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移動邊界的男人
每當國與國要劃定邊界時,總少不了一群外交官折衝樽俎,想辦法為自己的國家爭取越多領土越好。然而,在比利時或許不用這麼勞師動眾,只要一名農夫就做得到。
石頭擋路就搬開?
事情發生在比利時與法國交界的小鎮埃爾克利訥(Erquelinnes),當時,一名農夫看到路旁一塊石頭擋住了曳引機的去路,決定將它搬開,沒想到這麼做無意間將比利時的領土深入法國 2.2公尺,讓毗鄰的法國小鎮羅克河畔布西尼(Bousignies-sur-Roc)的領土硬生生縮小。
改變兩百年來的邊界
這名比利時農夫沒有料到的是,它所搬動的這塊重達 150公斤的石頭不是一般的石頭,而是一塊邊界標記石,上頭還刻有相應年份 1819,而他這一搬動,立刻改變了比利時和法國兩百年來相安無事的邊界。
Avec une équipe de tf1 à la frontière entre Bousignies et Montignies. On a bougé la borne de 1819, la Belgique et notre...
由 David Lavaux 發佈於 2021年5月3日 星期一
在比利時埃爾克利訥小鎮鎮長拉沃的Facebook上,他秀出了那一塊位處比利時和法國邊界的標記石。
被熱愛歷史的他們發現
而最先發現邊界標記石被搬動的是一個來自法國、熱愛歷史的團體。多年來,這個團體的成員走遍法國北部和比利時相接的地區,仔細地沿著邊界確認每塊邊界標記石牢牢地待在地圖上相應的位置。
石頭位置怪怪的
上個月,正當該團體的兩名成員來到法國小鎮羅克河畔布西尼近郊,走在樹林中時發現,原本擺在邊界上的標記石位置好像不太對勁。
成員之一的肖邦(Jean-Pierre Chopin)在受訪時表示:「所有的邊界標記石通常都會非常精確地被安置在邊界,但這塊石頭卻出現在地勢比較高的地方,看起來就是很奇怪。」
待肖邦和他的夥伴攤出地圖後一看,發現這塊邊界標記石被移動了,它根本沒有在本來的位置上。今年 58歲的肖邦補充道:「這裡真的地處荒涼,幾乎沒有人會經過這裡,所以極有可能永遠不會有人發現石頭被動過了。」
默默守護比法邊界
這塊邊界標記石雖然長得不起眼,但它卻扮演守護比利時和法國 620公里邊界的角色,而且已經默默待在當地兩百年。而現今兩國邊界由 1820年簽訂的《科特賴克條約》(Treaty of Kortrijk)決定。
《科特賴克條約》
1820年3月28日,在目前布魯爾美術館(Broel Museum)所在的比利時城市科特賴克(Kortrijk),法國代表和荷蘭聯合王國(1815-1839)的代表坐下來簽訂了《科特賴克條約》,劃分了兩國邊界。隨後,比利時在 1830年從荷蘭聯合王國獨立出來後,繼承了與法國的邊界。至今,《科特賴克條約》談妥的邊界仍屹立不搖,雖然有些許調整,但比利時和法國、法國和盧森堡大致上是依照該條約來劃定邊界。
搬動石頭代表違約
目前,沒有人知道農夫什麼時候搬動了邊界標記石,也不清楚農夫本人知不知道隨意移動兩國邊界是一件很嚴重的事,畢竟理論上來說,搬動石頭代表違反了《科特賴克條約》。肖邦說:「這件事非常非常『嚴重』,當然,我把『嚴重』放在引號裡,代表其實還有許多比這件事更重要的事。」
要農夫把石頭搬回去
至於當地官員如何看待這件「嚴重」的事情呢?
比利時埃爾克利訥鎮鎮長拉沃(David Lavaux)說:「他(農夫)讓比利時的領土變大、法國的領土變小了,這不是個好主意。」於是,他立刻通知了法國羅克河畔布西尼小鎮鎮長韋洛內克(Aurélie Welonek)。拉沃說:「我的小鎮變大了我當然開心,但想必韋洛內克不同意。」
拉沃表示,他會正式去信給這名搬動邊界標記石的農夫,要求他立刻將石頭搬回正確的位置,要是他不照做,就有可能面臨刑罰和罰款。
「不過,要是他釋出善意,那麼他就不會有任何問題,我們會和善地解決這個問題。」拉沃說。
要是法國不滿意......
但要是法國不滿意邊界標記石被安放的位置呢?拉沃提到,這時就是比利時外交部出動的時候了,法國和比利時將會成立所謂的「法-比委員會」來解決邊界爭議,上一次該委員會出現已經是 1930年的事情了。
不過,拉沃和韋洛內克都認為,雙方不會走到這一步。韋洛內克說:「我們應該可以避免這場新的邊界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