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分治後的創傷與鄉愁 「達斯坦計畫」用VR帶倖存者重返故土

1947年,英屬印度解體,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上千萬人因此被迫離鄉背井,數十年來都沒辦法返家,形成了一整個世代的共同創傷與鄉愁。但現在,一個VR計畫成功幫助部分人「回到」故土......

畫面中,一對夫婦正在使用達斯坦計畫的VR體驗。在達斯坦計畫官方Twitter的另一則貼文提到,這對夫婦在幼年時從印度遷徙到巴基斯坦,最後定居在英國。直到現在,雖然他們每年都會固定回去巴基斯坦,卻從未有機會拜訪印度。

再也回不去的故土

在印度,81歲的達斯(Ishar Das Arora)一直夢想著要回去貝拉(Bela),這是一個位在現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Punjab)的一個小村莊,達斯在那裡出生,卻於 1947年印巴分治(Partition of India)時被迫離開家鄉、遷徙到印度——當時,他只有 7歲。

如今,70多年過去了,達斯嚮往著能夠重新看見故土村莊小巷的模樣,但印度和巴基斯坦緊張的政治關係,以及嚴格的簽證機制,都意味著他的願望難以達成。

直到現在,「達斯坦計畫」(Project Dastaan)實現了他長久以來的企盼,透過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體驗,達斯以及其他無數受害於印巴分治的倖存者,都能重溫自己兒時的住家、村落,並藉此獲得一絲消解鄉愁的慰藉。

約1,500萬人被迫離開家鄉

1947年,大英帝國統治下的英屬印度(British India)解體,造成印巴分治,印度次大陸因此誕生了印度自治領和巴基斯坦自治領。

而印巴分治雖然形塑了當今的印度及巴基斯坦,卻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強迫遷徙活動,有大約 1,500萬人被迫離開家鄉,從印度移民到巴基斯坦,又或者是從巴基斯坦移民到印度,同時,還有超過 100萬人在暴力衝突中失去生命。

因此,對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的人民來說,印巴分治成為了大家共同的夢魘,代表的不僅是失去家人,同時也是難以再回到家鄉的傷痛。

文章插圖

「給倖存者一些慰藉」

但達斯坦計畫給了他們「回去」的機會。

「這個計畫是為了要給他們(指倖存者)一些慰藉,」今年 24歲的阿胡加(Sparsh Ahuja)說,他是達斯的孫子,同時也是「達斯坦計畫」的發起人之一,而計畫名稱「達斯坦」(Dastaan)在印歐語系的烏爾都語(Urdu)中是「故事」的意思。

阿胡加在 2018年時,和他的巴基斯坦同事馬拉克(Ameena Malak)一起開始了這項附屬於牛津大學區域和全球研究學院(School of Area and Global Studies)的非營利事業,當時的阿胡加是牛津大學哲學、政治與經濟系的學生,現在的他則是一名數位藝術家。

向著相反的方向,走了相同的旅程

阿胡加表示,他的祖父和外祖父都在 1947年時從巴基斯坦遷徙到印度,所以當時的創傷常常成為家族晚餐的談話內容,而這一點也啟發了他,讓他想幫祖父重新找回與故土的連結。

而當阿胡加和他的夥伴馬拉克交換祖父母在印巴分治時的經歷後,他們理解到彼此的長輩幾乎「向著相反的方向,走了相同的旅程」。

阿胡加透露:「我們發現,他們告訴我們的故事,關於那些分治以前的過往,內容是如此地相似,它們幾乎映照出了彼此。」

在這則刊登於達斯坦計畫官網的TouTube影片中,介紹了這項計畫的源起、發展、實際採訪過程和試用VR的畫面。

不友善的政治環境、已屆高齡的祖父母

因此,阿胡加跟馬拉克都認為彼此必須帶著祖父母重返位於邊境另一側的家鄉,可是印巴兩國不友善的政治環境和祖父母的年紀,都讓這個願望成了難以實現的事。

但很快地,隨著兩人的朋友加入,也就是同樣來自牛津大學的梵文與波斯語學生,現在則是一名攝影記者和製作人的達林普爾(Sam Dalrymple),以及另一名巴基斯坦記者加德茲(Saadia Gardezi),不用實際回到故土也能一窺家鄉樣貌的「達斯坦計畫」正式啟動。

