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同賣家付錢請買家領油
周一(20),美國西德克薩斯中間基原油(WTI)油價跌到每桶 -37.63美元,這個價格代表的是五月要交割(註)的WTI原油期貨價格,意思就是五月時,美國的產油商等同要倒貼買家每桶 37.63美元,請買家把原油從儲油槽中領走,而不是買家要付錢給賣家買油。
以為是買家賺到?
這樣乍看之下以為是買家賺到,然而買家領油時需要負擔裝桶費、運輸費,領到後要儲放,又會有所謂的儲油成本,再加上現在全球旅遊運輸業受到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的重創,人們對運輸和旅遊的需求大幅下滑,自然也不太需要提煉原油成燃料,買家拿到原油後沒有辦法做更有效的運用,自然希望脫手。
在期貨結算日脫手
而周一正好是五月WTI原油期貨的結算日,如果買家不在這一天把期貨合約脫手,那麼到時真的就要去跟賣家領原油,所以這一天大家紛紛脫手,導致WTI原油期貨價格大跌,最終跌破零成為負數。
不是哀號,是尖叫
長年觀察油市的美國歷史學家和能源專家耶金(Daniel Yergin)評論道:「五月美國原油期貨合約發出的不是哀號,而是原始的尖叫。」
註:交割指的是期貨到期後,買賣雙方依照期貨合約交付貨物和貨款。
So US oil price (WTI) turns negative, as storage fills up. A remarkable day #OOTT pic.twitter.com/ksyVcnagTe
— Tony Addison (@TonysAngle) April 20, 2020
圖為美國WTI原油價格跌成負值的走勢圖。
找不到地方儲油就完了
全球經濟預測機構IHS Markit的能源油市場服務副總裁白拉地(Aaron Brady)說:「如果你是產油者,你看到油市正在消失,如果你沒有管道儲油,那麼你就倒大楣了。」
從來沒看過油價跌破零
因為煉油廠不願意接手,把原油精煉成汽油、柴油等燃料,原油生產者現在只好盡量找地方存放賣不掉的原油。在WTI原油期貨價格還沒有跌破零前,交易員和分析師雖然知道原油生產者來不及減產、供過於求勢必會出現儲油的問題,但從來沒有看過原油期貨價格跌破零。
Rystad Energy研究顧問公司油市分析師狄克森(Louise Dickson)說:「交易員們靠著投機心理和Twitter的貼文,一廂情願地希望油價能維持上下浮動,但真實情況(不如預期)反而下跌。」
60%的儲油空間已滿
回到原油賣不出去需要儲存的問題,根據能源專家的統計,現在全世界的儲油空間加起來可以存放 68億桶的原油,而已經有將近 60%的儲油空間滿了。
儲油槽已經要滿了
來看看WTI原油存放的地點,是位於奧克拉荷馬州的庫欣市(Cushing),這裡總共可以存放大約 8,000萬桶原油,但目前只剩下 2,100萬桶原油的位置,少於美國兩天的生產量。在二月的時候,庫欣市油槽的儲油量連一半都不滿,現在這樣看來五月就會逼近全滿。
川普:短期問題
對此,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周一的記者會上表示,原油期貨價格出現負值是「短期問題」,他說:「如果我們可以不花一毛錢就買到原油,那麼我們就要拿走所有的一切。」
收為戰略石油儲備
川普表示,政府會想辦法找地方存放 7,500萬桶原油,並且打算把這 7,500萬桶原油收為能源部轄下的戰略石油儲備(Strategic Petroleum Reserve)。目前,戰略石油儲備量已經高達 6億3,500萬桶原油,戰略石油儲備一天大約只能儲放 50萬桶原油。
不能開源,就要減產
既然沒辦法開源把原油脫手,那麼產油者就要想辦法節流,往減產邁進。美國總統川普提到,他最近才居中為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和其他產油大國牽線,大家一起減產原油,如果該協議順利上路,從下個月開始將能減產 1,000萬到 2,000萬桶原油。
然而,市場分析師們認為,「原油減產量太少,時間也來得太晚」,很難避免市場崩盤。
民眾不用付錢加油?
至於原油期貨價格跌破零,對民眾日常生活使用的汽油價格有什麼影響呢?
分析師指出,距離市場回穩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這是因為人們處在防疫封鎖令下,運輸旅遊業停擺的關係。原油期貨價格的波動並不能如實地反映在汽油價格上,因為汽油價格還要加上政府稅以及賣方的利潤。
運輸需求停滯不前
現在,六月交貨的WTI原油期貨價格保持在每桶 20美元上下,它的未來走向也令人關注。美國聖母大學經濟學家伯恩(Gianna Bern)認為這個價格要維持住不容易,她說六月和七月的價格要看市場對汽油等燃料油的需求,也就是要看運輸航空業是否回穩,然而現在人們對運輸的需求「停滯不前」。
「接下來,我想我們會看到WTI六月期貨合約的表現不佳。」
就算原油價格能回穩
無論如何,大部分分析師認為,今年原油期貨價格要是能回穩,最佳的表現也是回到今年疫情還沒有大爆發的時候,而這還必須看疫情有多快能被控制住、各國有多快能解除封鎖令,以及民眾有多快能恢復運輸和旅遊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