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報》指出,澳洲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特有的齧齒動物「珊瑚裸尾鼠」(bramble cay melomys),因人為引發的氣候變遷導致海平面上升,失去棲地的裸尾鼠漸漸減少,終至滅絕。
這是人類有紀錄以來,第一次有哺乳類動物因人類引發的氣候變遷導致滅絕。
研究寫到:嚴峻的氣候事件,再加上人類引發的氣候變遷現象導致海平面上升,凡此種種加在一起導致水面極端上升,而珊瑚裸尾鼠這類住在低窪區的動物就遭到毀滅性的衝擊。
百年前隨處可見 如今再也找不到
珊瑚裸尾鼠,亦有人叫牠們「鑲尾鼠」(mosaic-tailed rat),過去長年以大堡礁一處長 340公尺、寬 150公尺,比海面高出約 3公尺的珊瑚礁區為家,牠們喜歡在草地或是有植被的海岸線處築巢,百年前的歐洲人第一次見到牠們時,形容是「要用弓箭去射的大老鼠」,那時候居住在珊瑚礁岩上的裸尾鼠數量相當多。
最後一次現身:7年前
然而,多年來氣候變異和海平面急速上升威脅到牠們的生存,最後一次有人看過珊瑚裸尾鼠已是 2009年的事, 2014年時,專家更建議將珊瑚裸尾鼠的狀態由「瀕危」改為「滅絕」。
昆士蘭省政府和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合作的研究報告指出,導致珊瑚裸尾鼠滅絕的「源頭」就是海平面上升,牠們在過去 10年間失去了 97%的棲地。現階段,昆士蘭政府也建議停止原本計畫復育珊瑚裸尾鼠的措施。
希望寄託鄰近島國
珊瑚裸尾鼠的家,同時也是其他動物和人類的重要棲息與食物來源,例如綠蠵龜和托勒斯海峽(Torres Strait)一帶的海鳥多半會到此孵育下一代,同時這裡也是達恩利島民(Darnley Islanders)會捕魚的休憩地。
生物學界還沒有放棄,他們將最後一絲希望寄託在鄰近的巴布亞紐幾內亞上,因為專家推測如果珊瑚裸尾鼠是從該島上隨著船隻殘骸飄至大堡礁的話,那麼或許他們可以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島上找到珊瑚裸尾鼠,或是牠的近親。
其他因人類滅絕的哺乳動物
在珊瑚裸尾鼠消失前,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CUN)曾指出,住在宏都拉斯東北部天鵝群島的胸甲硬毛鼠(Little Swan Island hutia),滅絕的部分因素同樣來自天候影響,不過人類引進家貓還是這一類硬毛鼠滅絕的主因,與珊瑚裸尾鼠不同。
海平面百年已升高20公分
事實上,全球海平面從 1901至2010年間上升了將近 20公分,這樣的記錄在過去 6000年來未曾出現,而珊瑚裸尾鼠所在的托勒斯海峽地區,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更超出全球平均兩倍 ,氣候變異的現實早就在人們未察覺到的情況下持續進行著。
澳洲迪肯大學的生態學家懷特(John White)點出了人們不願面對的真相,他說:「可以確定的是,從世界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生物滅絕和氣候變遷是同時並進的,這次(珊瑚裸尾鼠滅絕)的事件如果是第一次出現,卻不會是最後一次。」
人類末世警鐘
關於人類末日是否就要來臨,其實各個領域學者都在自己的專業上關注這嚴肅的議題,例如美國原子科學家每年會依照國際情勢調整「末日之鐘」, 2016年時,學者們考量到核武和氣候變遷的影響,決定讓末日之鐘的指針繼續距離午夜三分鐘。在此之前,人類的末日之鐘距離午夜最遠的年度發生在 1991年,那時美蘇冷戰落幕,人類迎向新生。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來臨
2015年時,墨西哥的生態學教授賽巴約思(Gerardo Ceballos)發表了讓學界驚訝且不安的研究報告,當中指出人類正在加速讓地球邁向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古生物學家札勒斯維茲克(Jan Zalasiewizc)也以此為題,在《衛報》上指出生態學者們知道滅絕的主題必須小心處理,所以他們用極度謹慎的態度做研究,將各種可能的因素以及過去滅絕因素的背景等加入研究中,反覆仔細比較,結果還是得到了令他們驚嚇的結論。
札勒斯維茲克:也就是說,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已經開始
賽巴約斯的研究指出,從 1900年代以來,在正常地理環境中滅絕的生物不只是 9種脊椎類動物而已,保守估計後發現另有 468種生物在這段期間滅絕,當中包括了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兩棲類和魚類,已被列為滅亡的金蟾蜍(Costa Rica golden toad)以及 2007年最後一次現身的白鱀豚(Yangtze dolphin)都在其中。
