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周血戰畫下句點 亞美尼亞、亞塞拜然街頭兩樣情

長達六周的血戰結束,和平降臨的消息各自傳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後,都在國內引發一股軒然大波,無數民眾上街遊行,但發起遊行背後的理由,卻是一個苦澀,一個甜蜜。

文章插圖

達成停火協議

周一(9),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間為期六周的戰爭,總算在俄國出面斡旋下迎來終點,交戰雙方再次達成停火協議,替這場自今年 9月底爆發的戰爭畫下句點。

對亞塞拜然來說,這場戰爭無疑是近年最出色的成就之一;但是對身為戰敗一方的亞美尼亞來說,這場挫敗不僅讓他們丟失大片領土,如何從挫敗中再度站起身,將成為全亞美尼亞人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

文章插圖

亞塞拜然眼中「神聖而不可分割的領土」

這場自 9月底開打的戰爭,已經是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今年第二度因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Nagorno-Karabakh,下文簡稱卡拉巴赫地區)起衝突。1920年代時,蘇聯決定將卡拉巴赫這塊以信仰基督教的亞美尼亞人占多數的地區,劃歸信仰伊斯蘭教為主的亞塞拜然管理,埋下日後兩國衝突的種子。

在蘇聯兵強馬壯的日子,雙方還算相安無事。但在 1980、90年代初期蘇聯實力衰退後,卡拉巴赫地區的議會先是宣布回歸亞美尼亞,引發一場血腥的戰爭,造成大量住在當地的亞塞拜然居民倉皇逃回國內。此後,卡拉巴赫地區的議會又趁局勢混亂宣布獨立,最終反而成為一個得不到國際承認,但由亞美尼亞暗中支持的「國家」。

此後,卡拉巴赫地區就成為亞塞拜然眼中那塊「神聖而不可分割的領土」,總有一天要讓它回歸祖國。

文章插圖
文章插圖

戰略要地被拿下

周日(8),前線傳出卡拉巴赫地區的戰略要地舒沙(Shusha)遭亞塞拜然軍隊攻克的消息,成為這場戰爭的關鍵轉捩點。

舒沙是座位於小丘上的城市,距離卡拉巴赫地區第一大城斯捷潘奈克特(Stepanakert)僅約 10公里,舒沙丟失意味著斯捷潘奈克特淪陷的日子已經開始倒數。

「痛苦而艱難的決定」

周一(9)深夜,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Nikol Pashinyan)在Facebook發文表示,他在與國內軍事專家討論前線情勢後,他已經為自己和全國民眾「做了一項極其艱難的決定」:接受俄國斡旋,與亞塞拜然簽署協議以終止戰爭。

肯定沒贏,但沒認輸就沒有戰敗

「亞美尼亞肯定沒有贏得戰爭,但除非我們自己低頭認輸,否則我們永遠沒有戰敗。」帕希尼揚寫道:「亞美尼亞永不言敗,這份決心將成為我們重建民族認同、拉開新時代序幕的起點。」

文章插圖

協議內容有哪些?

1. 雙方就地停火

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同意就地停火,亞塞拜然將能繼續佔領在戰爭中獲得的領土,而亞美尼亞將從鄰近的幾個地區撤兵。

2. 亞美尼亞將修築公路,並交出交通要道

亞美尼亞同意在自己的領土上,替亞塞拜然修築一條連結亞塞拜然與其飛地納希契凡(Nakhchivan)的公路。

除此之外,亞美尼亞還將交出拉欽走廊(Lachin corridor),這條走廊是亞美尼亞和卡拉巴赫地區間的一條戰略要道。

3. 俄國維和部隊進駐

未來,俄國將派遣 1,960名軍人駐紮在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兩國間的停火線,以及亞美尼亞交出的拉欽走廊,為期五年,期滿可視情形延長。

4. 其他

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兩國將商定日期交換戰俘、陣亡將士遺體,亞塞拜然未來將安排在 1990年代的戰爭中逃離家園的居民,有機會重返卡拉巴赫地區。

