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請自來秒被打 澳洲地理學家遭章魚教訓

從澳洲地理灣度假回來後,澳洲地理學家卡爾森學到一堂寶貴的課:看到別人已經有點火氣了,千萬不要跑去打擾,不管對方是人或是章魚都一樣。

文章插圖

那場久違的小旅行

最近,趁著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稍稍緩和下來,澳洲地理學家卡爾森(Lance Karlson)決定帶著一家人到澳洲西岸的「地理灣」(Geographe Bay),度個久違的小假。

但他從未想過,在度假時會被一隻章魚狠狠地教訓一番。

哇,是章魚!

到了地理灣,卡爾森隨即換上泳裝,帶著 2歲的女兒走進海裡,並在偶然間發現了一隻在淺海處伸出腕足驅趕附近海鷗的章魚。正當卡爾森拿出手機,和女兒悄悄靠近、想要更仔細觀察牠時,章魚似乎不太高興了。

看著影片中章魚露出恐嚇的意味,卡爾森立刻帶著女兒轉身離開了現場。

女兒是老爸的寶

「那隻章魚突然朝我們衝過來,把我們嚇了好大一跳。」卡爾森說道。

看見章魚張牙舞爪的樣子,卡爾森當機立斷,立刻帶著女兒逃離現場,他說:「請記得,當時我正帶著我的女兒。我想,換作是任何爸爸都會想要保護女兒的安全,而不是讓她繼續暴露於風險之中。」

「就像被濕毛巾打到」

然而,卡爾森到底還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在把女兒送回岸上託老婆照顧後,他立刻抓起泳鏡跳進海裡四處尋找章魚的身影。大約在離岸約 30公尺外,他發現海底有一排排列整齊的蟹殼,於是他下意識地開始轉頭尋找章魚的身影。

突然之間,卡爾森的左手臂被用力打了一下,感覺「就像被條濕毛巾打到」,「我的蛙鏡立刻進水,四周的海水也變得一片模糊」。

又被打了一下

在他搞清楚發生什麼事以前,他的脖子和上背又被重擊了一下,被打過的地方還傳來了微微的刺痛感。卡爾森的直覺告訴他,他很可能誤闖章魚的家,被大為光火的章魚教訓、甚至噴了一身墨汁了。

當他游回岸邊、帶著家人回到飯店後,卡爾森發現他的身上佈滿了一條條細長的紅色傷口,傷口還不時傳來刺痛感。

文章插圖

無醋,可樂也行

曾經當過救生員的卡爾森想到,可以利用醋之類的酸性物質來緩和這類傷口,但是由於當下找不到醋,因此最後他找來了這個——一罐可樂,並將其緩緩倒在傷口上。

「我其實不知道可樂夠不夠酸,但考慮到它算是酸性的,我想應該值得一試,」卡爾森說道:「從結果來看,還蠻有用的。」

醋或可樂都沒用 章魚的腕足沒有毒

然而,在美國奧瑞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研究章魚多年的教授龐格(Judit Pungor)指出,章魚的吸盤其實沒有毒,而且就算有人不小心中了章魚的毒,「單純倒上某種酸性物質也沒法減緩它的影響」。

她推測導致卡爾森的傷口傳來陣陣刺痛感的關鍵應該不是章魚,而是「澳洲海域某種被螫到後會令人產生刺痛感的水母」。

文章插圖

警告意味 並非真的想打架

在美國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研究章魚認知能力的學者謝博士(Dr. Peter Ulric Tse)看過影片後表示,章魚在感覺被威脅、或是領土被侵犯的時候,確實會表現出一定程度上的攻擊行為

「我猜影片裡的章魚應該是在傳達某種類似『滾開!』的警告,」謝博士說道:「章魚會在察覺附近有魚、其他章魚或是有人的時候朝他們揮出腕足,我認為這是種先發制人的策略,目的是告訴對方『不要惹我喔』,而非想重創入侵者。」

應該只是遇到心情糟透了的章魚

不管那時章魚想要表達什麼,卡爾森希望人們在看過他的影片後不會從此害怕章魚。

「章魚是種聰明、非凡的生物,而且牠們顯然也具有很強烈的情緒,」卡爾森表示:「我猜那天我應該單純只是遇到一隻心情很糟的章魚吧!」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