札勒斯維茲克:「不同類別的動物,正以高出正常情況 10倍至 100倍的速度滅絕中,也就是說,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已經開始。」
前所未有 單一物種引起的現象導致大滅絕
札勒斯維茲克教授進一步引述萊斯特大學古生物學家的研究,當中直接探討這顆藍色行星上正在發生的種種環境事件與過去有什麼不同,學者們指出,過去的生物大滅絕的原因許多人都已經很熟悉:小行星撞擊地球後,讓巨型火山噴發、大氣層佈滿煙塵、海洋遭汙染等等氣候急速變遷之下對地球生物形成致命傷害。過去的極端氣候等級是現在無法比擬的,目前人類所遭遇的氣候變遷現象還處於早期階段。
然而,學者點出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與過去相當大的不同在於,是由單一物種引發的現象所致,這個單一物種就是「智人」(Homo sapiens)。
迅速消耗地球資源的智人
智人,也就是人類,他們與過去生物截然不同,不只佔去了地球上 25%到40%的初階生產力,並運用有效率的方式養活自己。
首先,人類大量種植作物餵給其他動物,接著再吃掉動物,這種大規模且高效能的運作方式也是造成其他生物面臨滅絕的原因之一。
曼尼托巴大學的科學家史彌爾(Vaclav Smil)曾估計,陸地脊椎動物中,人類就佔去三分之一,餘下的三分之二則多半是人類畜養作為食物的豬、羊、牛等等,其他所有野生動物像是大象、長頸鹿、老虎等等,在總體中的占比低於 5%。
天上地下資源通通拿來用
再來,人類透過育種和基因工程大量養出對自己有用的動植物,此外,陽光空氣水等能量不夠使用之下,人類更進一步往地下挖掘那些儲存在岩層中的能量:碳氫化合物,這類物質成了驅動人類文明世界中種種機具的來源。
「技術圈」即將吞噬生物圈?
人類使用的機器例如汽車、飛機、電腦,杜克大學地質學家哈夫(Peter Haff)使用「技術圈」(technosphere)來稱呼這樣的集群,他認為技術圈是一個有著自我動力的集群,人類驅策這樣的圈子向前但又無法完全掌控,而這樣的集群事實上是生物圈的一個分支。
然而,這樣一個分支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演化,並造成生物圈內出現滅絕現象。
如今,我們身處的地球正經歷變化:技術圈不斷擴大,生物圈受到衝擊巨變,這有可能是藍色行星特有的生存形式嗎?札勒斯維茲克教授指出,現在的技術圈比較像是寄生蟲,而不是生物圈的夥伴。
或許,技術圈還是能在氣候變遷加劇的此時有所貢獻,例如讓人類擁有適應高溫的方式,同時更善用能源和材料,減低對生態系統的衝擊。
札勒斯維茲克教授:避免第六次大滅絕還是有可能的,只是我們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小補充:生物大滅絕
根據《維基百科》,下列是五大生物集群滅絕事件,最早由大衛·駱普和傑克·塞科斯基 1982年發布的論文所認定。
- 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 4.50億年前至 4.40億年前,約 27%的科與 57%的屬滅種。直接原因是岡瓦納大陸進入南極地區,影響全球環流變化,導致全球冷化進入安第斯─撒哈拉冰河時期,海面大幅度下降。
- 泥盆紀後期滅絕事件: 3.75億年前至 3.60億年前,主要是海洋生物的滅絕,陸地生物受影響不顯著,約 19%的科、50%的屬滅絕,這次大滅絕事件持續了近 2,000萬年,期間有多次滅絕高峰期。造礁生物消失,竹節石類、腕足動物的 3個目、四射珊瑚 10多個科滅亡,可能的生物學原因是在此前的泥盆紀陸生植物大量繁育,導致地球大氣中氧含量的增加、二氧化碳的大幅減少,地球進入卡魯冰河時期所致。
- 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發生在 2.51億年前的二疊紀-三疊紀過渡時期。這是已知的地質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事件。許多動物門類整個目或亞目在此次滅絕事件中全部滅亡。曾普遍分布的舌羊齒植物群幾乎全部絕滅。早古生代繁盛的三葉蟲全部消失。蜓類原有 40多個屬,該世結束時完全消失。菊石有 10個科絕滅;腕足類之前有 140個屬,在該事件後所剩無幾。對於植物的影響較不明確,但新植物類群在此次滅絕後開始占優勢。這次大滅絕事件的可能成因包括西伯利亞大規模玄武岩噴發造成的附近淺海區可燃冰融化大量釋放溫室氣體甲烷,盤古大陸形成後改變了地球環流與洋流系統等等。
- 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 2.0億年前的三疊紀-侏羅紀過渡時期。約 23%的科與 48%的屬的生物滅絕,原因尚無定論。這次滅絕事件造成許多空缺的生態位,使恐龍能成為侏羅紀的優勢陸地動物。
-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 6,500萬年前,約 17%的科、 50%的屬、75%的物種滅絕。其成因一般認為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隕石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