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在昨天走了
今年 45歲的公的北方白犀牛(後稱北白犀)蘇丹(Sudan)相當於人類的 90歲,年事已高的牠除了肌肉和骨骼逐漸退化,也因為右後腿的感染讓健康狀況更加惡化,昨日(20),有鑑於蘇丹的健康狀況在過去 24小時顯著惡化,蘇丹的獸醫團隊決定替牠安樂死。
現在只剩下女兒和孫女
全球本來就只剩下 3隻北白犀,蘇丹的離世意味著現在只剩下兩隻母的北非白犀牛娜吉(Najin)和芭荼(Patu),牠們分別是蘇丹的女兒、孫女。
五種犀牛處境都不樂觀
犀牛是體型僅次於大象的哺乳類動物,一共分成白犀牛、黑犀牛、印度犀牛、爪哇犀牛、蘇門答臘犀牛五種,而動物保護組織「拯救犀牛」相信,這五種犀牛均面臨著瀕臨絕種的危機。
白犀牛還有兩個亞種,分別是南白犀(Ceratotherium simum simum)和北白犀(Ceratotherium simum cottoni),而這次談到極度瀕危的物種即為後者。
數十年來 盜獵猖獗惹禍
1960年代,大約還有 2,300隻野生北白犀分布在查德、蘇丹、烏干達、剛果、中非共和國,但在 1970-1980年代,猖獗的盜獵行動讓北白犀的數量銳減,到 1990年代早期,北白犀的數量已經屈指可數。一直到 2008年,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 WWF)宣布野生的北白犀已經完全絕跡。
在動物園的牠們逃過一劫
少數北白犀能存活下來,有部分是牠們在幼時被捕、並被賣到世界各國的動物園,蘇丹就是其中之一。
一直沒有下文的後代
2009年,蘇丹連同現在 27歲的娜吉和 17歲的芭荼,以及沒有血緣關係的公的北白犀蘇尼(Suni)從捷克城鎮拉貝河畔皇宮鎮(Dvůr Králové Zoo)的動物園被送到肯亞的奧佩傑塔自然保護區(Ol Pejeta Conservancy),希望天然的環境能刺激牠們想要繁衍下一代,卻一直沒有成功。
7天24小時的全天候監視
擔心牠們受到盜獵者覬覦,這四隻北白犀一天 24小時都活在武裝警衛的監視下,不過在 2014年末,唯二的公的北白犀蘇尼已經自然死亡,現在則輪到了蘇丹。
在消息傳出後,負責紀錄蘇丹生活的《國家地理頻道》攝影師維塔爾(Ami Vitale)分享了蘇丹照片,並在Instagram上寫到:「今天,我們目睹了一個物種的滅絕,牠們存活在世上幾百萬年,卻無法在人類(社會)活下去。」
就算已經過世 還是可能有後代
「牠的死亡是人類如何不尊重大自然的殘忍象徵,」當年負責照顧蘇丹的動物園館員史戴西卡爾(Jan Stejskal)說:「......但是我們不應該就此放棄,我們應該利用現行的細胞技術來保護那些極度瀕危的物種。」
「雖然這聽起來很難讓人相信,但多虧新發展出來的技術,蘇丹也可能會有後代。」
Sudan is the last living male northern white rhino. Please help him find a match. ❤️ https://t.co/m60MWuQxo5#MostEligibleBachelor pic.twitter.com/sWogfplaz8
— Tinder (@Tinder) April 26, 2017
2017年4月,動保團體曾和交友app Tinder合作,在上頭為蘇丹架設募款帳號,希望可以藉此替北白犀籌得發展試管嬰兒技術的資金。當時牠的自介開宗明義寫到:「我是獨一無二的,不,真的,我是地球上唯一一隻公的北白犀。」
南白犀作為代理孕母
史戴西卡爾談到的即是試管嬰兒(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技術。本周一(19),獸醫團隊已經先行蒐集了蘇丹的基因資訊,先前有關單位也蒐集了數隻北白犀的精子和卵子,希望可以把製作出的胚胎植入作為代理孕母的南白犀體內,目前世界各國均有團隊在進行研究,但是能否如此順利還是未知數。
「保育很花錢,但復育更貴」
「你無法保證(試管嬰兒)可以成功,」非洲野生動物基金會(African Wildlife Foundation)的副主任莫拉比(Philip Muruthi)直言,他指出整個程序大約要花上 1,000萬美元(折台幣約 3億元),並說道:「也許在保育物種上,我們都學到了苦澀的一課。」
「雖然保護(牠們)非常花錢,但是想要復育的成本還要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