「讓分治世代的經歷能夠永垂不朽」

達斯坦計畫利用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當地的志工,讓他們先行追蹤委託人描述的地點,等找到後再將現場畫面錄製下來,並把影片剪輯成數位化的體驗模式。製作團隊透露,它們的目標除了要「讓分治世代的經歷能夠永垂不朽」之外,也想替其他世代的人提供慰藉。

「我們錄下了倖存者的故事,然後回到印度跟巴基斯坦進行實地勘查,我們找到他們的村莊、用GoPro的 360度攝影機進行拍攝,然後再策畫出那些經歷,讓他們能以VR眼鏡觀看客製化的 360度VR體驗。」共同創辦人加德茲說。

文章插圖

除了VR,還有紀錄片

而除了為印巴分治的倖存者提供身歷其境的虛擬體驗外,「達斯坦計畫」團隊也精選了於採訪中獲得的故事,將它們製作成名為《帝國之子》(Child of Empire)的互動式VR動畫紀錄片。

透過《帝國之子》,體驗者將成為一位身處 1947年的移民,並在印度及巴基斯坦衝突不斷的當下,從「宗派主義、殖民主義和身份認同」等多元議題中尋找自己的方向。

同時,「達斯坦計畫」團隊還打算製作一部名為《失落的移民》(The Lost Migration)的專題紀錄片,這部紀錄片將實際把一名經歷印巴分治的倖存者帶回他的家鄉,並敘述世界各地的移民所擁有的社會與政治背景。

個人經驗常常被忽略

共同創辦人加德茲表示,透過達斯坦計畫,人們可以結束對於家鄉記憶和懷舊的無限循環,她表示:「我想我們絕對帶來了情感上的慰藉,尤其是當我們不只讓他們和故土重新連結,還找到了他們失去的人的時候。」

事實上,印巴分治、上千萬人被迫遷徙的過往,在很多方面都影響著印度跟巴基斯坦,即使時到今日也是如此,可是圍繞在這個議題的討論卻通常都是政治性的,個人經驗常常被忽略。

計畫共同創辦人達林普爾便表示:「這個計劃接觸到了私人的故事,而我們的努力絕對為個人帶來了慰藉,這個計畫的目的並不是要再次帶來創傷。」

「有些人的記憶比較痛苦,他們並不想回到那個時代,但有時候,我們會遇到來自那些移民第二代、第三代的要求,希望我們能夠為他們的祖父母製作VR。」

文章插圖

COVID-19影響計畫進行

2020年,達斯坦計畫發起人阿胡加在接受《印度教徒報》(The Hindu)採訪時曾表示:「我們已經採訪了身在印度、巴基斯坦、英國和美國的 20位移民,並製作了 8支VR體驗,我們打算在封城結束以後,於孟加拉展開相同的業務。」

團隊在當時透露,達斯坦計畫打算在 2022年完成 75件採訪,而這一年,同時是印巴分治的 75周年。然而,由於COVID-19限制了人員的移動,造成團隊幾乎無法進行研究和實地考察,也使得它們很難去幫助每一位找上它們的委託人。

其中,共同創辦人加德茲就透露:「我們接到了很多人的委託,希望我們能夠找到他們的家,但我們卻沒有資源能夠追縱並找到所有的地點,再接著製作出許多的VR體驗。」

「所以我們現在在做的,是盡力去做,能做越多越好。」

「我們不該遺忘」

但對於世人來說,「達斯坦計畫」的存在意義或許是一個提醒,旨在敦促彼此永遠都不該忘記印巴分治——這段過去不久、仍舊充滿傷痛與鄉愁的歷史。

在去年與《印度教徒報》的專訪中,共同創辦人加德茲曾說過:「我們必須理解到,73年僅意味著兩個或兩個半世代而已,所以對於大眾記憶來說,這其實並非很久以前的事,尤其是在巴基斯坦,這個國家在(分治)之前根本不存在,所以分治是巴基斯坦的起點。」

「可以這樣說,你必須要放棄你的過去,才能在新的疆域中適應新的歷史。事實上,並不是我們不可以遺忘,而是我們不該遺忘,因為這真的太重要了。」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