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暖化 章魚、魷魚數量上升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台灣動物新聞網文/ 李娉婷 

隨著氣候變遷加劇,不少動物為了生存被迫改變生活習性,比如全球鳥類開始往南北極和高海拔地區移動、北極熊開始學習適應長泳、台灣的高山哺乳動物也開始向更高海拔遷移;在海洋中,魚群也因為暖化大量減少,不過,科學家發現,相較於其他海洋動物,魷魚、烏賊和其他的頭足類動物們卻適應良好,數量越來越蓬勃發展。

文章插圖

據《衛報》報導,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建立了頭足類動物捕撈量的數據庫,發現即使這類動物的繁殖方式不同──有些在海床附近孵育幼代和生活,有些則是在海中到處移動──但幾乎全世界的頭足類動物都在增加;研究團隊最初是要調查澳洲巨型烏賊(giant Australian cuttlefish)數量的衰減,卻出乎意料地發現頭足類動物數量在穩定上升中。

研究主持人、澳洲阿德雷得大學(University of Adelaide)的海洋生物學家吉蘭德斯(Bronwyn Gillanders)表示,頭足類動物「活得快、死得早」,可說是海中的搖滾明星,快速的生命週期也意味著牠們可以迅速擴散,比其他長壽動物更有優勢。

文章插圖

魚類和珊瑚礁的數量在過度捕撈和氣候變遷下迅速下降,最新的研究發現全球漁獲量的減少速度比聯合國的官方數字還快3倍,全球暖化估計將導致魚群減少4分之1,並將使93%的大堡礁白化(註)。

在這樣的背景下,章魚、魷魚與烏賊就可能成為了受益者,頭足類動物是貪婪的食肉動物,過度捕撈幫助牠們減少了競爭者和天敵,而在食物仍然足夠、溫度沒有太劇烈上升的情況下,變暖的海水反而加速了頭足類動物的生命周期。

註:珊瑚本身為白色,人們看到的其他顏色來自於珊瑚體內的共生藻,當環境變差,例如水溫太高、水變混濁或光線不足時,會造成共生藻死亡或離開,這就是珊瑚白化。白化是珊瑚死亡的前兆,如果環境變好,共生藻會再回來;如果環境繼續惡化,白化的珊瑚就會死亡,最後只剩下白色的碳酸鈣骨骼。

文章插圖

吉蘭德斯指出,1997至1998年的聖嬰與反聖嬰現象後,溫暖的太平洋海水就影響了洪堡魷魚數量:大量的洪堡魷魚在墨西哥、秘魯和智利外海被發現,此外,牠們的壽命也比大多數的魷魚長,10多年後,這種長壽的魷魚已經適應了2009至2010年的聖嬰現象。

不過,研究人員也警告,族群動態相當難預測,人類活動可能也會對頭足類動物產生不良影響。

例如人類造成的海洋酸化,對大部分海洋生物造成危害,卻讓水母數量暴增,但同時也令人們自食惡果:水母可以在帶有汙染物的廢水和漏油污染的水域中生存,適應力極強,而最近幾年水母數量暴增,已經影響到了部分地區的船隻航行,甚至阻塞核電廠的冷卻系統,迫使核電廠關閉。

更多台灣動物新聞網精彩內容:
冰層減少 北極熊學習長泳
氣候變遷加劇 狗兒也遭殃
蔬食減碳阻止暖化 學者建議課肉稅

台灣動物新聞網 logo

台灣動物新聞網

「台灣動物新聞網」是一個立足台灣,心懷全世界動物的資訊平台。雖然報導主題環繞著大家熟識或不熟悉的蟲魚鳥獸,但核心信念是透過對動物的關切,落實動保和環保。 因為此刻因棲地消失難以覓食的北極熊,極可能是來日人類的寫照! 關心地球村,請別忽略了動物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