協議還是有疑問

然而,這份協議雖然大致上清晰,但是外界對其細部內容還是有不少疑問,像是俄國維和部隊將扮演的具體角色、亞塞拜然打算在何時啟動移居計畫等細節都還不夠清楚,讓外界難以斷定卡拉巴赫地區未來的命運。

文章插圖
文章插圖
文章插圖
012

亞美尼亞民眾衝國會

可是毫無疑問的,亞美尼亞人對這份協議大失所望。《半島電視台》駐亞美尼亞記者豪爾(Neil Hauer)直言,亞美尼亞首都葉里溫(Yerevan)在總理帕希尼揚宣布簽署協議當晚立刻陷入混亂,對戰爭結果失望的民眾認為自己被國家背叛,最終引發暴動。

當天晚上,數百位憤怒的示威者衝進國會、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的住所和其他政府大樓,很多人高喊著「帕希尼揚在哪?那個叛徒在哪裡?」,打算找他出來算帳;意外被捲進衝突的國會議長米爾佐揚(Ararat Mirzoyan)被憤怒的群眾毆打,最終送進醫院緊急治療。

亞美尼亞國內的反對黨也趁機逼宮,要求帕希尼揚下台離開,但被帕希尼揚給一口拒絕。

不敢相信認輸是唯一選擇

在喬治亞駐點的《半島電視台》記者福里斯特-沃克(Robin Forestier-Walker)指出,戰爭結束的消息在亞美尼亞公布後,引發了人們極大的反感和絕望。

他說道:「亞美尼亞民眾很難相信,承認戰敗並在俄國的斡旋下和亞塞拜然簽署協議,居然會成為亞美尼亞僅有的選擇。」

文章插圖

我們要回家了

相較於戰敗的亞美尼亞,亞塞拜然民眾在戰勝的消息傳開後,紛紛帶著國旗跑出門外遊行,並在街上大唱國歌慶祝亞塞拜然的勝利。兩位學生在街上高舉著「告訴全世界我們要回家了!」的標語,象徵自己將在不久的未來,回到當年父母親逃離的故鄉卡拉巴赫地區。

「我想要謝謝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Ilham Aliyev),替我們拿回卡拉巴赫地區的城鎮霍賈利(Khojaly)」一名亞塞拜然男子在受訪時說道:「我們的卡拉巴赫地區終於被解放了。」

亞塞拜然的國民們,恭喜大家!

「今日,我滿懷驕傲地簽署這份協議,亞塞拜然的國民們,恭喜大家!」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Ilham Aliyev)興奮地向國內宣布戰勝的好消息之餘,更表示這份協議成功幫助亞塞拜然在不流更多血的前提下,就能收復失土。

文章插圖

主宰高加索已非第一優先

除了含淚吞下和平的亞美尼亞,以及歡喜收復失土的亞塞拜然,另一個從這份協議中獲益的國家就是促成和平的俄國。

從這場戰爭中,俄國政府清楚意識到以當前俄國的實力及土耳其在本場戰爭中的表現來看,俄國想如當年的蘇聯一樣在高加索地區呼風喚雨,已不可能。因此,「主宰高加索地區」自然不是俄國政府在處理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危機時的第一考量。

區域勢力平衡才是真目的

俄國智庫卡內基莫斯科中心(Carnegie Moscow Center)的分析師加布耶夫(Alexander Gabuev)說道:「考慮到俄國的選擇有限這點,俄國政府已經對目前的結果感到滿意。」加布耶夫這麼說的一部分原因在於,透過這份協議,俄國得以名正言順地派出軍隊以「維和部隊」的名義,駐紮在亞塞拜然的領土上至少五年的時間。

「到目前為止我還沒遇過任何一個俄國政府高層,依然深信俄國可以在毫無其他勢力干涉的情況下,完全掌控南高加索地區。」加布耶夫分析道:「在這次的協議中,俄國的目標更像是尋求區域勢力間的平衡。」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