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的創意月餅?認識各國孩子最愛的點心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台灣世界展望會文/ 台灣世界展望會 

明天就是中秋節,市面上月餅口味年年推陳出新,從傳統的蓮蓉蛋黃、棗泥豆沙,到加入巧克力、XO醬、乳酪等食材的新奇口味,你和家人最常吃哪種口味的月餅呢?

雖然不是每個國家都過中秋節,但在世界各國,「圓餅」是許多家庭的重要主食,更是深受孩子們喜愛的食物。而在世界展望會服務的貧困社區裡,加入蔬菜製作的圓餅,更是營養不良兒童的健康食品呢!

讓我們透過照片,一起來看看各國家庭吃的圓餅有哪些特色吧!

文章插圖

衣索比亞  大家一起分享的「英傑拉」

10歲的費可瑞狄絲(Fikeraddis)看著媽媽耶許(Yeshi)製作「英傑拉」(injera),這是一種發酵後的薄餅,也是衣索比亞最常見的主食。耶許先預備柴火,再把麵糰放到爐子上烘烤。

當英傑拉完成後,耶許會把用扁豆和青椒熬煮成的醬汁,倒入大大的餅皮中央,讓費可瑞狄絲和哥哥可以沾著醬汁享用薄餅。

文章插圖

菲律賓  孩子們的活力來源

6歲的肯尼(Kenneth)和他的朋友在外頭玩了一天後,最喜歡一起享用鬆餅,「我和朋友們玩耍後都會很餓,媽媽通常會做鬆餅給我們吃,吃完後,我們又變得精力充沛!」

文章插圖

13歲的妮可(Nicole)則在8歲時就學會做鬆餅,「我媽媽很喜歡煮菜,我也很喜歡學。鬆餅是我最喜歡的下午茶點心,所以通常都是我做,但因為我們家沒有電爐,所以要用柴火來煮」。

文章插圖

尼泊爾  最受歡迎的營養午餐

10歲的塔妮莎(Tanisha)和尼泊爾大部分的小朋友一樣,午餐通常會吃一種用全麥麵粉做成的薄餅,當地叫做「羅提」(Roti),塔妮莎最喜歡搭配蔬菜和馬鈴薯一起吃。

文章插圖

8歲的拉菲娜(Rafina)則會把蔬菜、扁豆和牛奶加進羅提裡一塊吃,她居住的城鎮是去年四月大地震的重災區,還有很多家庭和他們家一樣,現在還住在臨時安置營區裡,煮飯並不像以往那樣方便。拉菲娜說:「我不常帶午餐去學校,因為學校附近很容易買到食物,但我很喜歡帶著媽媽做的羅提去學校。」

文章插圖

亞美尼亞  全家動手做的聖誕佳餚

11歲的努席克(Nushik)平常和家人會吃自家做的麵包,和家裡乳牛擠出來的牛奶和製成的起司。但在聖誕節,他們家就有機會做薄餅,「媽媽和奶奶在廚房忙著做不同餡料的薄餅時,我會幫他們擀餅皮,每到聖誕節,我都等不及想趕快吃到薄餅!」努席克說。

文章插圖

宏都拉斯  為孩子補充元氣的綠色玉米餅

玉米餅(tortillas)是中南美洲常見的主食,一般是米白色的,但8歲依麗莎白(Elizabeth)家中的玉米餅卻是綠色的:「我喜歡這些玉米餅,我媽媽有在裡面加胡蘿蔔汁喔!」

依麗莎白曾經因為營養不均衡,常常頭痛生病,她的媽媽葛羅莉亞(Gloria)在接受世界展望會的營養課程培訓後,開始懂得在食物裡加入更多蔬菜,「我會在湯和玉米餅裡加入綠色蔬菜,」葛羅莉亞說,這些食物有助於改善孩子們的健康。

文章插圖

海地  社區一起製作樹薯餅

12歲的羅賓森(Robenson)很喜歡吃樹薯餅,他會搭著酪梨和花生醬一起吃,他的爸爸艾弗肯(Afiken)是樹薯研磨坊的成員,「世界展望會協助我們成立樹薯研磨坊,讓我可以用自家作物餵飽孩子們,」艾弗肯說,以前他和其他農民只會將樹薯拿到市場賣,好換取可以買食物的錢,但收成稀少,無法供應全家所需。

文章插圖

自從樹薯研磨坊成立,艾弗肯再也不用擔心食物不夠,也不用到外地打工賺生活費。在研磨坊裡,他和其他成員一起把樹薯削皮、刨絲、榨汁到烘烤餅皮,雖然一張餅要花6小時完成,但大家都很高興終於有穩定的糧食來源,工作之餘還會敲打桶子、一起唱歌呢!

幫助孩子實現健康長大的心願

能夠健康長大,應該是每個孩子最基本的生日願望,但偏遠弱勢地區由於基礎醫療資源不足、缺乏衛教營養知識等因素,讓許多兒童陷入營養不良、疾病的風險之中。

台灣世界展望會透過資助兒童計畫,在各國進行營養方案,教導居民使用在地食材烹煮對兒童健康有益的食物,並培訓社區健康倡導員,定期拜訪家戶進行衛教知識宣導、嬰幼兒健康檢查等工作。在台灣,也透過學齡前兒童營養扶助金與社工定期訪視,為受助家庭增進營養補充資源,幫助每個孩子都能實現健康長大的心願。

資助兒童,送兒童一份健康長大的團圓禮>>http://goo.gl/Pxz7PN

支持台灣貧童營養扶助金>>http://goo.gl/0R59Zk

台灣世界展望會 logo

台灣世界展望會

世界展望會效法耶穌基督,與貧窮、受壓迫者一同努力,協助國內外弱勢兒童、家庭、社區迎向改變。台灣世界展望會於1964 年成立,致力關懷國內外貧窮、飢荒、戰火、天災中的苦難兒童及其家庭,使其有機會邁向自立。