膠卷上,儲存在北極圈內的斯瓦巴上。

文章插圖

去年11月,程式碼代管平台GitHub宣佈,為了永續保存平台上珍貴的開源原始碼,將啟動《GitHub存檔計畫》及《GitHub北極程式碼避難所》兩項計畫,以膠卷的形式將程式碼儲存於北極地區。

戰禍、天災等因素,都可能導致人類文明因此滅絕,為了避免諸如此類的情形使得程式碼消失,GitHub便宣佈在此處建立原始碼儲存庫,將世界各地工程師的心血收納其中。

8個月過去,GitHub稍早宣佈,這些程式碼已經以186部膠卷的形式,儲存在位於挪威斯瓦巴的北極程式碼避難所之中,容量總計達21TB。

文章插圖

席捲全球的新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也同樣擾亂了GitHub保存原始碼的計畫。在最初的規劃中,GitHub團隊將親自前往挪威,護送這些開源原始碼前往避難所,但疫情令各國陷入封鎖,只得委託合作夥伴將原始碼檔案運送至斯瓦巴爾,最終他們在7月8日收到成功儲存的報告。

放1000年也不會壞,21TB程式碼存在「北極熊家鄉」

瓦巴是位於北極圈之內的群島,也是挪威國境最北端的領土,距離歐洲大陸約1,000公里。在GitHub描述中,這裡是全球最北的城市,也是上千隻北極熊的家鄉。

依照20世紀訂定的《斯瓦巴》法令,此處是永久非軍事區,也意謂著不會遭受戰火牽連,加上平均氣溫零度以下的寒冷環境,更利於儲存不易變質。

斯瓦巴還有著被稱為是農業「諾亞方舟」的全球種子庫,截至2019年為止,儲存達992,032種作物種子,以防天災人禍導致農作物滅絕。

去年的GitHub Universe大會上,GitHub發布了這個存檔計畫,聲稱開源原始碼是現代文明的基石,因此要將程式碼妥善保存。

文章插圖

為了將開源原始碼儲存在斯瓦巴,GitHub在今年2月2日記錄下所有活躍中的公共儲存庫資料,將之轉譯為QR Code的形式,並在過去幾個月裡交由合作夥伴Piql記錄在186卷膠卷上,這些膠卷由Piql特別製作,預計可儲存長達1,000年之久。

儲存21TB程式碼的186卷膠卷在挪威德拉門的工廠製作,並在奧斯陸機場登機飛至斯瓦巴,最後再經由當地物流公司運送到一處廢棄煤礦礦坑,靜靜沉睡在位於永久凍土深處數百公尺的檔案室,等待未來需要它們的那一天。

文章插圖

為了方便後人讀取,檔案室裡的每個膠卷均附有5種語言的「程式碼避難所指南」,其內容也都放在平台上供民眾閱覽。另外,GitHub還在檔案室裡放置了一個人類可閱讀的膠卷,他們稱之為「科技樹」,記錄了儲存程式碼當下的文化及技術背景,代表假使文明滅絕,人類也能夠理解膠卷內容,甚至有機會重新發明電腦利用程式碼。

由於此次北極儲存計畫有著全球開發人員的貢獻,GitHub也特別設計「北極程式碼避難所徽章」表彰各地工程師對這項計畫的付出。徽章顯示在個人資料頁面,記載開發人員為計畫提供哪些原始碼資訊。

文章插圖

攜手各組織用多種方式保存,GitHub要讓程式碼永流傳

值得一提的是,將程式碼儲存於北極只是GitHub各項儲存計畫的冰山一角,在宣佈北極程式碼避難所計畫完成的同時,也一併公佈與各個組織的合作保存計畫。

例如,網際網路檔案館也正在對GitHub儲存庫進行存檔,以「網站時光機」儲存了約55TB的程式碼資料,還計畫透過git clone保存包含評論、問題等完整的儲存庫資料。

文章插圖

GitHub也與母公司微軟的Project Silica合作,這是一項以玻璃長久儲存資訊、打造出專為雲端設計的耐久儲存裝置計畫。這項技術擁有非常優異的耐久性,無論放入熱水、在烤箱中加熱,或者沖水甚至消磁,裡頭資料依舊完好。先前微軟已攜手華納兄弟,將一部1978年的《超人》電影,儲存在玻璃片之中。

更多【數位時代】精彩內容:《預防人類文明被摧毀!GitHub打造「程式碼諾亞方舟」埋在北極1,000年
甭再擔心硬碟、雲端掛掉!微軟「玻璃」資料儲存黑科技,成功備份經典超人電影
科學家從「全宇宙最冷」的樂高積木,發現建造量子電腦潛力

數位時代 logo

數位時代

長期聚焦於全球、台灣與中國等地最新的科技、網路、創業、數位行銷等議題的動態及趨勢。受到企業領袖與新世代菁英的喜愛,更引領台灣社會對「新商業」的關注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